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雕塑藝術市場價值分析
時間:2022-08-23 02:47:30
導語:數字時代雕塑藝術市場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些年,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雕塑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則是數字技術在雕塑藝術中的應用,使得一批具有數字技術特點的雕塑藝術產品出現,其含有非常高的技術含量,這種雕塑藝術品大多數出現在青年雕塑家手中。其包含了青年雕塑家的獨特知識結構,同時在數字雕塑藝術品的創作過程中,青年雕塑家對數字技術的關注程度非常高,此外還有新材料和新時尚等方面的關注,使得數字雕塑藝術發展迎來了一個發展高潮。
對于青年雕塑藝術的發展,其可以通過當前比較著名的青年雕塑家創新成果進行預覽,像一年一度召開的曾竹韶獎學金入圍作品展,在這個展覽中將當前比較有名的電子感應雕塑和新媒體作品等進行了全新的展示,這些作品不僅融合了新觀念,同時將科學技術融入到傳統的雕塑背景中,這在傳統的雕塑藝術中是不存在的,像2011年的獲獎作品《風中之塔》,這一作品充分運用當時的計算機技術,通過高水準的立體雕塑技術將數萬張的高清晰圖片進行計算機動態展示,配合文字和音樂,呈現了一項綜合性的數字技術應用,此外還有《飛翔的夢》等座屏,其將現代數字技術和雕塑藝術進行充分的融合,從而實現了現代科技和傳統藝術的結合。
一、數字時代和數字雕塑帶來的困難和影響
對于雕塑界來說,數字時代一方面為其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是當前雕塑藝術發展面臨的一項困境。在數字時代中,大多數的雕塑家對數字技術的了解有限,這就使得很多的雕塑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過于忽視數字藝術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從而使得雕塑藝術仍然局限在自身的傳統學術發展中,對于學術的前瞻性問題涉及不夠,造成雕塑藝術的創作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對于雕塑創作和研究工作,其在當前的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數字化雕塑涉及到科學技術問題。對于數字化雕塑技術,其是以數字多媒體或者互聯網技術作為自身發展的基礎,數字技術具有承載和傳播等多方面的作用,對于這一點,傳統的雕塑藝術家往往很難進行充分的掌握,且傳統雕塑藝術家在數字技術方面的應用能力相對較差,這就使得傳統雕塑藝術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二)觀念障礙。對于傳統的雕塑概念,其對雕塑的形態和體積等進行了概念化定義,且大部分的雕塑家對這一定義形成了習慣性的認知,在進行雕塑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其往往是通過眼睛對雕塑作品進行觀察。而在數字雕塑藝術中,其在進行雕塑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往往是通過影像進行雕塑藝術創造,中心可能完全不存在,很多攝影機在進行物形象呈現時往往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從多個角度和視點對雕塑藝術品進行呈現。像媒介哲學大師麥克•盧漢所說,媒介是人的延伸,而新的視覺媒介則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對于數字藝術來說,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接受數字技術的變化所帶來的藝術觀念轉變,這樣才能促進藝術本身的發展。另外,在雕塑界的傳統藝術中,其對真實概念的強調非常強烈,這就使得視覺的真實性成為傳統雕塑藝術的主要評價指標之一。但在數字藝術中,視覺的真實概念已經變得不再那么重要,而是可以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創造出比視覺體驗更加真實的場景,像《阿凡達》中,其打破了人們的傳統觀看習慣,通過視覺的極限模擬,實現了更加真實的視覺感官,在這種情況下,真實和虛幻之間的分別已經變得不再那么重要。在當前,盡管數字雕塑同傳統的平面數字藝術而言還沒有較有影響力的作品,但當前的二維數字藝術目前已經呈現了其良好的發展趨勢,像我國上海世博會上的《清明上河圖》作品,其是一副典型的數字藝術作品,通過數字技術的動態展示,實現這一藝術的動態展示,在這一數字藝術中,其采用12臺電影機的投影儀進行同時工作,將整個畫面以4分鐘作為一個周期進行城市風景的展示,從而為人們營造良好的視覺體驗,通過這一作品的展示,其將數字藝術的傳播方式和欣賞方式等進行了重大的改變,人們在進行視覺體驗的過程中不再追求其本身的特點。
二、雕塑藝術的發展
對于數字雕塑藝術,其在當前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對于傳統雕塑藝術家來說,其想要實現雕塑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對于數字雕塑可以采取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鴕鳥態度,對數字雕塑漠不關心,任其自由發展,這種態度使得傳統雕塑藝術的發展受到較大的限制。另一種則是通過傳統的藝術標準欣賞新的藝術,對于數字藝術中的學術性和規范性,雕塑家需要對其進行規則的制定,并積極參與到數字雕塑藝術的發展中。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雕塑藝術的進步和發展,在發展雕塑藝術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方法進行學習。(一)數字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交互性。對于數字技術的發展,其同傳統的技術發展模式不同,在進行傳播和發展時,數字技術是雙向的,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交互環境,使數字技術的應用人員能夠更好地參與其中,同時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使得其能夠使接收者更好地成為創造者。在2001年和2003年,著名的藝術家戈蘭•萊溫創造性地完成了一個由觀眾交互完成的作品,在這一作品的創作中,通過觀眾進行手機鈴聲的導入,最終在演奏時成為演奏器,通過這種交互參與模式,使得現場的音樂表演更加具有觀賞性。對于雕塑藝術來說,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借鑒數字藝術的交互性,在之前的雕塑藝術發展中,其往往是通過單向傳播的,這種方式使得人們在進行雕塑藝術談論時往往只能了解其單面特征,且雕塑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是通過人去觀察了解。而在數字時代,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將雕塑藝術的創作和傳播改為交互性發展,這種傳播方式使得普通人也能夠參與到雕塑藝術的發展和創作中,從而實現更多的互動參與,且雕塑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更多的選擇性。通過這種模式的發展,使得雕塑藝術的發展和創新更加具有民主化和平權意識。(二)雕塑藝術的空間問題。對于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其對雕塑藝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模式,那就是空間問題,在傳統的雕塑藝術中,空間問題往往是無法回避的,在傳統的雕塑藝術理解中,空間是一種物理特性,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對雕塑藝術的影響較小,但在數字時代,其對空間具有了一種全新的理解,像網絡空間的出現,這種虛擬空間已經被聯合國委員會正式命名為第四媒介,盡管網絡空間本身是虛擬的,但從公共空間的定義等方面進行理解可以發現,其具有公共空間的一切特點,像民主化和大眾化等。對于網絡空間,大眾能夠通過這一媒介獲取藝術作品的欣賞,且用戶在這一空間中能夠進行較強的互動,并將自身的意見提出等。(三)雕塑藝術和數字藝術相互促進發展。對于雕塑藝術和數字藝術,兩者之間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在進行數字雕塑技術的發展中,其可以借鑒傳統雕塑藝術的精華,而在傳統雕塑藝術發展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數字雕塑藝術的優勢,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補充和發展才能夠更好地促進雕塑藝術的全面進步。像對于當前的3D打印技術,該技術的應用對當前的寫實雕塑是一項重大的挑戰,通過3D打印技術的發展,其會對寫實雕塑產生巨大的沖擊,但在這一過程中,其同樣為寫實雕塑帶來了巨大的發展。3D打印技術能夠通過數字技術中的掃描獲取需要打印的實體形象,然后通過打印設備制作出各種材料的立體形象,對于這種技術的應用,并不會完全取實雕塑,盡管3D打印會造成寫實雕塑的發展速度受到一定的影響,但3D打印技術的發展使得寫實雕塑藝術家擁有危機感,其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充滿更多的正能量,從而促進寫實雕塑的全面快速發展。對于3D打印技術的發展,其在雕塑藝術的發展中僅僅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并不能完全取代。對于3D打印技術,其在當前還存在著成本和技術等問題,使得其在傳播和發展等方面受到較大的限制。另外,3D打印技術并不能完全取實雕塑的另一個原因,是由于藝術創造中包含了藝術家的情感寄托,這種寄托會在某一個細節等上面進行充分的體驗,這種情感的變化通過機器是無法實現的。
三、結語
綜合上述所說,對于數字技術的發展,其對當前的雕塑藝術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且這種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未來的雕塑藝術發展中需要對數字技術進行充分的運用和轉化,通過對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結合,實現雕塑技術和數字技術的全面發展,這是未來藝術發展的一種積極態度。對人類的藝術史進行追溯可以發現,其蘊藏著一部技術發展史,藝術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另外,對于雕塑藝術的發展,其結合數字因數之后并沒有失去其本身的價值,在進行雕塑藝術的發展中,數字技術的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雕塑藝術,這種雕塑藝術同傳統的雕塑藝術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別,無論是在情感寄托還是個性表現等方面,兩者之間的差異是不可忽視的。且通過這一形式可以得知,數字技術無論如何也不能夠實現人類的創造結果,實體雕塑藝術仍然是未來人們內心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
參考文獻:
[1]宮政.數字雕塑新語境探究[D].青島大學,2017.
[2]宮萍.基于數字方法的抽象雕塑造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3]張盛.數字雕塑的核心是其新的語言方式而非3D打印[J].雕塑,2015,(06):59-61.
[4]陳雪.數字技術在雕塑創作中的應用與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
[5]梁霄.結合數字技術的雕塑藝術創作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作者:孫凱 單位:吉林省美術館
- 上一篇:寺廟與義工非典型勞動關系研究
- 下一篇:微信平臺幼兒社會實踐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