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鄧小平與當代中國思想解放
時間:2022-09-20 08:18:00
導語:小議鄧小平與當代中國思想解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鄧小平旗幟鮮明地反對“兩個凡是”,支持和領導真理標準大討論,打開了解放思想的閘門。鄧小平抓住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主題,領導我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鄧小平關于解放思想的理論與實踐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鄧小平;解放思想;歷史貢獻
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同志,對推動當代中國思想解放作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歷史貢獻。學習鄧小平關于解放思想的理論與實踐,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促進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鄧小平旗幟鮮明地反對“兩個凡是”,支持和領導真理標準大討論,開啟了當代中國思想解放的閘門
1976年10月6日,“”被粉碎,延續十年之久的“”宣告結束。中國的命運又一次處在十字路口:是繼續堅持“”的路線、方針、政策,還是另辟蹊徑,開辟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道路?全黨和全國人民翹首以待。當時,由于思想領域人們受極“左”思潮影響時間太長,所以盡管粉碎了“”,但陰霾仍未散凈。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志同時發表的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提出了“兩個凡是”的指導方針,即:“凡是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按照“兩個凡是”的方針,就是要繼續堅持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繼續維護“”的“左”的錯誤。
“兩個凡是”一提出,尚未恢復職務的鄧小平就以大無畏的理論勇氣和求實精神,提出了旗幟鮮明的反對意見。1977年4月10日,他致信中央,鄭重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1〕P.39)這封信經中央轉發,對于在全黨范圍內削減“兩個凡是”的影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后,他多次在不同場合批評“兩個凡是”。1977年5月24日,鄧小平在同中央兩位同志的談話中進一步提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沒有說過‘凡是’,列寧、斯大林沒有說過‘凡是’,同志自己也沒有說過‘凡是’”〔2〕(P.39)“把同志在這個問題上講的移到另外的問題上,在這個地點講的移到另外的地點,在這個時間講的移到另外的時間,在這個條件下講的移到另外的條件下,這樣做,不行嘛!同志自己多次說過,他有些話講錯了。”〔3〕(P.38)鄧小平對“兩個凡是”的批評,開了全黨解放思想的先導。正是在這個背景下,1978年5月11日,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發表為導火線,爆發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鄧小平支持并且實際領導了這場討論。1978年6月2日,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尖銳地指出:“有一些同志天天講思想,卻往往忘記、拋棄甚至反對同志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根本方法”。〔4〕(P.14)根據鄧小平的講話精神,《解放軍報》6月24日發表了特約評論員文章《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從理論上比較系統地反擊了真理標準問題上的種種錯誤認識,使得討論能夠向縱深發展。由于鄧小平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迅速地擴展為全國范圍內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1978年12月,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在這篇講話中,鄧小平高度評價了這場討論的偉大意義,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問題作了系統、深刻、精辟的闡述。這篇重要講話,實際上成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成為促進全黨全國人民思想大解放的宣言書。
二、鄧小平抓住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主題,領導我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歷史進入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也就是進入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時期。但“什么叫社會主義,什么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5〕(p.63)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人們對社會主義怎樣理解、怎樣認識,直接影響和指導人們的社會主義實踐,直接影響到制定什么樣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辦法。鑒于此,鄧小平認為,新時期的思想解放,關鍵是在“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上的思想解放。他曾鮮明地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也要解放思想。”〔6〕(p.312)
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關鍵是要在科學總結歷史經驗和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鄧小平認為,我國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前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歸根到底就在于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改革開放以來在前進中遇到了一些猶疑和困感,歸根到底也在于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鄧小平根據歷史經驗明確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繼承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深刻地抓住了社會主義的根本,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時代的要求,把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鄧小平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解放思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聯系的基本觀點,科學地回答了中國正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和外部條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政治保障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三、學習鄧小平關于解放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的現實指導意義
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歷史。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解放思想,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同志,以大無畏的政治勇氣,打破教條主義束縛,解放思想,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在新世紀新階段,學習研究鄧小平關于解放思想的理論與實踐,對于我們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推進改革開放,實現科學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指導意義。
解放思想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回顧我們的奮斗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程,我們在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結果。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要求我們必須繼續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勇于變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應對新挑戰,發現新問題,解決新矛盾,實現新發展,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來越興旺。解放思想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觀,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藍圖已經描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已經開辟,關鍵是如何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觀創造性地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個基本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因此,我們應圍繞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在新世紀新階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必須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我們只有堅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正確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針政策,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7〕(p.57)
- 上一篇:鎮公共衛生整治工作匯報
- 下一篇:略論關心北京建設的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