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反腐倡廉及廉潔文化建設
時間:2022-08-16 04:21:20
導語:強化反腐倡廉及廉潔文化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背景
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00多萬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超過100萬人;200多名中管干部落馬。“天網”行動累計從7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2400多人,追贓金額超過85億元。2016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接受信訪舉報253.8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73.4萬件,談話函詢14.1萬件次,立案41.3萬件,處分41.5萬人(其中黨紀處分34.7萬人)。處分省部級干部76人、廳局級干部2700余人、縣處級干部1.8萬人、鄉科級干部6.1萬人、一般干部7.6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25.6萬人。2016年1至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談話函詢數量大幅上升,達11.1萬件次,比2015年同期增長205.8%。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的人數不斷增長,僅2016年上半年就有2.9萬人,是2015年全年人數的五倍多。
2問題的提出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同時,第一次提出“加大廉政文化建設”。2017年1月6日,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在京開幕。在講話中稱“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目前“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這些充分表明我黨對黨風廉政建設的高度肯定,同時也對新時期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反腐倡廉問題研究的學者眾多,大多數人認為,之所以會出現的越來越多的貪污腐敗者,歸根到底是因為對其權力的制約有待加強、懲戒的力度有待提高。不可否認,這些確實是會造成腐敗的原因,但是只是從制度上嚴加管理和懲戒還遠遠不夠,腐敗這種看似“正常”的行為,其實是權力的行使主體受到了扭曲的價值觀的錯誤引導。所以,如果沒有先進的廉潔文化作引導,當權力行使主體面對某些新的思維方式時,就會變得不知所措,進而加大腐敗的可能性。例如:某些人通過不正當競爭和手段謀取利益、有權就有錢的錯誤思想、僥幸心理的引導等。因此,本文將從中華傳統廉潔文化角度出發,通過對廉潔文化的全面、正確認識,引導、幫助權力行使主體加強和重塑正確的價值觀,從而起到加強反腐倡廉工作的作用。
3廉潔文化
所謂廉潔文化是指關于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稱。具體來說,包括勤儉為寶、驕奢為戒;兼聽則明、虛心納諫。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以崇尚廉潔、奉行廉潔為核心的理論、制度和實踐的廉潔文化。“廉潔”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晚期詩人屈原的《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末沫”,釋義為:我年幼時就秉賦清廉的德行,獻身于道義而絲毫不會減少;后人王逸注“廉潔”為“不受曰廉,不污曰潔”;東漢的《羊續懸魚》、劉寵《一錢太守》、北宋年間包拯《誡廉家訓》等故事均是中華廉潔文化的有力證明。范仲淹30年坎坷起落,仍然堅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志,于謙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志向,穿著樸素,總是將衣服補了又補,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孔繁森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臨終前身上只有8元6角……這一切,不禁使人由衷地感嘆,這就是是我們當今社會需要推崇的一種精神。有了這種精神的影響和鼓舞,才能不畏強權,廉以律己,并積極與腐敗現象做斗爭,這些光輝的事跡,千百年來為民間廣泛傳頌,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經驗,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核心價值理念。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認識廉潔文化,本文將從社會價值文化和政治理論文化兩個角度進一步說明。就社會價值文化而言,是一種從個人價值文化向社會價值文化提升的過程,具體表現在:只有實現了“正心、修身、齊家”的個人價值目標,才能更好地追求“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想。儒家思想也強調“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克己奉公,嚴格要求和提升自己,當廉潔文化成為大家認同、遵守、追求的規范時,它就成為大家爭相奉行的道德標尺,那么,廉潔文化就上升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社會價值文化。就政治理論文化而言,它貫穿于社會發展形態的始終。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對官吏都有“廉潔”要求,用以約束官吏行為、評判官吏德行政績的價值標準,不然,政權必將走向衰敗,即“廉者,政之本也。”首先要求為官者要廉以律己,《禮記•樂記》中提到:“廉以立志”;《薛文清公從政錄》中提出為官要“廉以律己”等。其次要求為官者要廉潔奉公,《西山政訓》中提到:“凡名士大夫者,萬分廉潔,止是小善一點,貪污便為大惡不廉之吏,如蒙不潔,雖有他美,莫能自贖。”最后以為官者能否為人民帶來財富衡量其廉潔程度,“廉者必使民儉以豐財;才者必使民勤以厚利。”《中國共產黨章程》中也明確規定對貪污腐敗者將開除黨籍;1932年到1934年中共開展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反腐倡廉運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領導者均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
4廉潔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應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的今天,貪污腐敗現象不斷增多,而廉潔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體系,在抵制腐敗觀念、遏制貪污腐敗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用廉潔文化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引導權力行使主體樹立牢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真正做到自尊自愛、廉于律己。
4.1培養廉潔觀念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說:如果以強權手段來管理一個國家,以壓服的方式使其子民隨順,采用強硬的刑罰來約束,使之達到所謂的“安分守己”,不過讓人隱藏了一顆不知羞恥的心。如果用高尚的道德感化民眾,用禮儀規范言行,那么民眾不僅會產生羞恥感,還能實現自我約束。特別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公職人員,要清楚認識到其權力是民眾所賦予,行使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樹立根深蒂固的公仆意識,秉承“民本”思想,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利為民所系。”由于市場經濟產生的功利主義思想越來越多地支配著人們的價值選擇,因此,倡導廉潔文化建設,不但可以遏制貪污腐敗觀念與行為的發生,同時還可以減緩消極的腐朽文化對人們思想的侵蝕,從而培養廉潔觀念、確立廉潔的社會價值評判標準,對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有著積極的作用。充分調動各方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協作,統一安排、統一部署、統一落實;加深各部門對其職能的全面、深刻理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各司其職。
4.2營造社會廉潔氛圍
一個社會的廉潔氛圍直接決定了該社會的文明程度,甚至影響了民眾感知的幸福度,因此營造良好的社會廉潔氛圍勢在必行。廉潔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應積極發揮其在思想方面的引導作用,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文化理念和氛圍,要使廉潔文化觀念深入人心,必須充分利用大眾傳媒、期刊雜志等渠道播報和宣傳傳遞正能量的影視作品、廉政勤政的典型事件,從而樹立全社會“廉榮腐恥”的廉潔意識,形成以“廉榮貪恥”為主流的社會環境。
4.3運用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中華民族對于開展廉政的活動可謂豐富多彩,例如:利用公共設施,在公園、長廊等地方制作公益廣告;利用LED屏、水杯、臺歷等宣傳廉潔思想;拍攝宣傳片、開設專題討論、舉辦文化月系列活動等。同時,也應該讓廉潔文化走進課堂,在走廊、大廳等地方張貼名人名言,開展以廉潔文化為核心的故事會、辯論會等,利用黑板報、橫幅等大力宣傳廉潔文化思想,從小樹立廉潔廉政意識,培養是非觀念,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將廉潔文化引入網絡,通過電子信息傳播加快對廉潔文化思想的宣傳,加大對該思想傳播的范圍,除此之外,榜樣也是宣傳廉潔思想的重要途徑。對先進典型的人物要加大宣傳,例如孔孟圣賢、近現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等,在全社會形成向榜樣學習廉潔的優秀社會風氣;對那些腐敗分子要加大懲戒力度,加強威懾力,這樣才能有效遏制不良之風,為推進黨風建設和反腐工作奠定基礎。綜上所述,在反腐倡廉建設中,不能簡單地只通過對權力的制約和懲罰這樣的方式來實現,更重要的是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將廉政勤政“內化于心”,從根本上指導自己的行為,并進一步推動清正廉潔社會風氣的樹立。
作者:王俊婷 付粉玲 余婧 單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行政與公共管理系
參考文獻:
[1]鳳凰資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EB/OL].news.ifeng.com/a/20150313/43330952_0.shtml,2015-01-14.
[2]丁大同.中國倫理學史上的廉潔范疇[J].中國史研究動態,1988(3):16.
[3]網易新聞.中紀委七次會議今召開將對全面從嚴治黨做出新部署[EB/OL].news.sina.com.cn/sf/news/2017-01-06/doc-ifxzkfuk2434878.shtml,2017-01-06.
[4]陳海英,王新文,竇星辰.略論中華傳統廉政文化建設經驗及其現實啟示[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63-67.
[5]王昭.社會文化視角下的廉潔文化建設初探[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3):24-26.
[6]羅雪萍.中華傳統廉潔文化與新時期反腐倡廉制度之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10(28):50-52.
[7]李抒望.反腐必須加強廉政文化建設[J].寶雞社會科學,2003(3):31-33.
精品范文
10強化作風紀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