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藝術心理定位與素質培養
時間:2022-07-16 08:54:45
導語:聲樂藝術心理定位與素質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聲樂藝術的表演是對歌曲的詞曲作者思想和精神的第二次表達,表演者還能憑借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自己的創作,聲樂表演也是使觀眾通過聽和看來體會音樂中的內容,從而得到身心的享受。聲樂的表演者是傳達美的載體,觀眾則是接受美的載體,表演的終極目的就是讓觀眾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內在精神。創造美的過程是一個能夠對世界觀進行反映的過程,心理反映就是核心的內容,因此,對心理與聲樂藝術表演之間的聯系、心理的特征等等內容來進一步對聲樂藝術表演心里定位的素質研究,這也是對聲樂發展過程中素質培養中我們需要首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聲樂藝術;表演心理;素質培養
聲樂表演過程中會發生復雜的心理變化,這就要求表演者的職業素質和知識儲備比較豐富,心理和表演者的諸多方面都有影響,例如他們對音樂方面的感覺,以及表演過程中的音樂和表情動作,對音樂的記憶、想象等方面的內容。要想對聲樂藝術有一個精確的定位,就需要我們對心理方面有一個直觀的研究,從而解決素質培養方面的一系列問題,本文在培養方面進行主要研究。
一、表演心理對聲樂表演素質培養的影響
(一)表演心理在演唱方面的素質培養。演唱是聲樂表演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內容,在表演中是否能做到發音的無失誤以及對歌曲的本身內涵有直觀的表現都與演唱時的心理有直接關系,這也是關乎到觀眾對演唱感情的接收程度。上述內容的調節都是通過人的神經系統實現的,也就是說,對表演時的感官進行有效控制是大腦皮層工作的一部分。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說,表演時通常會產生三種常見的心理反應,即常態反映、偏離常態、變態反應。先從常態反映來說,是對表演者表演時正常精神反映的體現,表演者的適應現場環境的能力比較強,使演唱正常的進行。在聲樂藝術表演中,比較不好的兩種心理就是偏離常態反應和變態反應,因此,聲樂藝術表演受心理方面的影響巨大,通常在兩者的交匯點出得以表現。(二)表演心理在情緒上素質培養。聲樂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有一個重點要注意的內容,就是表演者的情緒,它既是心理學研究的一方面內容,也同樣影響著表演心理。情緒可以分為很多種,激動、悲傷、喜悅、緊張等方面都被包括其中,在表達情緒時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以及語言的形式進行。無論是在什么方面情緒的表達,都需要做到合理化,因為情緒反映的是自身的主觀感受,所以能否實現對聲樂藝術以及表演者自己理解的情感的表達是看情緒能否恰當的實現表達。情緒是心理和藝術之間的交匯點,亦因此,表演者對自身情緒的把控就顯得十分重要,這直接能反映出表演者的文化儲備和心理素質問題,例如表演者的發音、姿態、基礎理論素質等方面的內容。(三)表演心理在意志上素質培養。意志也是心理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們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來把控自己的意志迎難而上,是聲樂藝術與心理方面的一個交匯處??凇⑸?、肺器官都是用來發聲的生理器官,意志的作用就是調控表演者表演時對其生理器官的使用。意志控制表演者的很多方面,例如表演者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的控制、肌肉的控制、音量高低粗細的控制等等。意志在聲樂藝術表達中的特征大致有兩種,第一種是具有目的性和自覺性,另一種就是行動的調節和分配。意志隸屬于表演心理層面的內容,所以,表演心理與聲樂藝術表演的關系非常緊密。
二、表演心理的特征及表現形式
(一)表演心理的特征。心理過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狀態三方面的內容都是用來表現人的心理的,其表現的形式一般來說非常主觀。在心理過程方面,是對人心理現象的一個具體體現,例如人的感知、記憶等內容;在心理特征方面,是對人心理品質的一種具體體現,人的內心是否敏感、是否具有策略性,堅定的、鎮定的意志力也包括其中,是比較穩定的一種形式;在心理狀態方面,表現人的心理活動是具有時間限制的。以上幾種表演心理的特征都是反映人被各種環境因素影響結果。表演心理的強度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強度包括情緒和意志力方面的強弱問題。情緒的強弱受兩大方面重要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是作詞作曲人員對聲樂藝術本身要表達的思想,另一方面就是演唱人員憑借自己對聲樂的二次的理解進而實現。所以,心理強度的主觀性很強,對其控制的難度也相對較大。不同的表演者對于聲樂藝術的情感表達程度是不同的,有的表演者就會通過自己強烈的肢體或聲調以及豐富的表情來表達自己激烈的情感,另一種的情緒就相對來說沒那么激烈,感情含蓄、舉止優雅使他們主要的表現方式。(二)表演心理的表現形式。演唱過程中呼吸的調節是很重要的,演唱時的呼吸和生活中的呼吸相比較來說,演唱的呼吸更加變化,所以呼吸的方式也是略帶技巧的,目的性和意識性偏強。演唱時的呼吸對肌肉群的要求是很高的,肌肉群工作需要隨著吸氣同時保持進行,吸氣肌肉群通過配合呼氣肌肉群,使呼與吸對比鮮明。這種呼吸的過程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是由自身生理條件決定的,另一方面就和表演時的心理狀體有關,要想使呼和吸進行正確的配合,就要求心理狀態處于平穩狀態,不能太過緊張,也不能太過松弛。共鳴是聲樂表演中的一種表演形式,發音時咽喉的上下部作為主要發聲位置。打開腔體的同時進行呼吸作用,要想得到共鳴,就對呼與吸有很高的要求。演唱者自身器官的活動狀態對于演唱的效果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演唱者要格外用心理去感受,找到共鳴出現時聲音的特征以及自身一系列的感覺,并且通過自己心理上的判斷,來對共鳴的音色、運動方式、大小等因素進行評判。共鳴分為胸腔共鳴、口咽腔共鳴、面部共鳴等等。共鳴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表演者演唱時的聲音效果,所以說,共鳴集結了很多內容,既有自己身體的因素,即生理電波,也有心理上的因素。
三、聲樂藝術表演心理的科學定位
客觀的說,聲樂藝術是具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和靈魂的,這其中包括它要表達的精神等,作詞曲者的心理活動或者思想感情也被包括其中。表演的過程就是感情抒發的過程,因此聲樂藝術對表演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僅要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有所要求,還要做到三個統一。(一)表演者情緒、想象、意志與作品思想的統一。表演者的情緒、想象力以及自身的意志不僅是表演聲樂藝術的內在要求,更是體現著表演者的心理。聲樂中的情節內容需要與情感的變化相統一。表演者是聲樂藝術的第二創作人,對詞曲的理解與情感表達完全融入到自身表演中,這樣才能使聲樂本身的精神靈魂完全表達,表演者就是這種思想感情表達的第二載體。這時表演心理就發揮其充分的作用,能夠確保表演者正確又完美的傳達其中的意蘊,這種表演心理更加科學化與平衡統一。(二)實現表演心理與作品風格的統一。不同的歌曲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其形式、曲調等內容都有所不同,演唱時的感覺與方式等就要隨之變化,要求表演者的身心都具有良好的素質。此外,聲樂藝術家們追求的就是歌曲的風格。這時心理狀態對表演者的表演影響是巨大的,這決定著作品風格能否完美呈現,所以,表演者的表演心理與作品風格的交融統一是很重要的。表演者要根據不同作品的不同風格、不同內涵與精神情感來確定自己表演的唱法、肢體動作、遍布表情等等方面的因素與之相搭配。(三)實現表演心理與觀眾審美觀的統一。觀眾是接受美的一個載體,所以要想實現聲樂表演的成功,就要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很大程度上,觀眾的審美和藝術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觀眾審美的提高是通過藝術的促進,另一方面,觀眾的審美也會對藝術的進一步發展起作用。從當前藝術的審美規律出發,聲樂的一大要求就是表演者的心理狀態。為了達到藝術家們追求的完美藝術境界,就要求將心理與藝術本身的文化意蘊相結合,這其中的審美就是情緒、意志等內容,總而言之,表演的心理與觀眾的審美觀是實現聲樂藝術進步的重要兩方面,更要求兩者做到相互統一。
四、結語
可以說聲樂表演不僅僅是一個表演,更多的是表演者心理活動的復雜過程,表演者的心理直接影響到表演效果的好壞,所以說,聲樂表演與心理活動是密切相關的。表演者不僅要求對心理過程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更要求他們能夠合理的對其心理活動有嚴格的把控,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心理素質,才能在演唱方面有所突破。
[參考文獻]
[1]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11.
[2]石惟正.聲樂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6,2.
作者:鄭秋芳 單位: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
- 上一篇:電力企業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
- 下一篇:室內設計陳設藝術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