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企業家素質及塑造方式

時間:2022-04-24 02:52:00

導語:探究企業家素質及塑造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企業家素質及塑造方式

摘要:企業家是企業的龍頭,企業家素質決定企業的興衰成敗。思想素質、決策能力、管理能力、用人能力和身心素質,是優秀企業家必備的五種基本素質。文章認為,完善企業家的選拔、培訓、激勵、監督機制,是造就優秀企業家的重要途徑;文章提出,企業家的自我完善,是提高企業家素質的關鍵。

關鍵詞:企業家;素質;選拔;激勵;監督

現代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人才結構一般呈金字塔型,基層員工是塔底,是企業的基礎;中層管理者是塔腰,是企業的骨干;高層管理者是塔頂,是企業的龍頭。

企業家帶班子,班子帶隊伍。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在企業困境時,可憑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吸引人才,使其有效運轉,逐步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綜合實力,從而救活企業;一個不稱職的企業領導,即便外部條件成熟,也可能因決策錯誤,或用人不當,使企業走向衰敗。因此,在企業人才結構層次中,企業高層管理者居于最重要的位置,成為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1]。

1企業家的素質

1.1思想政治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屬于德的范疇,包括人生觀、敬業精神、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等。企業家應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與企業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聯系在一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有頑強拼搏的敬業精神和鍥而不舍的追求;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公私分明,不損人利己,不損公肥私。

企業家與普通管理者的最大區別在于思想政治素質。政治素質不高、德行不佳者越有才能,對社會的危害越大。有些所謂的企業家在事業有成后紛紛落馬,大多在“德”上出了問題。他們或頭腦發熱,目中無人,心中無法;或貪污、侵吞公私財產;或腐化墮落,追求享受,最終身陷囹圄,使企業陷于困境。所以,企業家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德才兼備,否則不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家。

1.2決策創新能力:決策創新能力是企業家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它要求企業家具有統率全局的戰略眼光,能準確理解和分析政治、經濟形勢,把握變幻莫測的市場前景,緊跟科技前沿和社會發展走向,準確把握大局,預測未來,科學制定企業發展戰略。

決策創新能力還要求企業家具有勇于決策的膽識。由于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經濟規律、政治文化相互制約,企業的許多重大決策都面臨兩難選擇,要求企業家能夠敏銳、果斷、準確決策重大問題,制定正確經營方案,同時使下屬相信其決策正確,堅決執行。

企業家的決策能力源于悟性。悟性即認識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包括文化素養、智力水平、思維方式、改革創新精神、預見性和敏銳性等。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家運用客觀經濟規律,分析宏觀經濟走勢,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在宏觀經濟環境良好時,能抓住機遇,使企業快速發展;外部條件不利時,能及時調整產業結構,苦練內功,為企業發展奠定基礎。

1.3經營管理能力:管理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是企業經濟效益的源泉,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保證[2]。企業家的管理能力體現在他能否建立一套符合市場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形成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推行科學管理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企業家的協調能力,包括內部協調和外部溝通能力。對內,企業家是決策者,要對企業所有者負責,要領導中層管理者和基層員工,要自覺接受職工監督。職工是有感情需要的社會人,企業家要注意與職工聯絡感情,關心職工疾苦,善于調解、處理矛盾和糾紛,善于融洽班子成員關系。對外,企業家要善于溝通,要與相關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要爭取政府部門、金融部門理解支持。

1.4知人善任能力:人才競爭是市場競爭的焦點。企業家的人才意識和用人之道是企業興旺發達的源泉。企業家要有愛才之心,求賢若渴,要多渠道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形成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群[3]。

企業家在用人方面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聚集人才,二是使用人才。任何一個企業家都不可能事必躬親,也不可能樣樣精通,他必須有一批專家顧問出謀劃策、綜觀全局,又有一批精兵強將沖鋒陷陣、執行決策,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居于不敗之地。

1.5身心素質:身體素質是企業家素質可持續發展的保證。企業家處于企業中心,考慮問題多、工作強度大,沒有健康的體魄,難以勝任繁重的工作任務。企業家不僅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勝不驕,敗不餒,敢于冒險,勇于面對任何挑戰。因此,企業家必須合理安排工作、學習和生活時間,勞逸結合、有張有弛,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刻苦磨礪意志,充分發揮班子作用,依靠群體力量搞好工作。

2企業家的培養途徑

2.1企業家的選拔

2.1.1建立企業家選拔機制。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企業家任職資格認證、推薦、選拔、考核、激勵、約束機制。根據任職要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引入競爭機制,以業績為依據,以成就為準繩,讓德才兼備者平等競爭,在“賽馬”中選拔企業家。同時,要選拔和培養基本素質好、勤奮好學的年輕干部,作為企業家后備人才培養對象,通過實踐鍛煉,逐步積累經驗,不斷成長,壯大企業家隊伍。

2.1.2拓寬企業家選拔渠道。內部選拔與外部招聘結合,擴大公開招聘范圍,改革公開招聘形式,既注重從企業副職、中層管理人員中培養和選拔企業管理者,建立完善的內部晉升通道;又要面向社會公開選聘企業家,為企業改革創新輸入新鮮血液。

2.2企業家的培訓

2.2.1建立企業家培訓系統。企業家培訓是一個集理論和實踐為一體的綜合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政府宏觀規劃,培訓機構具體實施,經營者積極參與,三方共同努力、協調運作,全面提升企業家素質。

2.2.2選擇適用的培訓方法。企業家應根據企業實際,定期到國內外知名企業實地交流學習,又可聘請國內外企業管理專家來企業交流,還可參加各種培訓或自修,全方位學習國內外先進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同時,通過行業企業協會,建立企業家聯誼機制,搭建企業家交流平臺,互通信息,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2.3企業家的激勵

2.3.1薪酬激勵。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薪酬制度,合理確定所有者權益和經營者收入比例;推行年薪制,合理確定基本薪酬和風險薪酬比例;改革經濟激勵形式,合理選擇股票期權等獎勵方式,使經營者利益與企業長期收益緊密掛鉤,提高企業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4]。

2.3.2精神激勵。一是榮譽激勵,增加企業家參政議政機會,聘請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家為政府經濟顧問;給予榮譽稱號,在評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勞動模范等方面,向企業家群體傾斜。二是事業激勵,對國有企業的優秀企業家,只要身體健康,可放寬退休年齡,規避短視行為,避免“59現象”;對民營企業家,可打破身份限制,允許其到國有大企業任職,為其搭建更廣闊的事業平臺。

2.4企業家的監督

2.4.1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嚴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和企業章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司其職,有效制衡,形成規范的決策、經營和監督機制。

2.4.2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對群團組織較完善的國有企業,要完善廠務公開制度,規范廠務公開程序,發揮職工群眾對企業家的監督作用;對群團組織較薄弱的民營企業,要加強職代會、工代會建設,鼓勵建立黨的基層組織,發揮黨組織、工會、職工代表大會對企業家的監督作用。

2.4.3健全考核評價制度。對國有企業,要嚴格實施企業經營者任期目標責任制,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做好企業家的年度審計、離任審計和企業重大經濟事項責任審計;對民營企業,要建立信用檔案,將企業的工資發放、勞動保護、資金信用、社會捐贈等記錄在案,作為民營企業融資、擴大再生產優惠的重要依據。

2.5企業家的自我完善:企業家的自我完善,是提高企業家素質的關鍵。企業家素質有先天因素,更靠后天培養;有外部因素,更靠自身努力提高。企業家應自覺學習,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有些企業家總是推托自己工作忙、時間緊,無暇學習。這就要求企業家合理安排時間,善于擠出時間學習,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凈化自我、超越自我。

企業家還應保持強烈的責任心和忠誠度[5],關心職工利益,關注社會效益,民主管理,科學決策,自覺接受監督,廉潔自律,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只有這樣,企業家才能領導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大立.企業競爭力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2]張慧、梁德全.中國成功國有企業家素質特征研究[J].職業時空,2007(3):36-37

[3]李繼先.從知名企業家談企業家素質[J].企業研究,2008(7):12

[4]王冬冬、劉建林.談企業家素質[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5(9):5-6

[5]孫加秀.民營企業家群體的素質及提升途徑[J].經濟與管理,2009(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