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文關懷思想引入黨內生活

時間:2022-10-17 09:14:00

導語:將人文關懷思想引入黨內生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將人文關懷思想引入黨內生活

[摘要]“黨員關懷”,就是將“人文關懷思想引入黨內生活,通過各級黨組織關懷黨員、黨員間相互關懷等措施,對全體黨員進行真情關懷服務。宜昌市點軍區的實踐表明,“黨員關懷”對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黨員關懷;實現路徑;探索與思考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如何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通過更多地關愛黨員,激發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調動黨員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黨的活力,促進黨內和諧,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是一個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結合宜昌市點軍區在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推行“黨員關懷”工程的成功實踐,筆者就這個問題談談個人的認識。

一、“黨員關懷”:時代催生的嶄新課題

所謂“黨員關懷”,就是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將“人文關懷”思想引入黨內生活,尊重黨員應有的權益和需要,通過各級黨組織關懷黨員、黨組織內黨員間相互關懷等措施,對全體黨員進行真情關懷服務,使黨員充分感受黨組織的溫暖,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永葆黨的先進性。

“黨員關懷”是在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根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意見,認真分析當前黨建工作實際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實踐證明,“黨員關懷”對新時期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一,“黨員關懷”是保持和發揮黨的先進性的重要前提。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教育始終是基礎性、根本性的手段。但是,不能把保持黨的先進性僅僅寄托在黨員的高度思想自覺上。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和利益主體的多元化,黨員的利益需求也在向多樣化發展。如果我們黨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到黨內,不能在科學協調社會各方面利益關系的同時關注黨員的權益問題,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其積極性和先鋒模范作用,就會影響黨的先進性。

第二,“黨員關懷”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從基層現狀看,黨員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很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把“黨員奉獻社會、誰來關懷黨員”的問題提上日程,就成為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第三,“黨員關懷”是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途徑。目前,合村并組、村組干部的大幅減少和村黨組織集中活動的減少,使農村黨員與黨組織的緊密型聯系越來越演變成松散型關系;隨著社會組織形式、就業方式等變化,流動黨員增多,黨員“政治人”的責任越來越難以履行。要切實解決好上述問題,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牢固樹立“黨員關懷”意識,通過黨內幫扶體現黨組織這個“黨員之家”的溫暖,增強黨員的榮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把各級黨組織建成團結凝聚黨員的堅強戰斗堡壘,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第四,“黨員關懷”是提高黨的形象和對群眾的吸引力的有效措施。通過黨組織內部充滿溫暖和活力的自身建設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可以有效地增強黨在廣大群眾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從而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通過“黨員關懷”進一步樹立黨的光輝形象,讓群眾看到黨內生活的人性化、人情味,從而更加積極地向黨組織靠攏,是我們應該采取的重要舉措。

二、方式和路徑:如何實現“黨員關懷”

第一,搭建服務平臺,探索服務凝聚黨員的載體形式。點軍區實施“黨員關懷”的基本載體是推行“一站三卡”管理服務模式。“一站”就是建立“黨員服務站”。針對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薄弱、服務功能不強、對黨員吸引力不夠的實際,我們積極籌資新建和改擴建村級陣地,完善了電教室、會議室、活動室、圖書室、健身室、黨員熱線電話等設施,建立“黨員服務站”135個,并全天候對黨員開放,成為黨員學習的場所、活動的場所、尋求救助的場所、反映問題傾訴衷腸的場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黨員之家”。“三卡”,就是把全區所有黨員按常駐黨員、流動黨員、特殊黨員三類進行分類管理服務,層層建立了常駐黨員管理卡、流動黨員聯系卡、特殊黨員關懷卡“三卡”臺賬,并為每名流動黨員和特殊黨員確定了至少一名有幫扶能力的黨員作為聯系關懷人,由黨組織和結對聯系人共同對黨員進行關懷服務。

第二,創新方式方法,探索適應全方位需求的關懷措施。點軍區根據黨員的實際需求,采取六大措施對黨員實施“立體化關懷”:一是親情關懷;二是思想引導;三是權利保障;四是扶智扶路;五是多辦實事;六是扶危濟困。六大措施體現了全方位的“黨員關懷”,從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精神上引導、感情上慰藉、發展上幫助黨員,受到黨員的熱烈歡迎。

第三,完善制度網絡,探索有保障聯動式的工作機制。重點是建立三大機制:一是建立關懷網絡機制。全區“黨員關懷”工程堅持區委統一組織領導,搞好統籌協調,調動各方力量,形成了黨組織關懷、黨員結對關懷、社會力量關懷的關懷網絡。二是建立工作運行機制。點軍區各級黨組織制定完善了黨員學習制度、組織生活制度、黨員管理監督制度、民主科學決策制度、黨員聯系幫扶制度等“黨員關懷”的制度措施;落實了“黨員關懷”責任機制、定期活動機制、組織協調機制、活動保障機制、工作考評機制等;全面建立了“黨員關懷”檔案,制定了關懷工作總體方案和對每個流動黨員、特殊黨員的關懷方案,開展了經常性的“黨員關懷”活動。三是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為推進“黨員關懷”工程提供資金保證。

三、探索與思考:“黨員關懷”的推進和深化

“黨員關懷”工程在點軍區產生了極好效果,引起了全區上下的強烈反響。“黨員關懷”如何推進和深化?結合全區的實踐,筆者認為要強調如下幾點:

第一,必須使黨內關懷經常化,回答好“黨員奉獻社會,誰來關懷黨員”的問題。筆者提出“黨員關懷”概念并在全區推行“黨員關懷”工程,這是我們在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面對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的大膽探索,是黨建工作理念和內容的創新,直接目的是為了從理論和實踐上為“黨員關懷”破題,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奠基。直面“黨員奉獻社會、誰來關懷黨員”的問題,使黨內關懷正常化并形成長效機制,必將為構建和諧的黨內關系和和諧的基層黨組織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必須把“黨員關懷”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創造性地探索和落實。就“黨員關懷”的基本力量來說,應是上級黨組織及其黨員關懷下級黨組織及其黨員、同一黨組織關懷組織內的黨員、同一組織內黨員間相互關懷、社會各界志愿關懷;就關懷的內容和措施來說,應樹立“大關懷”觀念,使關懷內容由物質關懷向親情關懷、政治關懷、思想關懷、精神關懷、發展關懷延伸,關懷方式由扶貧幫困一種方式向全方位關懷轉變;就落實和保障措施來說,各級黨組織應全面了解黨員的實際情況和愿望需求,建立服務黨員的平臺,探索切合實際的載體形式,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關懷措施。

第三,必須把握“黨員關懷”的正確導向,把效果最終體現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促進發展上。“黨員關懷”不能為關懷而關懷,其意義不能僅僅停留在給黨員獻愛心上,更要通過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更好地促進各項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也只有促進了發展,才能為更好地關懷黨員創造條件。

第四,必須處理好“黨員關懷”和服務群眾的關系,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形成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長效機制。強化“黨員關懷”和我們一直開展的關心群眾的各項工作不僅不矛盾,而且是更好地服務群眾的力量源泉和基本保證。應努力抓好“黨員關懷”和服務群眾兩方面的工作,使二者有機結合、互相促進,形成“群眾有難黨員幫,黨員有難黨組織幫”的工作格局,促進黨內團結和諧和黨群之間的團結和諧,形成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