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6:21: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反腐倡廉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反腐倡廉教育論文
反腐倡廉教育
反腐倡廉論文
反腐倡廉論文-源頭治腐的重要思想武器
總書記去年在廣東考察時深刻指出:“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須雙管齊下。”這一重要論述,精辟地總結了改革開放條件下我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新鮮經驗,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關于“兩手抓”的科學理論,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堅持從源頭上防范和治理腐敗、提高黨風廉政建設的整體工作水平和實際成效,提供了新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的指導原則。正確理解并自覺運用這一思想武器,對于我們全面實現源頭治腐的各項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德治和法治雙管齊下的重要論述,是對“兩手抓”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戰略方針。早在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就針對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時出現的思想政治問題提出:“一手就是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一手就是打擊經濟犯罪活動”,強調了兩個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思想。1992年南方談話中,他進一步強調:“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只手都要硬”,明確指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如何懲治、防范腐敗的問題上,鄧小平同志也主張通過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法制來予以解決,強調要堅持上層建筑領域內的兩手抓,堅持教育和法制并重,嚴厲打擊和思想政治工作并舉。同志關于“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須雙管齊下”的論述,既與鄧小平“兩手抓”思想一脈相承,又在“抓什么”、“怎么抓”的層面上賦予了新的更深廣的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強調要抓好思想教育,而且在黨建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把德治問題放在與法治并重的地位;不僅要求必須健全和完善法制,而且更注重于運用法制來進行依法治理、強化管理,使法制真正管用,發揮威力。因此可以說,堅持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雙管齊下,實質上就是在更完整、更高標準的意義上堅持“兩手抓”的方針,以使我們對腐敗問題的綜合治理取得更好的整體效果。
反腐倡廉論文:掌握理論武器 貫徹兩個綱要
反腐倡廉教育
反腐倡廉論文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中央紀委組織編寫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學習綱要》,是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準確理解和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的重要材料。中共中央印發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深刻認識和把握“兩個綱要”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才能牢固掌握反腐倡廉的強大理論武器,才能進一步增強自身建設,才能把握反腐倡廉的工作要點,才能在工作中落到實處。
一、把握兩個結合,貫徹兩個綱要
《學習綱要》全面深入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反腐倡廉理論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以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剖析了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社會歷史原因,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闡明了反對腐敗與加強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關系以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工作格局等。
《實施綱要》強調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明確了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工作原則,提出了有效反對和防止腐敗的一系列措施和辦法,對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的部署。
反腐倡廉戰略布置論文
“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這是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告誡全黨的重要論述。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又遇到新的挑戰。中央領導同志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我們既置身于多極化、全球化與信息化的時代潮流之中,又面臨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和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我國正處在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和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諸多社會矛盾相互交織。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的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這些因素的存在,給解決腐敗問題增加了復雜性。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土壤和條件尚未消除,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一再發生,有些不正之風還比較突出,腐敗問題仍然是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問題,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依然嚴峻。
來自中央紀委的信息表明,各級黨委和紀委負責人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腐敗現象的極端危害性,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
圍繞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是一個重要的基本思想。中央領導同志強調,我們的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強國富民為取向、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的發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維護和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為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服務,為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和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服務。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進程中,深入改革開放第一線和市場經濟新領域,及時發現和解決在黨風政風方面嚴重影響建設和改革的問題,綜合考慮政治、經濟和社會效果,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戰略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是十六大提出的明確要求。在體制轉軌、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時期,中央領導同志指出,反腐倡廉既要從嚴治標,又要著力治本,把治標與治本統一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進程中。要繼續保持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強勁勢頭,依紀依法查處各種腐敗行為,嚴懲腐敗分子;要從人民群眾反應強烈的問題入手,切實糾正以權謀私、與民爭利等直接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風。要適應形勢發展和斗爭深化的要求,逐步加大治本力度。要立足教育,著眼防范,從思想上筑牢拒腐防變的堤防。通過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健全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形成用制度規范從政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要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項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
記者從中央紀委獲悉,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和任務,充分發揮紀律檢查委員會作為黨的監督機關的職能作用,也是加強廉政反腐工作的新要求。十六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在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主要任務中增加了協助黨的委員會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職責,在經常性工作中增加了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行使權力進行監督、保障黨員權利的內容。中央領導同志強調,各級紀委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緊緊依靠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全面履行黨章規定的各項職責,堅決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認真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嚴格黨的紀律,保持全黨在指導思想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原則問題上的高度一致。要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通盤謀劃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戰略任務,針對全局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出對策和建議;抓好反腐敗工作的部署和任務的分解,積極發揮職能部門的優勢,督促他們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工作;健全和完善組織協調機制,加強各個方面的協同配合,進一步增強反腐倡廉的整體合力。
財政干部反腐倡廉論文
一、新時期對財政黨員提出的清廉要求
1.樹立公正嚴明的形象
作為政府的官員,關系到了國家的財政收支,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學會“做人”,不僅要做到為黨和國家盡忠,本本分分工作,并且要增強自身辨別歪風邪氣的能力,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勇于面對并積極解決問題,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去開展工作,只有重視制度才能真正為群眾做好工作,樹立政府機關公正嚴明,廉政正派的形象。
2.保持黨內純潔性,廉潔從政
要堅持廉潔從政,這是財政工作開展的前提,也關系到國家財政收入和財產的安全,作為財政部門的一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堅決抵制以權謀私的行為,因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清正廉潔是一個政府工作人員應當做到的事情,只有做好日常工作讓組織放心,在工作中進行盡力讓群眾滿意,搞好內部團結大家齊心合力,才能實現清廉的要求。要狠抓不懈反腐倡廉的工作,嚴格執行領導人給予期望和要求,自覺接受監督,保持黨內的純潔性,做好廉潔從政的工作,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期望。
3.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當前油田企業反腐倡廉論文
一、我國油田企業開展反腐倡廉的積極意義
1.石油企業開展反腐倡廉有利于推進其自身廉潔文化體系建設
石油企業的廉潔文化建設有利于形成一套符合國家文化建設標準的文化體系,為各企業文化建設樹立標桿。石油企業的廉潔文化建設主要圍繞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展開文化塑造,堅持“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原則在企業內部營造高昂的反腐倡廉氣氛,在不影響企業石油開采、加工、利用等各個環節的工作的基礎上,推動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實與實施。在強調反腐倡廉的基礎上石油企業形成了廉政理念會,在會上加強了對各級黨員干部以及優秀員工的思想道德與價值觀念的培養,促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2.石油企業開展反腐倡廉有利于集聚企業的凝聚力
石油企業不斷強化反腐倡廉工作,加大了企業基層員工對企業的信任度,促使越來越多的員工投入到企業廉政工程的監督中去,促進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展開。石油企業員工的廉政監督有利于促使企業執政者在廉潔的氛圍中受到思想洗禮,促其在遵紀守法的基礎上為企業的發展做貢獻。嚴格的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實施最能調動基層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的長期發展集聚凝聚力。
3.石油企業開展反腐倡廉有利于維護基層職工的合法權益,和諧干群關系,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國企反腐倡廉建設論文
一、當前國企反腐倡廉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自身建設尚不完備。目前,在國有企業內部雖然普遍組建了相關的紀檢監察機構,但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緊張等問題較為普遍。并且,在國有企業內部還存在少數紀檢監察從業人員信仰不堅定、業務素質差,工作不規范的現象。
二、國有企業領導腐敗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
1.以權謀私、中飽私囊。部分國有企業領導人利用手中的職權,違法進行錢權交易,中飽私囊。個別領導人員私設小金庫,將國家的資產轉變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使國有企業成為自己謀取私利的工具,給國家和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2.揮霍浪費、腐化墮落。在國有企業內部,部分企業領導人員以組織經濟活動為由,大肆揮霍企業資產;還有些企業領導人員生活腐化,利用公款大吃大喝;還有部分領導人員以參觀考察的名義,挪用公款出國、出境旅游,甚至為了追求個人享受,利用各種手段,將企業資產變相轉變為個人資產。
3.任人唯親,形成關系網。部分領導人員無視黨的領導與企業廣大員工的意見,利用各種手段,將國有企業逐步變相轉變為“家族企業”。他們在人事任免方面,獨裁專斷,以親疏遠近關系與個人喜好作為干部任用標準,并以提拔人才為借口,將自己的親朋好友安插在各重要部門,再利用形成的關系網,違法進行錢權交易。
蘇區反腐倡廉論文
一、蘇區反腐倡廉工作的內容
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蘇區一系列廉政制度的基礎上的。而之所以要在蘇區推行反腐倡廉的工作,根據黃偉和鄭德榮的深入研究來看,與當時中央蘇區極度困難生存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回顧中央蘇區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中央蘇區成立初期,這些地處贛南、閩西偏遠山區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內物資極度匱乏,加上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反動勢力的經濟封鎖和瘋狂侵擾,各級蘇維埃政府和廣大軍民生活異常艱苦。面對這樣的艱苦環境,黨員干部必須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厲行節約,廉潔奉公。惟有如此,才能共克時艱,鞏固和發展蘇維埃革命事業。1故而,通過廉潔奉公的實際行動參與到鞏固和發展蘇維埃革命事業的建設當中,這就是中央蘇區大興反腐倡廉之風的精神動力。蘇區的廉政制度包括“黨內監督制度”、“政府內監督制度”和“統一會計制度”等三部分內容。2其中,黨內監督制度的實現是依托于“黨內監察委員會”這一特殊組織的運作管理實現的;政府內監督制度是依托于工農監察部和檢查突擊隊等組織和巡視員以及工農通訊員組成的監督網的運作管理實現的;統一會計制度是依靠細致規范的權責分離的財務管理制度實現的。三種監督,三種思想,三種做法取得了有效遏制貪污浪費等腐敗行為的一致效果。蘇區反腐倡廉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頒布嚴格的法律制度、鼓勵群眾舉報、號召黨員干部帶頭以及嚴辦貪腐案件等幾個方面。其中,積極發動群眾組建基層監督力量是蘇區反腐倡廉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陳克鑫和朱習文的研究指出,為了廣泛發動群眾監督,蘇區在工農群眾聚居的地區設有很多的控告箱,在蘇區的各級各類報紙刊物中,還開設有專門的《反貪污浪費》專欄,“專門披露那些貪污浪費案件,報道對有關人員的處理結果”。3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被主要分為了六個方面的內容。4第一,設立中央財政部,頒布實施財政管理的暫行條例,有計劃地檢查和整頓各級財政工作;第二,精簡機構,統一編制,每部只設1名部長(或副部長);第三,專門成立隸屬于蘇維埃人民委員會管轄的工農檢察機構,以及隸屬于黨委管轄的,由工人、雇農、貧農代表組成的監察委員會,具體落實和開展監管工作;第四,規定嚴格的管理制度,但凡包庇、隱瞞貪污腐敗罪行被發現的與貪污腐敗同罪論處,此舉相當有力地破壞了包庇縱容貪腐發生的管理環境;第五,利用一切報紙刊物宣傳反腐倡廉精神、公布反腐倡廉工作進度,增強民眾的監督力量;第六,嚴格落實“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
二、蘇區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
蘇區反腐鞏固了蘇維埃政權。從時間上看,中央蘇區建立于20世紀30年代。在這一時期,黨還處于新生階段,面對人民群眾對于黨的陌生和質疑,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給廣大人民群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以說,在蘇區所有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中央蘇區的反腐倡廉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中央蘇區和各革命根據地反腐倡廉建設的開展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對紅軍和根據地的擴大,有效地進行土地革命戰爭,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證作用。5更為重要的是,在各級政府官員的共同努力下,我黨在蘇區建設的初期,不僅成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還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良好效果。在中央蘇區時期,反腐倡廉的資料顯示,在1933年11月,當時的中央蘇區中央政府各部預算總額為12032元,翌年3月盡管增設了糧食部,但預算總額仍減到2831元,僅4個月就節省了9201元,約降低76%。6真正將“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培養成為我黨黨員干部的優良傳統。蘇區反腐塑造了蘇區精神。當年蘇區人民廣為傳唱的山歌“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穿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生動反映了蘇區干部“求真務實、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7為我黨在中央蘇區贏的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恰恰是黨在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帶給了廣大人民群眾巨大的心理沖擊,讓當時見慣了官場腐敗的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也切實地感受到了我黨堅決打擊腐敗堅決為人民服務的決心和力量。為了表達對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支持,很多蘇區的鄉親將倡導反腐倡廉的蘇區精神編寫進了山歌、民謠當中,使得蘇區精神在田間地頭和人民群眾之間廣為傳頌。蘇區反腐積累了黨建的保貴經驗。我國學者李興建在總結中央蘇區時期我黨以民主監督推動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經驗時提出,服從和服務于革命戰爭的需要、真正地貫徹群眾路線、黨的領導始終起著核心作用等就是我黨在蘇區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十分寶貴的成功經驗。8黨在蘇區管理中推廣的干部作風,其核心是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模范帶頭、清正廉潔”9的立黨宗旨。在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很好地證明了黨的立黨宗旨的正確性,為日后我黨群眾工作路線的確認以及黨的發展建設積累了寶貴的成功經驗。蘇區反腐保證了黨的先進性。黨在蘇區時期開展的反腐倡廉實踐為黨在根據地贏得了人民群眾廣泛的支持和認可,為如何防止黨的腐化變質、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積累了非常寶貴的成功經驗。深入研究蘇區時期“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成功經驗,10能科學提高黨的思想道德教育對黨員干部的教育效果,能科學提升黨的制度對黨員干部工作作風的約束力,有效加強黨員干部對堅持將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建設的需要的認識,對于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堅持貫徹群眾路線,堅持黨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蘇區反腐倡廉工作的經驗與啟示
蘇區反腐倡廉工作對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帶來的經驗與啟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依托群眾的信任。同志在建設中央蘇區時產生的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執政開始的客觀條件下展開的廉政建設的產物,11而同志在這一時期總結出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核心經驗就是必須依托于對群眾的信任。“依托于群眾的支持,在蘇區扎實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是黨在蘇區經濟建設成功的寶貴成功經驗”。黨在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相當明顯的效果,對鞏固黨在蘇區的執政地位,提升黨在群眾當中的公信力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12加強黨內外監督。黨在蘇區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時制定的黨內外監督制度與政府內外監督制度,取得實效,鞏固了蘇維埃政權。從我國執政黨管理的成功經驗出發,針對當前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反腐倡廉形勢仍然嚴峻的社會現實,加強黨內外監督并對當前政府制定的相關監督制度加以完善,這樣才能切實有效推進反離休干部的有效性。依靠制度反腐。深入學習黨在蘇區時期制定的反腐倡廉制度的成功經驗,能夠科學地提高當前我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能夠激發我黨現役黨員干部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覺性,繼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促進黨員積極主動參與到黨的反腐倡廉工作當中。在中央蘇區時期,黨中央曾經為了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為了確保所頒布的政令、條例、訓令在基層得到正確實施和順利完成,曾經分別在黨和政府的各級機關組織建立了科學的巡視制度。“這一制度對加強蘇區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挖掘和研究中央蘇區時期巡視制度,對當前開展的巡視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13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把反腐倡廉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之中;堅持反腐倡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和發揮人民主體作用統一起來;健全廉政立法體系,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的法制化水平。
反腐倡廉制度研究論文
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這是黨中央在深刻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提出的反腐倡廉的重要戰略思想。制度建設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重要保證。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制度在預防腐敗中的重要作用。
一、牢固樹立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的理念
制度建設是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無論是通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來預防腐敗,還是依靠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預防腐敗,制度建設都關系全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致力于制度創新和制度建設,形成了一整套以黨章為核心的黨的制度法規體系,為從嚴治黨、預防和懲治腐敗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為防治腐敗奠定了良好的體制基礎。但是,制度不健全、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仍然存在,腐敗現象還有滋生蔓延的可乘之機。我們必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抓緊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堵塞體制機制上的漏洞,更有效地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
要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核心與重要載體,緊緊圍繞加強教育、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強化監督、創新體制來建立健全制度,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監督的規范性和約束力。要找準制度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針對違紀違法行為易發多發的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做到治標與治本、懲治與預防兩手抓、兩手硬,形成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整體效能。
二、制度建設要注重研究新情況新問題
制度建設既要總結經驗、堅持已有的好做法,更要注重研究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索新思路、新辦法,及時制定和完善有關制度,增強主動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國家審計反腐倡廉論文
一、國家審計在反腐倡廉中的定位
(一)通過國家審計正常開展揭露腐敗
審計能夠對在經濟過程中的違法違紀的風險和問題著重予以關注,發揮審計免疫系統的揭示功能,主要體現在: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能夠客觀公正地反映問題、揭露重大違法違紀案件;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是國家審計的根本目的,從而更容易發現國有資產流失情況,從而揭示腐敗行為;國家審計涉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方面,這些領域項目多、涉及資金量大,也是腐敗的高發區域;國家審計涉及的層次也在逐步提高,2014年經濟責任審計細則的出臺,就為審計反腐提供了一個更高的平臺,對“領導腐敗”也起到了良好的制約作用。審計始終把發現重大違法違紀線索作為實際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審計署移送案件2300多件,挽回經濟損失2400多億元,在反腐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運用國家審計結果完善機制抵御腐敗
“審計風暴”曾讓民眾對審計的懲治腐敗的功能寄予厚望,但隨后,卻出現了屢審屢犯、屢犯屢審,其根源就在于體制的弊端沒有根本消除。在國家管理過程中,一個合理、完善的制度是抵御腐敗的重要防線。如果只是單純依靠查處腐敗行為、處理腐敗分子,對反腐工作的推動力是遠遠不夠的。審計“免疫系統”理論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查出問題、發現問題,還要結合實際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揭露體制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完善體制機制。2013年,審計推動建立健全制度3800多項,從而有效地促進制度和機制的完善,構筑起一條抵御腐敗的堅實防線。
(三)通過國家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廉潔自律促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