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區反腐倡廉論文
時間:2022-12-19 03:42:08
導語:蘇區反腐倡廉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蘇區一系列廉政制度的基礎上的。而之所以要在蘇區推行反腐倡廉的工作,根據黃偉和鄭德榮的深入研究來看,與當時中央蘇區極度困難生存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回顧中央蘇區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中央蘇區成立初期,這些地處贛南、閩西偏遠山區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內物資極度匱乏,加上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反動勢力的經濟封鎖和瘋狂侵擾,各級蘇維埃政府和廣大軍民生活異常艱苦。面對這樣的艱苦環境,黨員干部必須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厲行節約,廉潔奉公。惟有如此,才能共克時艱,鞏固和發展蘇維埃革命事業。1故而,通過廉潔奉公的實際行動參與到鞏固和發展蘇維埃革命事業的建設當中,這就是中央蘇區大興反腐倡廉之風的精神動力。蘇區的廉政制度包括“黨內監督制度”、“政府內監督制度”和“統一會計制度”等三部分內容。2其中,黨內監督制度的實現是依托于“黨內監察委員會”這一特殊組織的運作管理實現的;政府內監督制度是依托于工農監察部和檢查突擊隊等組織和巡視員以及工農通訊員組成的監督網的運作管理實現的;統一會計制度是依靠細致規范的權責分離的財務管理制度實現的。三種監督,三種思想,三種做法取得了有效遏制貪污浪費等腐敗行為的一致效果。蘇區反腐倡廉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頒布嚴格的法律制度、鼓勵群眾舉報、號召黨員干部帶頭以及嚴辦貪腐案件等幾個方面。其中,積極發動群眾組建基層監督力量是蘇區反腐倡廉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陳克鑫和朱習文的研究指出,為了廣泛發動群眾監督,蘇區在工農群眾聚居的地區設有很多的控告箱,在蘇區的各級各類報紙刊物中,還開設有專門的《反貪污浪費》專欄,“專門披露那些貪污浪費案件,報道對有關人員的處理結果”。3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被主要分為了六個方面的內容。4第一,設立中央財政部,頒布實施財政管理的暫行條例,有計劃地檢查和整頓各級財政工作;第二,精簡機構,統一編制,每部只設1名部長(或副部長);第三,專門成立隸屬于蘇維埃人民委員會管轄的工農檢察機構,以及隸屬于黨委管轄的,由工人、雇農、貧農代表組成的監察委員會,具體落實和開展監管工作;第四,規定嚴格的管理制度,但凡包庇、隱瞞貪污腐敗罪行被發現的與貪污腐敗同罪論處,此舉相當有力地破壞了包庇縱容貪腐發生的管理環境;第五,利用一切報紙刊物宣傳反腐倡廉精神、公布反腐倡廉工作進度,增強民眾的監督力量;第六,嚴格落實“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
二、蘇區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
蘇區反腐鞏固了蘇維埃政權。從時間上看,中央蘇區建立于20世紀30年代。在這一時期,黨還處于新生階段,面對人民群眾對于黨的陌生和質疑,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給廣大人民群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以說,在蘇區所有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中央蘇區的反腐倡廉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中央蘇區和各革命根據地反腐倡廉建設的開展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對紅軍和根據地的擴大,有效地進行土地革命戰爭,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證作用。5更為重要的是,在各級政府官員的共同努力下,我黨在蘇區建設的初期,不僅成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還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良好效果。在中央蘇區時期,反腐倡廉的資料顯示,在1933年11月,當時的中央蘇區中央政府各部預算總額為12032元,翌年3月盡管增設了糧食部,但預算總額仍減到2831元,僅4個月就節省了9201元,約降低76%。6真正將“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培養成為我黨黨員干部的優良傳統。蘇區反腐塑造了蘇區精神。當年蘇區人民廣為傳唱的山歌“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穿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生動反映了蘇區干部“求真務實、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7為我黨在中央蘇區贏的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恰恰是黨在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帶給了廣大人民群眾巨大的心理沖擊,讓當時見慣了官場腐敗的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也切實地感受到了我黨堅決打擊腐敗堅決為人民服務的決心和力量。為了表達對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支持,很多蘇區的鄉親將倡導反腐倡廉的蘇區精神編寫進了山歌、民謠當中,使得蘇區精神在田間地頭和人民群眾之間廣為傳頌。蘇區反腐積累了黨建的保貴經驗。我國學者李興建在總結中央蘇區時期我黨以民主監督推動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經驗時提出,服從和服務于革命戰爭的需要、真正地貫徹群眾路線、黨的領導始終起著核心作用等就是我黨在蘇區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十分寶貴的成功經驗。8黨在蘇區管理中推廣的干部作風,其核心是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模范帶頭、清正廉潔”9的立黨宗旨。在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很好地證明了黨的立黨宗旨的正確性,為日后我黨群眾工作路線的確認以及黨的發展建設積累了寶貴的成功經驗。蘇區反腐保證了黨的先進性。黨在蘇區時期開展的反腐倡廉實踐為黨在根據地贏得了人民群眾廣泛的支持和認可,為如何防止黨的腐化變質、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積累了非常寶貴的成功經驗。深入研究蘇區時期“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成功經驗,10能科學提高黨的思想道德教育對黨員干部的教育效果,能科學提升黨的制度對黨員干部工作作風的約束力,有效加強黨員干部對堅持將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建設的需要的認識,對于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堅持貫徹群眾路線,堅持黨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蘇區反腐倡廉工作的經驗與啟示
蘇區反腐倡廉工作對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帶來的經驗與啟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依托群眾的信任。同志在建設中央蘇區時產生的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執政開始的客觀條件下展開的廉政建設的產物,11而同志在這一時期總結出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核心經驗就是必須依托于對群眾的信任。“依托于群眾的支持,在蘇區扎實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是黨在蘇區經濟建設成功的寶貴成功經驗”。黨在蘇區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相當明顯的效果,對鞏固黨在蘇區的執政地位,提升黨在群眾當中的公信力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12加強黨內外監督。黨在蘇區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時制定的黨內外監督制度與政府內外監督制度,取得實效,鞏固了蘇維埃政權。從我國執政黨管理的成功經驗出發,針對當前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反腐倡廉形勢仍然嚴峻的社會現實,加強黨內外監督并對當前政府制定的相關監督制度加以完善,這樣才能切實有效推進反離休干部的有效性。依靠制度反腐。深入學習黨在蘇區時期制定的反腐倡廉制度的成功經驗,能夠科學地提高當前我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能夠激發我黨現役黨員干部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覺性,繼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促進黨員積極主動參與到黨的反腐倡廉工作當中。在中央蘇區時期,黨中央曾經為了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為了確保所頒布的政令、條例、訓令在基層得到正確實施和順利完成,曾經分別在黨和政府的各級機關組織建立了科學的巡視制度。“這一制度對加強蘇區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挖掘和研究中央蘇區時期巡視制度,對當前開展的巡視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13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把反腐倡廉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之中;堅持反腐倡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和發揮人民主體作用統一起來;健全廉政立法體系,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的法制化水平。
作者:許丹陳華平單位:江西理工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