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全球化視角下設計人才培養特色
時間:2022-01-21 03:00:00
導語:剖析全球化視角下設計人才培養特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對我國人才結構、教育結構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文章通過在具體的校企合作教學實習模式中企業對學生崗位要求的職業素質培養進行了思考探析。
【關鍵詞】全球化;藝術設計教育;職業素質培養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個趨勢。由于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競爭日趨激烈。21世紀既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同時也是藝術設計的競爭。
設計將成為綜合國力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設計對GDP的增長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現已步入了一個空前發展的時代,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藝術設計教育大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一共有設立藝術設計專業的高校已達上千所,每年招生人數已達數十萬人,藝術設計類專業已經成為中國高校發展最熱門的專業之一。)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經濟的飛速增長必將帶動整個設計產業的蓬勃發展。這種發展態勢對藝術設計人才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疑也對高等職業藝術設計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筆者就對全球化時代藝術設計人才的職業素質培養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要培養學生國際化的設計理念
隨著我國加入WTO融入全球化潮流,國際化的影響和國際化的產品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并正在逐漸改變著社會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當前中國的設計服務市場已經與國際設計服務市場連在一起,成為國際設計市場的一部分,設計服務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已呈現國際化的競爭局面。目前我國現有的藝術設計人才多數缺乏國際化競爭的能力,中國藝術設計行業面臨嚴峻挑戰。面向國際市場的設計人員必須在設計理念視野上做到國際化,保持與世界同步,按國際化的設計理念為自己重新定位。
我們要培養學生具有國際化的設計理念,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一句口號。要使其落到實處就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培養方式國際化,早在1983年,鄧小平同志就高瞻遠矚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思想。當今整個世界經濟都在向全球化發展,教育全球化已成為世界共識,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因起步較晚,多局限于傳統教育模式,因此,進行國際化教育改革,確立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教育培養方式勢在必行。
第二,師資隊伍國際化,要通過聘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教師任教,讓學生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教師的不同觀點和思想方法,在學校內形成多種文化、多種觀點、多種思維方式并存的國際化氛圍,以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和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三,教學內容國際化,在教學內容上一定要體現知識的超前性和新穎性,教學內容應以前端性的知識為教學內容。只有以此為教學內容,才能使未來藝術設計人才始終站在學科知識的最前沿,承擔國際化的挑戰重任。
第四,學術交流國際化,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和教育合作項目開展。可以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國際化的知識、經驗和觀念,獲得對跨文化藝術設計活動的感性認識并增強其適應能力。
二、要培養學生創造和創新能力
歷史的進步,科學技術是動力,社會的發展,創新是核心,文明的進步人才是第一要素。全球化的國際競爭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人才,更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判斷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競爭的背景下,創新能力是藝術設計教育的靈魂,是藝術設計發展的惟一出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成了衡量藝術設計人才職業素質最重要的條件。全球化背景下我們所面對的是國際性的市場,如果沒有一個以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為支撐,就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很難在激烈競爭中處于優勢、很難打造出藝術設計精品,也很難產生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培養學生創造和創新能力,可從以下幾條途徑展開:
(一)牢固樹立創新意識
意識決定行為,促進廣大學生進一步轉變觀念,學習創新的思維和方法,把創新意識應當作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種自覺和自律,在學習生活中營建一個有利于創新的良好和諧環境。
(二)學會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設備
現代化信息技術能系統及時地提供學科、專業的前沿信息,在歐美,已經有超過40%的設計工作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而且在發達國家的大部分設計師已經熟諳這種設計方式和工作模式。在全球化時代高科技的迅速發展,藝術設計人才應不斷將現代科學、現代技術手段用于設計。這種學習形式,對學生知識更新和專業創新探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采用工作室的教學與實踐的模式
工作室的教學與實踐的模式是提高設計創新水平的重要環節,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教學創新環境,比傳統的實踐教學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更廣泛的社會接觸面。通過實踐,讓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要培養學生的市場經濟意識
設計從最初的動機到最后價值的實現,都離不開經濟因素。設計的這種經濟性質決定設計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市場經濟意識。目前我國正處于一個全球化市場經濟的時代,在這樣的一種時代里,設計與市場完全融合,藝術設計師的價值只有在市場中才能體現。一個優秀的藝術設計師應隨時關注市場的需求及其變化,從宏觀上講,應對國內的經濟形式有所了解,對世界經濟局勢也要留意觀察,從微觀而言,對設計的物品的成本價格、銷售要清楚掌握。
培養學生的市場經濟意識,首先,要讓學生走進市場,只有走進市場才能了解市場和把握市場,才能從市場中發現新的亮點,才能從市場中找到與自己所要設計的對象的共同語言,才能使自己所設計的作品緊跟市場。只有對所要服務對象有個基本了解后,你才能對自己設計的方案心中有譜,使你的設計不脫離實際,才能受到客戶和消費者的歡迎。
四、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人才的國際化中,人才需要在跨國間和跨國企業間流動,就需要在不同的跨文化的團體中處理好人與人、人與團隊的關系。同時,在全球化時代,科學研究和科技攻關往往需要“大兵團作戰”,也凸現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團隊精神以揮灑個性為基礎,以良好的溝通為特征,以協同合作為核心。團隊精神代表了一系列鼓勵傾聽、積極回應他人觀點,對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興趣和成就的價值觀念。
現在的信息社會,技術密集型產業越來越多,行業分工越來越細,這種細化為設計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同時,同樣也為設計師增加了設計的難度。設計師不可能在每一個領域都成為專家,他對許多學科知識的掌握不可能都很深入,所以現代的藝術設計行業越來越需要團隊合作,當今大師的時代已經開始終結,接下來是設計團隊的時代。國外的設計發展歷程可以讓我們看到,設計界設計大師的名字出現的機率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是著名設計公司得到人們的認可。比如:青蛙設計公司、FITCH、IDEO等設計公司,這些設計公司無一不講究團隊合作。
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是全球化時代藝術設計人才的必備素質。中國藝術設計教育必須要重視學生設計協作能力與團隊精神的培養。培養學生在團隊中求同存異的觀念,正確處理求同存異的辯證關系,這樣使個人既能融于團隊,又得以個性張揚,從而在團隊中成就自己的事業,提升自身的人生價值。也只有這樣中國的設計人才才能真正形成合力,從而從容面對國際激烈的設計市場的競爭。wWw.gWyoO
五、結語
面對全球化時代我們要了解世界、研究世界、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積極成果,包括世界各國先進的藝術設計教育思想、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加強藝術設計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惟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全球化時代設計意識的、有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的高素質學生。
【參考文獻】
[1]邱波,等.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的思考[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6,(1).
[2]李建華,等.情感教育:人文知識內化為人文素質的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 上一篇: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原因的淺議論文
- 下一篇:探索旅游目的地文化傳播優勢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