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品質
時間:2022-04-23 11:21:00
導語: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品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引向深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具有優秀的理論品質。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這些品質,對于提高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鮮明的時代性
人類社會發展長河是由具有不同特點的歷史階段組成的,每個具有特點的歷史階段即可稱為一個時代。列寧說,作為馬克思主義者,只有首先分析了從一個時代轉變到另一個時代的客觀條件,才能夠了解我們面前發生的極其重大的歷史事件。只有首先估計到區別不同時代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確制定自己的策略。當今時代,同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多深刻的變化。從國際看,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從國內看,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我們黨已從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變成了長期執政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黨。世情國情黨情的巨大變化說明,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國際的競爭更加激烈,發展的主題更加突出,國家建設和黨的建設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錯綜復雜的現實矛盾。如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何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對此作出的科學回答。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終”、“前進”、“發展”等是非常重要的動態概念,它強調的是要與時代同步,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無論是融入世界,參與競爭,還是增強國力,振興中華,關鍵是加快自己的發展速度,提高自己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終”成為三個方面的“忠實代表”作為根本要求提出來,突出了“前進”和“發展”的全面性、長期性、緊迫性,抓住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集中體現了我們黨把握時代大局的寬廣眼界。同志說:“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我們黨要不斷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必須緊跟世界發展進步的潮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決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堅持‘三個代表’的要求,其出發點和著眼點就在這里。”可見,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目的,就是要使我們黨能夠在復雜變幻的形勢下,隨時代前進而前進,隨時展而發展,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黨的先進性。
當今時代是開放的時代,中國和世界是緊密聯系的。只有用世界眼光來觀察和衡量中國的發展,才會制定出符合時展要求的戰略策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著眼點是解決中國自己的問題,但它是把中國的發展放在世界體系的坐標中考察的,是用世界眼光、歷史眼光來思考中國的現在和未來的。同志認為,各國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嶄新的制度,只有在繼承和利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創造出來的全部社會生產力和全部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并結合新的實際進行新的創造,才能不斷地勝利前進。正因為如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所強調的生產力和文化,不是一般的生產力和文化,而是“先進”的生產力和文化;也不僅僅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本身,而是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就必須既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弘揚中華民族和黨的優良傳統,又要站在世界高度,大膽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緊跟世界進步發展的潮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明確的主體性
馬克思主義是為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理論?!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于當代中國實際,達到了“三個統一”。
同志說:“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它們的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是不同的?!碑斀褓Y本主義發達國家,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社會財富增長很快,但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剩余價值,廣大人民群眾作為社會財富的創造主體,所獲得的利益與他們的勞動極不相稱,可見發達的生產力和文化與人民利益之間并無必然聯系。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為生產力和文化的發展服務于人民創造了條件。但由于種種原因,較長一段時間生產力發展不快,人民生活水平沒有得到很好改善。是改革開放的春風,使我國的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和發展,先進文化得到空前繁榮,并由此帶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事實說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廣大人民群眾只有積極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才能夠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自身的根本利益?!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目的和歸宿,又把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作為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和前提,這就實現了創造主體與利益主體的統一。
人類社會的發展,既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又是人民群眾偉大創造的結果。一方面,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按客觀規律辦事,是一個政黨取得事業勝利,不斷推動歷史前進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主體力量。我們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尊重廣大人民的歷史主體地位并為他們所擁護,才能夠獲得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梢?,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是完全一致的。社會的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越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而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越高,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就越能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統一。
檢驗我們黨的理論與實踐是否正確的客觀標準,最主要的就是生產力標準,因為生產力的發展進步是人類歷史前進的最終決定力量。理論和實踐的正確與否,首先要看是否符合生產力發展規律,是否體現了不斷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正如同志指出的:“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于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保ā哆x集》第2版第3卷第1079頁)所謂主體標準,最根本的是人民利益標準,即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和基本經驗,制定和實施的各項方針政策,都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依據。我們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對不對,做得好不好,必須由廣大人民來評價,堅持用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來衡量我們的一切決策。人民擁護、贊成、高興、答應的,就是對的、好的,就要堅持、實行;否則,就要改正、完善?!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把生產力標準與人民利益標準結合起來考察,這就把衡量黨的各項工作的客觀標準與主體標準有機結合起來了,使黨的各項工作在實踐中更好把握、更好評判,使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從理想、目標落實到行動上,為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獲得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堅實的科學性
理論只有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才能感染人、說服人,從而產生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戰斗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被全黨所接受并寫在黨的旗幟上,其堅實的科學性是重要原因。
首先是它的實踐性。一方面,它是對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這種總結,既包括對我們黨自身實踐經驗的總結,也包括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深刻思考。80多年的實踐經驗一再證明,什么時候堅持“三個代表”,我們的事業就欣欣向榮,健康發展;反之,就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另一方面,它準確把握了當代實踐的需要。我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最根本的是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先進文化,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不斷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只有這樣,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使我們黨所肩負的偉大歷史使命早日得以實現。
其次是內容的系統性。它的突出特點是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緊密結合在一起思考,進一步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兩個當代中國最重大的問題。從“三個代表”本身的內容來看,它集中闡明了黨引導社會前進的三個關鍵因素,即生產力因素、文化因素、人的因素,涵蓋了經濟、文化、政治三大領域,三位一體,是辯證統一的整體。由于對三者的綜合及其相互關系的揭示,對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整體方面、全部過程就有了更為全面、更為完整的總體要求。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不是孤立提出和存在的,它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問題的認識上取得了豐碩成果,集中概括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觀點,這些思想觀點之間緊密聯系、相互貫通、彼此融會,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這種理論上的內在統一性和高度概括性,不僅決定了“三個代表”的不可分割性,而且決定了它在整個黨的理論和實踐中的指導地位。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性,還體現在它的思想方法上。它不僅是理論創新的典范,而且為思想理論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它所內含的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方法論原則,是整個科學理論的精髓。把黨的思想路線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推進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勇于創新,善于創新,永不自滿,永不懈怠,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的精神狀態和思想境界。因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既是一脈相承的關系,又是發展創新的關系,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和理論品質,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