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究
時間:2022-10-22 03:02:59
導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人的再認識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起點是人,其理論使命和理論歸宿也是人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對人的問題的研究從來沒有離開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舞臺。我國在長期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發展過程中,也充分的認識到對人的重視的重要意義,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我國,對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具有創新性和理論價值的人學著作卻較少。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袁貴仁所著的《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這本書中,作者創新性的提出了人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問題,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唯物史觀的必然。這一觀點確立了人學理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這一論斷仍然需要對人學理論的體系進行架構和完善。人學理論能夠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主要內容,以及人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關系問題仍然需要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人的問題的認識,特別是當代社會發展中的現代性的人的重新認識問題是我們在當前社會條件下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維度。“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馬克思社會發展觀的最終價值訴求,也是社會發展的主題與實質。”在人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關系中,黃克劍教授指出:馬克思理論視域下的人是通過與物的關系的范疇表現出來的,是反映世界和改變世界的爭論。王友洛研究員2010年發表于《學習論壇》的文章更是把人學理論比喻為“普照的光”,他從兩個層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從價值的角度認為人的發展是馬克思理論追求的終極理想,所以人學理論必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核;其次,從科學層面,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是群眾,因此研究群眾本身的人學理論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本質是一致的。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人學研究的新進展是從發展著的社會的角度來探討人的問題。通過對社會中的人的研究來促進理論中的人學體系的演進和發展。因此,社會中的人成為研究人學理論的落腳點。研究人本身,也必然要從以財產關系為主體的社會關系中進行剖析。脫離了社會關系,特別是私有財產關系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是脫離社會和非現實的人。社會中的人是以勞動的形式而存在的人,他們與社會勞動、社會分工、社會交換以及社會生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必須在這些關系中把握社會中的人的本質屬性,進而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人的再認識。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
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和吸收是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目的,只有這一理論同我國的社會發展與建設相結合,才能形成有助于自身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發展正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與中國社會發展相結合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隨著中國的偉大實踐而自我發展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當前理論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閻樹群教授發表的論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多維意蘊》中從多重角度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意義。他提出要從表現形態方面,從具體內容方面和歷史地位方面多維的看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整體與局部的結合以及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在界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可以說,從多維視角對馬克思主義與我國當代社會發展問題的探索和研究是很有意義的,這對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義。這方面的文獻還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周新城發表于《鄧小平理論研究》的論文《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無法完全解決中國問題說起》、王學兵的《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雙重認同》、黃凱鋒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播、變遷、內化、共生》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的重要陣地還表現為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與中國社會發展的一致性上面,也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術成果反映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脈絡,是中國社會發展建設的理論寫實,同時又為中國的建設事業提供了理論的支撐,為解決好我國發展建設中的問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中國現代化即實踐創新,需要破除對某些現代化模式的崇拜,賦予現代化以新的靈魂和格調。”這方面的文獻主要體現了上述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勒書軍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現代化后發展難題的破解》、馬鐵鍵的《試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在統一性》等。在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許多學者從這一過程本身發展來論述馬克思主義理論,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有徐光壽的《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的起點——兼論判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肇始的標準》、李德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足跡》等。
這些學術成果分別總不同階段以及不同的歷史時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進行了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視角是多方面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看闡述一種理論的本土化過程。方法論是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問題也是近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問題的熱點,這其中主要有學者們所總結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做形成的關于我國發展建設的理論。這些理論成果較多,主要有同志的民族解放與發展建設思想、鄧小平同志關于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理論、同志在新時期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同志在深化我國社會發展階段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正如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所指出的那樣:我國改革開放的是就是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同我國發展實踐相結合所形成了最為豐碩的理論成果,這一理論成果就是實踐唯物主義。孫正聿教授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要以理論方式面向現實,進而探索和回答時代課題。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時代的精華,是指導當前社會發展的科學的理論體系。然而,目前的文獻還是從理論到理論的解讀方式,以及在研究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方法體系構建,使得很多研究偏離問題的本質屬性。
作者:孟笑曼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 上一篇:政務中心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總結
- 下一篇: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