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新經濟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
時間:2022-02-21 03:01:00
導語:剖析新經濟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創新、個性化的復合型和合作的特點,這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是企業內外環境變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經濟時代應從營造創新文化、企業與人才同成長創新。本文對新經濟時代的企業所需人才的類型和素質進行論述,提出了在新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關鍵詞:新經濟人力資源創新
新經濟是相對于“傳統經濟”或“舊經濟”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資源配置和市場開發基礎上,以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由高新科技產業驅動,以創新為核心,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大調整。新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創新、個性化、復合型和合作的特點,這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是企業內外環境變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經濟時代,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應該根據新時期人才的特點進行創新。
一、新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原因
企業環境變化了。技術的發展提高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技術水平和企業對員工素質的要求,使企業更為倚重知識型員工,于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變得重要起來。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必須將知識型員工的個人能力與企業的目標統一起來,尋求企業和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傳統的時空觀念。科學人才觀要求企業要變革舊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增強人本的觀念。促進人才的健康成長和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太力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和環境,充分發揮人才的潛能和價值;改革各類人才的評價方式,建立以業績為核心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傳統人事管理缺乏科學理念的指導,不能適應當前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新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趨勢
eHR是新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趨勢,是基于先進的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全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它融合了“電子商務”、“互聯網”、“人力資源業務流程優化(BPR)”、“以客戶為導向”、“全面人力資源管理”等核心思想在內的最新理念,利用信息技術快速、準確、互動和海量存儲的特點,為人力資源管理搭建一個信息化的工作平臺。它可以把人力資源管理者從不具有增值功能的例行工作中解救出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流程,提供決策支持,實現人力資本的開發和增值,從而持續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eHR中的“e”包含了兩層含義:不僅僅是“Electronic”即電子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同時更重要的是“Efficiency”即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提高效率是eHR的根本目的,而電子化則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一些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功能,比如招聘、薪酬管理、培訓(或者說網絡學院)、績效管理等;利用互聯網、考勤機、多媒體、各種終端設備等;越來越多的電子化產品和手段被運用到人力資源管理中,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實施eHR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的有效手段,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最佳選擇和必由之路。
然而,從眾多企業引入eHR的實例來看,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eHR)屬于高風險的投資項目。應該說,eHR的引入要以企業自身經營發展狀況來定,不要貪圖大而全,對引入eHR需要進行一個全面、客觀而充分的評估,根據企業所處的不同階段來確定需求。注意事項如下:
1.遵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循序漸進、化解風險”的原則,不能盲目追求一步到位,脫離現實需求,從而造成投資成本大、實施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增加,為項目投資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2.首要的是甄選一個實力雄厚、產品優秀并且咨詢實施經驗豐富的eHR供應商。要從供應商的經營狀況、產品、開發實力、咨詢及實施團隊的水平、售后服務能力,包括技術支持、系統維護和系統改進、升級等方面充分考察,要求軟件體系設置和模塊搭建上必須靈活多樣,因為系統后期的實施、維護和升級對整體的運行使用都至關重要。
3.要制訂周密、翔實、可行的實施計劃,與公司IT部門緊密協作,制定項目負責人,并成立由信息化專家、業務流程專家、人力資源專家、系統維護人員等人組成的項目團隊,有計劃有組織的推進工作。
4.需要明確項目需求,對關鍵事項要進行量化、規范化。具體來說,要考察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及需求、明確eHR的功能和技術細節,制定解決方案,包括設計、測試、安裝eHR系統,數據采集、校驗并導入eHR系統,設定用戶角色、權限等內容,實施推廣和效果評估,包括人員培訓、上線運行、技術支持、功能開發及eHR系統整體效果評估等。
5.需要對企業現運行的不同信息系統,進行有效整合或建立數據信息鏈接接口,實現信息共享、資源配置優化和協同工作,通過有效整合,促進企業整體信息化工作水平的提高。
6.確保基礎數據的規范、完整和準確。基礎數據準備工作需要企業的業務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各級領導積極投入、大力支持和配合,確保進入eHR系統的基礎數據規范、完整和準確。
7.eHR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僅是技術轉型,更大程度上是從管理上改變企業的管理思路、工作方式以及業務流程。因此,對eHR實施后的變革阻力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需要通過必要的試點試用、內部培訓和風險分析等手段減少阻力,順利通過“磨合期”。
三、新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
新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創新、個性化、復合型和合作的特點,這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是企業內外環境變化的迫切要求。因此,根據新時期人才的特點,我國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人力資源管理應該進行創新:
1.營造創新文化
在新經濟時代,創新和時尚已經成為這個時期的主題,企業的發展需要這種創新的理念來驅動。企業的人才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吸引和留住創新人才已成為企業最關切的問題。伴隨著中國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員工,思想開放、頭腦靈活、技術專精、自信自強、流動性很高。要想吸引這些人中的佼佼者,企業管理創新必須建立創新文化。企業應致力于創造一個激勵型的、充滿創新氣氛的開放環境,以利于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增強員工的競爭能力,并會以此吸引大批優秀人才;設立共同的目標。企業應設立可以激起人們奮斗精神、愿為事業共同努力的目標,在這樣的創新環境下,企業的發展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
2.實行柔性化管理
在新經濟時代,知識型員工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真正才華橫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滿個性而難以駕馭的,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必須主動拋棄傳統的管理方式,運用組織的共同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動的心靈進行柔性管理,給員工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和氣氛,給他們更多的授權,讓他們成為工作的主人,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從而激發員工的創造欲,使潛能和天賦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3.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是在管理過程中,始終將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以便充分調動所有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獲得最大的效益。企業將員工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信任員工、尊重員工、依靠員工,把企業員工放在管理的主體位置,圍繞著充分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而開展管理活動,激發人的活力和創新精神,從而實現人的全面和自在的發展,使企業的目標和員工的發展目標達到一致。
以人為本的管理需要培養一種親密、信任的人際關系,需要一種敬業、進取和寬容的合作氛圍。企業文化是“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思想基礎,要努力培育共同的企業文化意意識,共同的企業文化意識使得企業成員對企業目標和價值有著共同的理解,從而在行動上達成共識;共同的文化意識還使得企業的發展同經濟和社會環境的現實相吻合。企業的用人制度要充分考慮到員工的個性習慣和企業的包容性、創造性,并使其貫穿于每一位員工的言行中,在努力營造企業共同的文化、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同時,提倡各部門形成各自的特色。
四、結束語
新經濟時代的網絡化、知識化改變了衡量企業財富的標準,知識成為企業的戰略資產,作為知識承載者的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企業的財富和資本,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更成為其興旺發達,保持恒久競爭力的關鍵。因此,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在深刻理解人力資源創新理念的基礎上,進行積極探索和大膽嘗試,創造出適合本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我們每一位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需要敏銳的職業洞察力,順應新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趨勢,擔當起企業系統策劃者、資源整合者、管理咨詢者、變革推動者的重要角色。
參考文獻:
[1]朱麗蘭.知識正在成為創新的核心[J].全球科技經濟了望,1998;24(3):11-13.
[2]秦遠建.國外企業集成全球創新資源模式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8;32(2):8-10.
[3]羅文標.基于知識創新的企業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研究[D]:[學位論文].廣州:暨南大學,2006.
[4]黃亞均.知識經濟論[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
[5]夏大慰.面對新經濟時代的產業經濟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6]田利媛.新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創新[J].經營與管理,2001;(2).
[7]蘇慧文著.中國企業市場主義管理與業務流程再造.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8]羅仲偉,羅美娟.網絡組織對層級組織的替代〔J).中國工業經濟,2001(6).
[9]岳澎著.流程型組織的構建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10]楊剛.成功構建eHR的9個關鍵.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年7月第12卷第14期.
- 上一篇:廣告中的中國傳統元素探討
- 下一篇:探求知識經濟時代管理會計將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