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國防科技思考研究
時間:2022-10-27 10:30:00
導語:鄧小平國防科技思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鄧小平同志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思想非常豐富,作者首先從分析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面臨的矛盾入手,對鄧小平同志關于立足中國國情,堅持需求與可能統一的思想,作了初步的探討。
鄧小平生前非常重視和關心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因為它是軍隊戰斗力的物質基礎,是國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鄧小平是偉大的戰略家,他注意并善于從戰略角度分析形勢,思考問題,作出決斷。同志曾指出: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國大地而又面向世界,正視國情現實而又放眼未來,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高瞻遠矚地構思和設計了有中國特色的一整套發展戰略。這里,也包含了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戰略。
鄧小平同志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思想非常豐富,下面首先從分析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面臨的矛盾入手,對鄧小平同志關于立足中國國情,堅持需求與可能統一的思想,作初步的探討。
一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所面臨的矛盾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國情實際決定了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面臨著諸多矛盾。這些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的投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比較少。
(2)我國國防科技總體水平較低,與世界先進水平比較存在較大的差距。
(3)我國面臨多方面的防務要求。
(4)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現狀是攤子大、水平低。
(5)我軍步入質量建軍的新時期,對高新技術武器裝備有著強烈需求。
二統籌需求與可能,研究制定同軍事戰略相適應的國防科技和武器發展戰略
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面臨著多方面的防務需求與經濟、技術力量不足之間的矛盾。為較好地滿足防務需求,我們必須加速發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致力于武器裝備的現代化。但是,要在眾多領域加強科研,逐步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就必須加大經費投入,科研項目需要錢,陳舊的科研、生產手段進行技術改造需要錢,穩定國防科研、生產隊伍和加速培養人才也需要錢。總之,沒有必要的經費保證,加強科研,縮短差距,無異于空談。而國家財力不足,對國防建設的投入只能量力而行,國防建設必須服從經濟建設的大局。那么,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的出路何在?我們能否有所作為,這是無法回避和必須加以回答的嚴肅問題。當然,悲觀失望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它只會解除我們的思想武裝,無所作為。事實上,我們黨領導我國革命和建設,一直是以小勝大,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我們有后來居上的光榮傳統。但是,我們也不能低估困難,因為它容易產生錯誤導向。過去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搞“遍地開花”、“全面趕超”,其結果欲速而不達,就是一個沉痛的教訓。我們需要的是正視現實,積極地冷靜地分析矛盾,巧于運籌,采取靈活的戰略和策略,來解決我們面臨的各種矛盾。我們的目標是致力于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要看到我們處于競爭環境,大家都在前進,我們必須力求比人家發展得更省些、快些和好些,才能逐步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如果不是這樣,不進則退,我們就只能維持差距,甚至繼續拉大差距。為此,我們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注意揚長避短,走自己的發展道路,探尋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戰略。
1980年10月15日,鄧小平在一次研討會上談到:“軍費搞得太高不可能,肯定影響經濟建設,搞國防建設要精打細算。”他指出:“軍隊要考慮的,不是增加軍費在國家財政開支中的比重問題,而是在這個已定比例范圍內怎么用好這個錢,用得更好,用得更合理,真正用在加強戰斗力上。一句話,就是國家預算里邊的軍費比例現在不能增加了,軍隊本身的任務就是把錢花得好。怎么花是個學問,要好好研究,精打細算,方針要對頭,辦法要對頭。”[2]鄧小平這里談的花錢學問對于我們十分重要,尤其是講花錢時方針要對頭,辦法要對頭,含意很深刻。如果我們把國家每年撥給我們的發展經費都花得對頭,花到點子上,花到加強戰斗力上,那么我們盡管經費有限,仍然可以辦不少事,也會有較高效費比的。
在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方面,鄧小平同志重視依據我軍軍事戰略,謀劃武器裝備建設。首先,小平同志十分重視制定新時期的軍事戰略。早在1975年7月14日,他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談到軍隊整頓任務的時候,就明確指出要“抓編制,抓裝備,還要抓戰略。”[3]1997年12月28日,他又指出:“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好多事情不好辦。”對于我軍的戰略方針,小平同志說:“我贊成就是‘積極防御’四個字。積極防御本身就不只是一個防御,防御中有進攻。”[4]接著,小平同志依據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來權衡武器裝備發展的取舍和輕重緩急程度。1978年6月,小平同志在聽取匯報后指出:我們的戰略是防御,包括核潛艇也是戰略防御武器;我們不想到南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去;我們主要搞防御,……遠洋的慢些搞;海軍、空軍都是以防御為主。小平同志緊緊依據軍事戰略來謀劃武器裝備建設的思想,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
三縮短戰線,突出重點
貫徹新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必須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放在突出地位。但是,現代武器裝備的研制生產,不僅技術日趨復雜,而且耗資巨大,發展經費嚴重不足,成為我們加快發展的主要制約條件。在此情況下,我們是全面出擊,齊頭并進呢?還是應該堅持縮短戰線、突出重點的發展思想呢?這是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又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問題。1979年3月,鄧小平在一次調整規劃的會議上明確指出:總的矛盾是要求太大、太多、太寬,要抓重點,要精選幾件事,必須辦的先辦,一步一步來。按原來的要求不行,國家的財力達不到,不能各部齊頭并進,樣樣都搞。抓多了什么都沒做成,結果更慢。1977年10月4日,鄧小平在討論裝備和科研問題時指出:“抓科研也要集中兵力打殲滅仗,要配成套。”“要提出一個裝備戰略要求的目標,分清輕重緩急,這樣,科研和生產就有了方向。”[5]
縮短戰線、突出重點,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是我軍的重要軍事原則,是戰爭年代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趕超先進、縮短差距的重要法寶。
1.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必須堅持縮短戰線、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原則
新時期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之所以要繼續堅持縮短戰線、突出重點的思想,這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防務要求又高又多,而我們基礎落后,經濟實力雖有了很大增強,但仍屬發展中國家的水平。我們需要繼續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每年能夠拿出的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費用十分有限,與國外比較,按絕對值只及美國的幾十分之一,不及日本、印度等國;如按人均值,將列入世界最低的行列。這種狀況相當長時期內難以改觀,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嚴峻事實。如果單就防務要求看,我國國土面積比美國大,人數是美國的五倍,如和美國攀比,最好美國有什么武器裝備,我們也能有什么武器裝備;美國正在發展什么武器裝備,我們最好也能發展什么武器裝備。這樣,我們的國家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防護。但從經濟實力講,從原來的基礎講,這只是一種暢想曲,而非現實。現實是我國科學技術水平比美國落后二、三十年,我們每年的發展經費只及美國幾十分之一。今天是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探索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道路。如果不顧實際地齊頭并進,全面出擊,那么,我們不但總的發展費用是人家的幾十分之一,而且分到每個項目的發展經費也只及人家的幾十分之一,都處于劣勢。其結果,人家一個項目三、五年搞成功了,而我們要一、二十年。這樣做,到底是縮短差距,還是拉大差距呢?是一目了然的。
我們要想有所為,必須有所不為。我們要實現后進趕上先進的目標,必須堅持縮短戰線、突出重點。我們應該進行綜合論證,精選幾個對加強我軍戰斗力有重要作用的項目,然后把有限的發展經費集中使用,在這些局部形成優勢,同時采取打殲滅仗的做法,不干則已,要干就務求速戰速決,象當年搞“兩彈”那樣,搞得又好又快。這種做法,我們雖然忍痛割愛,擱置了不少發展項目,卻迅速攻克了幾個重點項目,在這些方面上了一個臺階,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然后,在鞏固已取得的進步的同時,再精選幾個重點項目,集中力量進行攻關,再迅速攻克一批。我們腳踏實地,如此一批一批攻下去,就能積小勝為大勝,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能在更多領域里逐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這就是鄧小平前面指出的,要抓重點,要精選幾件事,必須辦的先辦,一步一步來的做法。1982年10月14日,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6]可見,鄧小平在這里不但指出了我國的建設和發展,必須突出重點,一步一步來,后來他又發展為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的思想,同時也指出了突出重點的可能性,因為我們有社會主義制度的保證。
2.必須選準重點,迅速突破重點
在我們選定縮短戰線、突出重點的發展戰略后,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選準重點的問題。鄧小平要求我們“精選幾件事”,就是要求我們要把重點選準。過去打仗,十分注意選擇戰役;戰斗中,十分注意選擇突破口。就是因為戰役的選擇和突破口的選擇是否得當,對戰爭、戰斗的發展和勝利,具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選擇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的重點,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我們選擇型號研制任務的重點,牽涉到在龐大的現代武器庫中我們到底優先發展哪一種新型武器裝備更合適,更有利于加強我軍戰斗力。這需要從全局出發,進行系統的論證和挑選。50年代后期,我們選擇“兩彈(核彈和導彈)”為重點,不管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具有巨大殺傷力的新型武器,50年前美國在廣島扔下兩顆原子彈,日本人至今心有余悸。導彈是精確制導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日益加強。回過頭來看,當時選擇兩彈作為發展重點,確實具有戰略眼光,無論對增強國防實力,還是對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1988年10月14日鄧小平指出的那樣:“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7]今天,我們應該象當年選擇兩彈作為發展重點那樣來選擇今天的發展重點。為此,我們仍然要以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戰略眼光,縱觀現代武器裝備的發展趨勢,選取幾個有發展前途,對提高我軍未來作戰能力特別是高技術局部戰爭下的作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的項目,作為今天我們型號研制任務的發展重點,要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因為選準了,才能象兩彈那樣顯著地增強國防力量;若選錯了,不但會造成人財物的巨大浪費,而且會喪失寶貴的時間。為此,必須加強系統論證,認真篩選和擇優,切忌草率從事或主觀臆斷。重點項目的數量,必須嚴格建立在人力財力物力可能的基礎上,并適當留有余地,為其實現速戰速決打下堅實的基礎。
重點一旦選定,列入計劃,就應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全國一盤棋,為重點項目調集優秀人才,在經費、物質等方面保證重點。同時,要嚴格以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精心組織和精心指揮,確保重點項目如期優質地完成計劃,并力爭提高。只有這樣,才能節省經費和時間,較快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反之,在激烈的競爭中,任何拖延或失誤,既浪費經費和時間,也不利于加快發展的目標。在這方面,要按鄧小平指出的那樣,要同心同力,一心一意,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神地搞,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3.全面貫徹縮短戰線、突出重點的思想
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涉及眾多方面的工作,前面以型號研制任務為例,講了要突出重點,其它還有預先研究、技術基礎、基本建設、技術改造和人才培養等眾多方面,這方方面面都需要資源的投入。因此,我們講縮短戰線,突出重點,不應局限于某一特定方面,而是在一切需要資源投入的方面,都要全面貫徹這一思想,都要力爭少花錢,多辦事,提高效費比。如果我們全面貫徹縮短戰線、突出重點的思想,方方面面都選準了重點,并精心組織,精心管理,確保重點項目的順利進行,那么,我們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盡管發展經費有限,仍然是大有希望的。
1936年12月,指出:“集中兵力看來容易,實行頗難。人人皆知以多勝少是最好的辦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的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導者缺乏戰略頭腦,為復雜的環境所迷惑,因而被環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應付主義。”[8]不但戰爭如此,建國后建設實踐也有類似情況。一是指導者缺乏戰略頭腦,為復雜環境所迷惑,找不到或找不準發展重點;二是受各方面爭項目、爭投資的現象所左右,“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最后指導者采取了應付主義。因此,為貫徹好縮短戰線、突出重點的方針,不但需要各有關方面要有從大局出發和服從大局的自覺性,更需要我們的領導者獨具慧眼,具有戰略頭腦,善于在復雜的環境中,能夠分清輕重緩急,正確把握發展重點,同時要有力排眾議,擺脫干擾的魄力。否則,突出重點的思想是難以落到實處的。
因此,為加速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的進程,必須立足我國國情,依據我軍新時期的軍事戰略,對武器裝備的發展和建設進行認真的謀劃,同時本著縮短戰線、突出重點的原則,精心安排每項發展任務,堅持軍事需求與經濟、技術可能的統一,我們就能做到有所不為和有所為,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99-100頁
2.《鄧小平論國防和軍隊建設》,第101頁
3.《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1頁
4.《鄧小平論國防和軍隊建設》,第98頁
5.《鄧小平關于新時期軍隊建設論述選編》,第96-97頁
6.《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6-17頁
7.《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79頁
8.《選集》第1卷,第222頁
- 上一篇:共青團代表會閉幕式講話
- 下一篇:共青團代表會報告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