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形勢政治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1 03:15:00
導語:世界形勢政治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了中國形勢與政治后,對中國面臨的環境又多了一些了解,總的來說,還是那句老話,機遇與挑戰共存,在當前的相對穩定的世界大環境下,雖然有很多的事在影響中國的發展,但是,宏觀上來說,基本狀況還是沒有本質上的變化.今天的中國仍然是具有一定社會主義色彩的國家,這使得我們在當今由西方資本主義大國主導的世界上處于相對孤立的位置;中國同時又是一個發展中的后起工業化國家,我們的國家根本利益在于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的全面復興(不是全部任務,而是基本任務)這個戰略目標就決定了我們的國家利益與西方大國意欲主宰世界的戰略圖謀存在著根本對立。對于這一點,經過市場經濟幾百年洗禮的西方人就比我們一些把未來看成玫瑰色蛋糕的新潮精英要冷峻得多了。
世界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廣泛的全球性挑戰。說其深刻是因為目前全球的主導性文明的根本價值觀、思維方式正面臨著一場根本性的危機;說其廣泛,是因為在全球化的今天,沒有哪個國家、民族能夠置身于這種大變動之外,由于國際形勢日趨緊張,中國與西方大國根本矛盾的日益明顯、尖銳,中國過去二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國際環境條件正日益惡化,甚或不復存在。而且,技術的發展已使得這種沖突越來越具有徹底毀滅性,越來越難于被隔離。
美國在當今世界的形勢政治中不可不提的,也是有著巨大影響的國家之一,有于他在政治上的獨特和霸權性質,所以有無論怎樣都對世界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美國借反恐名義,進一步強化其對外政策,國際關系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美國的對外戰略由“先發制人”取代“遏制與威懾”,使國際安全領域增添新的變數。伊拉克成為美國第二階段反恐目標,通過武力手段推翻伊拉克現政府成為布什政府的既定政策和主要選擇。在我們的世界大環境里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繼續曲折發展,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推進,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際形勢中的不穩定因素突出,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已對國際和地區安全構成現實威脅,謀求單邊主義和單極世界的傾向重新抬頭,巴以沖突等地區熱點問題久拖不決。多邊安全對話與合作日趨活躍,區域合作方興未艾。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日益突出,全球經濟仍未全面復蘇。總體看來,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沒有改變。9.11事件為改善大國關系提供了良好契機,反恐合作成為大國之間新的利益交匯點。中美關系在曲折中平穩發展,兩國在反恐、經貿、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新進展。
假如美國顛覆并占領朝鮮,將改變東北亞安全形勢。中國將喪失400千米安全縱深,美、日聯盟的軍事力量就一直會推進到鴨綠江。屆時,中國不但需要在整個鴨綠江沿線重新布防大量精銳部隊,而且隨著每次美軍演習,中國都需要采取應對措施(現在這一壓力由朝鮮承擔著)。如果美軍在朝鮮北方建立軍事基地,北京安全就會受到嚴重威脅,喪失了防御縱深以后,對空襲的預警時間就大大縮短了。東北地區的安全形勢就倒退回20世紀70年代中蘇對抗的時代了。如果大量戰爭難民涌入東北地區,不但是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對社會治安、就業問題也造成壓力。敵對勢力的滲透會破壞東北朝鮮族自治地區的穩定。事實上,近10年以來,一直有韓國的敵對勢力向延邊州滲透,多次發生的北朝鮮難民沖擊外國使領館事件就與韓國地下教會有關。歷史經驗證明,凡有外國勢力滲透的地區,原先和睦相處的各民族之間矛盾就可能激化,并被外國勢力所利用。在中國北部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統一臺灣就成了一句空話。美國除了臺灣海峽之外,又多了一條牽制中國的北方戰線。綜上所述:中國必須維護朝鮮半島的安全和穩定。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奉行著積極防御軍事戰略,積極防御又叫攻勢防御或決戰防御。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中國獲得了50年的和平。在處理朝鮮問題時,我們同樣應采取一貫的積極防御戰略。和50年前相比,中國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擁有了三位一體的核力量。因此,只要中國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把財力物力轉化為戰斗力,就完全有可能恢復朝鮮半島的軍事平衡。
臺灣是當前中國的最根本問題,也是很艱巨的問題,但是對于臺灣問題來說,我們已經有很多經驗和討論,在此我就不做繁復的說明了.新當選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上任對兩岸關系的改善有了很好的開始。總之,在這樣一個大環境里,中國的根本目標是民族的全面復興,并且不論道路是多么的艱難,我們都將為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