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保護和傳承

時間:2022-06-05 11:11:55

導語:說唱藝術保護和傳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說唱藝術保護和傳承

一、云南說唱藝術的類型和特點 

(一)云南說唱藝術的類型。為了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云南地區各個民族的說唱藝術,筆者從說唱藝術的目的、功能以及表現形式上進行劃分,將云南少數民族的說唱藝術劃分為儀式型、日常生活型和表演型。儀式型說唱藝術指的是伴隨各民族的宗教、儀式活動而產生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這種類型的說唱藝術與該民族的儀式性活動密不可分。同時,儀式型說唱藝術的目的,一般都是出于宗教性、儀式化的原因,也就是為了祭祀和心神歡樂。日常生活型說唱藝術指的是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展演的說唱藝術形式,與各族民眾的生活緊密相關。這一類的說唱藝術,有時候會在云南各個地區的傳統節日等場合出現,也有時候會在各個地區的婚喪嫁娶中出現,也有可能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常態狀態下出現。總之,日常生活型的說唱藝術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幾乎是云南地區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表演型說唱指的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舞臺化的表演藝術的說唱形式。在這種類型的說唱中,說唱藝人已經成為專門化的藝術表演者,所表演的內容也可能經過了一定的加工、再創造,與傳統的說唱藝術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在云南的少數民族中,這一類的說唱藝術大多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逐漸發展起來的。(二)云南說唱藝術的特點。云南地區的說唱藝術呈現了不同的藝術特點。第一,藝術種類呈現多樣性的發展特征。從云南少數民族的實際情況來看,儀式型說唱保留了更多的原初性的特征,帶有原始說唱藝術的特點,與神圣的儀式、典禮等密切相關。日常生活型的說唱則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藝術的角度來看,表演型說唱藝術近年來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藝術性和舞臺表演的特征更加明顯,卻離開了其生存的原初土壤,也同民眾的生活越來越遠。所以說,云南說唱藝術體現了發展過程中的多樣性特點。第二,藝術形式呈現發展的不平衡性特征。云南地區的民族較多,而且各個民族之間在文化上具備一些共性的同時,其社會背景、歷史進程以及傳統風俗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云南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發展的不均衡性特征,尤其在說唱藝術方面藝術形式也會產生不均衡性。第三,呈現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雙重屬性的特征。這里所說的外來文化指的是漢族文化,本土文化指的是云南各個地區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云南說唱藝術在保護傳承的過程中,呈現了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雙重屬性。總的來說,在一些保存較多原始傳統特征的說唱藝術中,其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并不多,但是,有部分說唱藝術已經發展到非常成熟的階段,受到漢族影響較多的民族,其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較多。

二、云南說唱藝術保護傳承面臨的困境 

(一)地區因素制約。我國不僅擁有著遼闊的地域,而且在這其中生活著眾多的民族,其文化特征更是多種多樣,特別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形態各異。可以說,這不僅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特點,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優勢。其在給我國各個民族之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帶來困難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工作,并且在具體的工作中帶領和組織相關工作人員一起發掘、搶救、保護、傳承以及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全球經濟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我國各個地區經濟也在不斷發展,云南省因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情況的特殊性,已經遠遠落后于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所以,這種地區因素的制約對于說唱藝術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和推廣工作非常不利。云南說唱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情勢十分緊迫,已經成為當下必須解決的問題。(二)傳承方式制約。近些年來,社會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云南地區人們的生活重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對傳統的說唱藝術缺少了保護的意識,反之,對現代化的藝術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影響下,對傳統藝術知之甚少。當下,在傳承人普遍進入老齡的情況下,如何讓年輕人對傳統的說唱藝術產生興趣,是值得相關部門重視的一個問題。眾所周知,許多說唱藝人在表演的過程中,常常會即性表演,而且這種即性表演具有很大的創作自由和再創作的特點。這樣,就使得云南地區的說唱藝術在傳承的過程中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對云南說唱藝術傳承的過程中,許多老說唱藝人都是采取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內容。這種傳承方式的隨意性非常強,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傳統說唱藝術的傳承與傳統的藝術有著很大的差距。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傳統的說唱藝術逐漸被改變,于是,在當下甚至可以說,云南地區部分古老傳統的說唱藝術在許多青年人看來,已經是一部無人知曉其含義的天書了。(三)政府支持力度。云南說唱藝術主要活躍在云南的藏族地區,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全國范圍內,云南說唱藝術的知名度并沒有由于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有所提高。為了讓更多的人知曉這個古老的民間藝術。更多地認知其傳承的意義和價值,筆者認為,云南省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這門藝術的宣傳和支持非常重要。近些年來,雖然云南地區的政府和相關部門在保護和傳承中做出了很大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支持這門藝術,各個地區的文化部門也成立了相關的保護部門,但是,要想保持說唱藝術的持續性發展,依舊面臨著眾多的難題和考驗。很多傳承者生存艱難,生計難以維持,對于說唱藝術,更多的是責任感和義務所在,或者有些是出于一種情感和情懷。所以,這種依靠情感維持的傳承,在面臨生存的考驗時很難長久。而且,相對來講,傳承人員數量不多,很多人存在身兼數職的情況,專門從事音樂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比較滯后。總的來說,對于云南地區說唱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員專業結構的配備和資金支持,遠遠不能適應音樂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的要求,這些是當下政府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

三、云南說唱藝術保護與傳承對策 

(一)相互交流,形成產業鏈。就我國各個地區的說唱藝術而言,說唱藝術門類眾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說唱藝術都處于江河日下的境地。比如,眾所周知的天津相聲、東北二人轉近些年來就發展得很好,在面臨各種挑戰的情況下,他們也做好了轉型的準備和應對的措施,至今仍舊活躍在全國各地的舞臺上。雖然云南說唱藝術與以上兩種所處地域不同,但是同屬于地方說唱藝術,云南地區的說唱藝術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保護和傳承的過程中借鑒其發展的措施,開拓自己的道路。此外,在當下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藝術化與商業化已經逐漸融合,不再是相互矛盾的兩個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藝術可以促進商業的發展,商業化也可以反過來促進藝術的發展。云南說唱藝術作為云南地區藝術的代表和本土文化品牌,可以通過電視、網絡等平臺進行宣傳,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個人來云南投資和學習,擴大保護和傳承的人才隊伍建設。這樣也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環,帶動云南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二)學校與導師結合,培養傳承人才。當前,在云南地區說唱藝術工作的人才傳承面臨著很大的困境,在許多人看來,這門鄉土藝術沒有前途,尤其在尋找傳承人上有著很大的難度。因此,要想保護和傳承這門傳統的文化藝術,筆者認為可以考慮與學校導師結合的方式培養人才,在省內部分院校增設曲藝專業,讓更多的年輕人經過正統學習參與進來。在課程設置方面,可以讓學生首先梳理正確的藝術理論,初步學習藝術概論、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等基礎的必修課程,隨后,開設云南地區說唱藝術的歷史課和理論基礎課,并做好一些基本藝術能力的訓練,比如聲樂訓練、臺詞訓練、形體訓練等。通過專業的學習,使學生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并在經過四年本科學習和專業訓練之后,為一些優秀的學生提供選擇導師的機會,進修研究生課程,之后的時間都跟著導師進行深入研究。學生跟隨導師在學習中耳濡目染,通過這樣口傳心授的方式來進行傳承。(三)加強宣傳力度和支持力度。關于云南說唱藝術的宣傳和支持的力度,筆者認為云南省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尤其是對這門古老藝術的保護和傳承的意識應該增強。具體來講,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去做。首先,政府相關部門針對云南說唱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可以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比如,在廣場、公園等人群聚集地擺放海報,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專欄。其次,增強電視、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融入并進行宣傳工作,如利用微信、微博,定期發一些關于云南說唱藝術的視頻或知識。通過這兩種渠道的宣傳方式,使全國各個地區的人們能夠更多地了解云南說唱藝術,并在了解的基礎上增強人們保護意識,讓人們主動地承擔保護和傳承這門古老傳統藝術的責任。此外,云南省政府應對云南說唱藝術的保護高度重視,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展開保護工作。首先,可針對全省范圍內的說唱藝術,開展全面普查和田野調查,做好整理、登記等工作,建立檔案保存;其次,針對整理的資料,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研究,對有價值的說唱藝術資料進行出版;最后,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振興、恢復各項傳統說唱藝術,開展文化旅游節,并發動民間的力量,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形成文化認同和文化保護自覺,使云南地區說唱藝術更具旺盛的生命力。

四、云南說唱藝術保護傳承的意義與價值

(一)云南說唱藝術保護與傳承的意義。云南說唱藝術這門古老的文化藝術依靠人們世代的耳聽心記、口耳相傳保存和傳承下來,這些傳承人大多是村里藝術以及科學文化的傳播者,他們為此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具體來講,對云南說唱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具有三個方面的意義。第一,保護和傳承了民族歷史文化。隨著云南各個地區的少數民族的發展并形成的傳統藝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歷史軌跡,有著一定的歷史價值。第二,體現云南地區的審美意識。云南地區各個民族的人們用說唱藝術表達自己充沛的情感,可以說,這種傳統的藝術表達方式有著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這種藝術情感可以愉悅人們的心情,是人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在說唱的過程中,說唱者通過樸實的語言和鮮明的腔調講述著這個民族的發展歷史,不僅富有感情色彩和音樂的韻律,在藝術審美上也是一個重大突破。第三,促進了地區(民族)之間的交流。云南說唱藝術不僅展現了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同時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點。可以說,在云南說唱藝術的許多作品中,有一些關于云南地區各個少數民族的描述。它作為文化交流的一種形式,使得云南地區的歷史、文化以及經濟等情況得以傳揚,促進了地區(民族)之間的交流。(二)云南說唱藝術保護與傳承的價值。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云南說唱藝術在保護和傳承的過程中加入了許多現代藝術的元素。云南說唱藝術在表現形式、演唱方式以及表演風格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甚至在部分地區,有些說唱藝術的伴奏中加入了西洋樂器的元素,雖然這種形式的變化使得說唱藝術的表演者的情緒更加飽滿、觀眾更容易接受,但是,在這種變化讓人不得不產生焦慮:傳統的云南地區說唱藝術面臨著失傳的風險。云南說唱藝術是云南地區文化延續千年保留至今的民族民間表演藝術。它體現了區域民族民間文化意識和人文觀念,是云南地區文化認同和文化融合的活體標本。人們要深刻地認識到,云南說唱藝術不僅是云南地區的一種藝術文化,也是中國漫漫歷史進程中古老文明的瑰寶。這種極富生命力的文化藝術,不僅可以令人感受到云南地區人們熱情奔放的性格,同時也能感受到云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淳樸氣息。從這個角度說,它的藝術魅力和價值是永恒的。所以,對這門古老藝術的保護和傳承非常必要,人們應該深刻認識它的價值,努力保護和傳承這門民族藝術,讓它得以完整保留并世代傳承下去。

云南地區的說唱藝術不僅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性,同時,也具有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性和傳承性。作為云南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云南地區說唱藝術已經成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為云南地區民間文化的復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云南地區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有利條件,在云南地區說唱藝術上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宣傳和支持的力度,相信深受百姓喜愛的說唱藝術一定能夠保護和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姜昆,倪鐘之.中國曲藝通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2]張黔.藝術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董秀團.說唱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以云南少數民族說唱藝術為例[J].民俗研究,2009(6).

[4]孫官生.實事求是地認識云南少數民族的原始說唱藝術——與黃林同志商榷[J].民族藝術研究,1991(10).

[5]董秀團.白族說唱文學的類型及起源發展[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2(7).

[6]李漢杰.云南少數民族曲藝音樂及其類型[J].云嶺歌聲,2005(3).

[7]楊旭東.說唱文學的活態文本及其傳承機制——以說書為中心[J].文化遺產,2017(11).

[8]杰當•西饒江措.云南藏區民間說唱藝術調查[J].中國藏學,1992(12).

[9]陳同軍.弦上說歌——淺析西南少數民族彈唱藝術及傳承研究[J].黃河之聲,2017(12).

[10]韋佳.曲藝(說唱)創作中傳承與創新之我見[J].大眾科技,2016(8).

作者:孟令君 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