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民族歌曲與民間歌曲兩者的關系

時間:2022-07-17 06:28:00

導語:透析民族歌曲與民間歌曲兩者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民族歌曲與民間歌曲兩者的關系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孕育了八千年的音樂文明,在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無數優秀的璀燦文化,其中民間歌曲就是一顆閃亮的明珠,閃耀著與眾不同的光芒。民間歌曲表達一種無以言表的深刻情感,那種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感情,只有民歌才能詮釋的淋漓盡致。在民間歌曲的眾多組成部分當中,號子、山歌、小調是最基礎、最典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以儉樸生動的藝術形式,豐富淳樸的表現內容,活躍在人民的生產,生活當中。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許多人在使用“民間歌曲”與“民族歌曲”,某種民族歌曲和某些地區的民間歌曲等名詞時,經常會出現含糊不清或混淆的現象,像“維族歌曲”與“新疆歌曲”,“信天游”與”山歌”,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都是同一個意思,但是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叫法是不專業和不正確的。那么,什么是民間歌曲,它又和民族歌曲有什么區別呢?

一、中國民間歌曲的起源

民間歌曲是一切音樂藝術的基礎,因為民間歌曲源自中國原始樂舞,原始樂舞是最古老的歌、舞、樂三者結合的形式,民間歌曲含有原始樂舞的遺留成份。原始社會是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原是人們在生產勞動中通過模擬動作來進行狩獵,游牧,戰爭以及愛情,逐漸形成了原始樂舞的雛形。

民間歌曲伴隨著人類勞動而來,自古就有“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之說,這便是反映原始社會的人們生產、生活的歌舞。民間歌曲從原始藝術萌芽發展而來,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生活的反映。自古歷代皇帝與王公貴族們經常通過采風把民間歌曲加工改編為宮廷歌曲,使得民間歌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愈發的完美和成熟起來,《詩經》、《楚辭》無一不是民間歌曲的總集。各種民間音樂藝術多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民歌,包括歌舞,說唱,戲曲,器樂乃至其他藝術門類等,無不從民間歌曲中汲取營養和素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民間歌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觸,像:敬酒歌,哭嫁歌,洗衣歌,打硪歌和采茶歌┈┈等等,它們那淳樸的表現風格,熱情生動的表現形式,吸引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是當之無愧的音樂藝術之基礎。

二、民間歌曲的概念

周青青老師對民間歌曲的釋意是:“民間歌曲簡稱民歌,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傳統民歌以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的方式生存于民間,并在流傳過程中持續不斷地經受著人民群眾集體的篩選、改造、加工和提煉。因此,流傳至今的民歌集結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經歷的人民群眾集體的智慧和情感體驗,日臻完美,成為人民群眾思想情感表達的結晶。”音樂界的一些專家,學者以及對民歌感興趣的人在不同的書籍、著作、論文當中,在不同的側面,不同的深度作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更大的拓寬了人們了解民間歌曲的途徑,也使得民間歌曲方面的理論知識更加豐富。

我認為民間歌曲,就是源自民間的歌曲。它是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是諸多歌曲藝術形式的來源,在人們的日常生產,勞作過程中誕生,由勞動人民直接創造,具有鮮明的人文風俗和濃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狀況,并隨社會的不斷發展而注入新的成份的歌曲形式,表達著人們最真實、最淳樸的情感,并有著獨特的歌曲風格和地方特色。它是以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為來源,并由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口頭傳承的一種傳統歌曲形式,是一種既古老又年輕,同時又情貫古今的藝術,是歌曲中的一顆“活化石”。

三、民間歌曲的特性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民間歌曲也隨著社會在不斷發展、前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八大特性:

1、繼承性。民間歌曲保存著歷代生活的形象特征,積淀著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文化因素。它和人們的傳統觀念,民俗活動緊密結合,世代相傳,不斷發展。

2、大眾性。它是人民群眾集體創作的成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3、自娛性。它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藝術表現形式,來自人們心中最真摯的情感流露。

4、即興性。它歌唱方式規范性不強,歌曲唱腔因人而異,隨情而發。

5、適應性。它是以歷史時代為背景,適應著潮流與發展,有著與時俱進的特點。

6、地域民族性。它受地域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特點和地域文化色彩。

7、口頭性。它是勞動人民自發的口頭創作、口頭流傳且口耳相傳的歌曲。

8、變異性。民間歌曲的曲調和歌詞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被不斷的加工而有所變化。

四、中國民族歌曲的概念與特性

民族歌曲作為反映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廣義上講,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代表性歌曲,這種在自己民族當中流傳和發展的歌曲,就是民族歌曲。從狹義上講,一個民族特有的或專有的歌曲形式,就是民族歌曲。民族歌曲可以反映一個民族的生活習俗、人文秉性和民族特質。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地理、氣候、環境、習俗都各不相同,每個民族受這些因素影響,形成了千差萬別的歌曲風格,比如:蒙古族的歌曲。從音樂節奏特點上看,長調或短調是區別蒙族民歌的特點。這是因為蒙古民族是一個游牧民族,長期的馬背生活,養成了他們歌唱的習慣。遼闊的草原,一望無際的蒼穹,則形成了蒙族民歌節奏自由、曲調有償、深沉委婉的特點。蒙族人民誠實、淳樸、粗獷、豪放的性格特征,決定了蒙古族民間歌曲“粗獷、沉穩”的風格。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才構成了蒙古民族歌曲特有的語匯,同樣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才使得民族歌曲形成了具有個性化、人文化、民族化的藝術表現風格,而這樣的風格特點成為民族歌曲的點睛之筆、靈魂所在。

五、中國民間歌曲與中國民族歌曲的關系

在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聚居、雜居、交錯居住的情況很多,日常生活中,民族一詞習慣上多指少數民族。因此,民族歌曲也常指的是少數民族的民間歌曲,相應之下民間歌曲就成為漢族民間歌曲的代詞了。

其實并非如此,民間歌曲自己就是一個龐大的歌唱文化系統,它本身含有各個民族的民間歌曲。反過來說,民間歌曲是由各個民族具有不同特點、不同性質、不同風格的歌曲所組成的,民間歌曲與民族歌曲并不是兩個毫不相連的整體。正相反,兩者相互依賴,相互融合,兩者的含義雖不相同,但卻同屬一個不可分割的系統,56個民族的風土人情,交織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文化,其中每個民族又以自己各個地區不同的地方風貌、人文景觀、生活習慣,孕育出多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民間歌曲。

在我們明確了民間歌曲和民族歌曲的概念與關系之后,可以得知,民間歌曲是一個龐大的歌唱文化系統,它含有各個民族的民間歌曲,同時民間歌曲又是民族歌曲的一部分。兩者相互依存,卻并不矛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當聽到人們習慣的把“新疆歌曲”叫作“維族歌曲”時,我們就可以判斷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新疆歌曲”一詞,嚴格地說,它是新疆地區包括維吾爾民族在內的各族民間歌曲。像:塔吉克族歌曲、哈撒克族歌曲、維吾爾族歌曲等等。它們在音樂、節奏、風格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點。

作為音樂工作者,應不斷的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發掘民間歌曲中更深層的文化。使民間歌曲在中國歌唱文化事業中蓬勃發展,成為閃光的藝術精品。

中國民間歌曲形式多樣,且生動優美。在民間流傳的各民族歌曲都受人民大眾的喜愛,它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民間歌曲是一個大的歌曲范圍,指流傳在民間的各種民族歌唱形式。民族歌曲指的是包括56個民族在內的各種具體的民族歌曲,兩者含義雖不近相同,但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民間歌曲中一些不適應時代精神的部分,會逐漸消失,而歌者們又會把新的認識和時代精神融入其中,使民間歌曲富有時代感與生命力,附和著時代跳動的脈搏。

我希望通過這篇論文可以讓大家對民間歌曲與民族歌曲的認識與了解更加清晰。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運用起來更得心應手,為中國民間歌曲的發展與壯大盡微薄之力。使其在中國藝術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奔涌向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