高校工會勞動關系論文

時間:2022-04-29 03:50:29

導語:高校工會勞動關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工會勞動關系論文

1高校用工現狀

1.1勞動和社會保險糾紛

很多高校都沒有按國家勞動法給雇傭的臨時工交保險,所以一旦出現問題,便很容易造成糾紛,這些糾紛如果得不到解決,就會損害合同工的利益,就會損害高校的形象,破壞高校的公信力,妨礙和諧社會的構建。

1.2用工管理不規范

由于用工需求較大,且合同工及臨時用工的招聘制度不完善,高校招聘的合同工和臨時工的素質良莠不齊,甚至存在走后門的現象,而這些員工在入職以后又缺乏必要的科學、系統的培訓及考核,致使目前很多高校的合同工及臨時工素質低下,管理不規范,難以達到崗位職責要求。

1.3工資福利制度有待改善

雖然高校人才濟濟,但是很多高校的教職員工待遇并不優厚。工資方面有些只是剛剛高于最低工資標準,加上績效也與職工預期值有差距,而且高校福利相對較少,年終獎、節日福利等聊勝于無,對于教師的教研資費也無法真正落實,因此一部分職工頻頻跳槽,高層人才流失,其他職工也缺乏一定的責任感和忠誠度。

2.高校工會的作用

在勞動合同法中,規定了工會要發揮兩方面的作用,一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二是代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訂立集體合同。當然,除了這兩方面的作用外,工會還有其他方面的職責和作用。對于高校工會而言,其具體作用表現為:

2.1加強制度建設

高校工會首先應加強制度建設,根據學校的工作重心來制定計劃,布置工作,創新改革,組織籌備教職工代表大會,監督選舉工作,發揚民主精神,協助各部門做好學校建設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

2.2加強常規管理

高校工作繁雜,工會也并不僅僅做好教職工維權工作,還需要輔助各部門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如外聯工作、救助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調查研究工作等。

2.3履行教代會職責

學校各項重大事項管理是通過教代會討論通過的,而教職工對學校管理應該具有知情權和參與權,教職工對學校管理的這些權利需要通過教代會和工會來實現,高校工會應履行教代會職責,保障教職工的正常參與,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確保學校管理的民主性、廣泛性。

2.4處理教職工勞動爭議

由于高校雇傭教職工的形式多元化,用工復雜,所以自然會客觀地存在著勞動爭議,比如在社會保險方面、待遇方面,等等。工會的作用就是對教職工的勞動爭議積極進行協調處理,以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3.高校工會如何維護職工合法利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我國的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代表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3.1維護職工合法利益

新《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級工會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由此可見,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那么具體而言,高校工會應該如何去維護職工的合法利益呢?下面我們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完善職工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工會是代表職工的組織,它要代表職工來表達利益訴求,它是由工會的組織體制決定的。那么如何完善職工利益訴求表達機制,替職工表達利益訴求呢?尊重入會職工的主要利益訴求。入會職工都會有一定的利益訴求,主要是工資待遇等方面,這些與職工息息相關,也是合理合法的,所以工會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入會職工的主要利益訴求,并積極為其表達訴求。尊重入會職工。職工是高等院校的中流砥柱,因此高校工會要尊重入會職工,與入會職工搞好關系,并積極聽取入會職工的意見和建議。進行集體協商。集體協商必須被工會作為不變的中心目標,工會所采取的所有其他行動和取得的所有其他目標必須被看作是他們這個主要行動和目標的副產品和輔助活動。第二,通過各種途徑增強教職工法律意識,鼓勵教職工利用法律維權。僅僅依靠工會來維護職工權益,雖然有效,畢竟難以面面俱到。因此,高校工會還要通過各種途徑來進行普法活動,增強教職員工的法律意識,鼓勵他們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行維權斗爭。比如,可以進行勞動合同法法律知識講座,將我國的勞動合同法詳細地講授給教職工,并根據教職工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解答,使教職工學法、懂法、守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又如,高校工會可以組織開展一些法律知識競賽,教職員工在學習、競賽的時候會進一步加深對于法律的認識,從而提升法律素質,增強法律意識。第三,參與并指導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訂立。集體合同對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勞動合同法對集體合同作了專節規定,主要內容是: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訂立;尚未建立工會的用人單位,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立。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可以訂立集體合同,還可以訂立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權益保護、工資調整機制等專項集體合同。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因此,高校工會應積極參與并指導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訂立,從根本上維護教職工的合法利益。

3.2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與學校建立集體協商機制。《勞動合同法》第6條(集體協商機制)中規定,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并與用人單位建立集體協商機制,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時候,高校工會應與學校建立集體協商機制,確保教職工的根本利益,維護勞資關系。監督學校勞動合同履行狀況。高校工會要在與學校建立集體協商機制之后,對學校(即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履行情況做出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參與勞動爭議處理。勞動爭議是直接影響和諧勞動關系的因素。一些教職員工與學校產生糾紛,影響到了和諧的勞動關系,所以高校工會要積極參與勞動爭議處理,從心理上、制度上對教職工進行支持。首先,有勞動爭議的教職工面臨著來自經濟、家庭、學校、同事等多方面的壓力,所以學校工會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理解教職工,對其進行人文關懷。其次,高校工會也要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責,并發揮協助機制,使學校(用人單位)和教職工(勞動者)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理性解決勞動爭議。

4.結語

高校是我國各方面人才的培養單位,高校教職工是培養人才的主力軍。科技興國,人才興邦,這就需要注重維護高校的地位,尊重高校教職員工,維護其合法權益,對其進行激勵與鼓舞,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高校工會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保障教職員工的合法權利。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高校工會可以切實做到代表教職員工的權益訴求,保障教職員工的工作激情,監督高校勞動合同履行情況,維護高校公信力,從而真正做到維護職工合法利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作者:艾靜萍單位:四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