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7 04:39:00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分析論文

摘要: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其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的關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做出新的角色定位。一名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是學科教師、人生導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三者的高度統一,文章對此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角色定位

提高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關鍵是教師。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其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關鍵是在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在深化教改的熱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做出新的角色定位。作為高校一名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是學科教師、人生導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三者的高度統一。正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只要做到了三者的有機結合,因勢利導,學生就一定能“親其師”、“信其道”,從而達到“敬而受教”的境地。

一、必須具有深厚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全面系統地把握學科知識點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為學科教師,要精通業務、興趣廣泛、知識淵博、思維敏捷,要根據學科特點把握教學規律,深入研究相關理論問題,全面認識和了解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逐步形成適合自己語言特點的教學風格,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精神文明的傳播者,要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在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問題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但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和較量是長期的、復雜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步深入和信息通訊技術及互聯網的普及,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由遠距離變成了零距離。同時,由于受國際風云變幻和復雜政治氣候的影響,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雜音”、“噪音”也時有出現,難免會給大學生健康成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所選事例要健康向上,要有充分的說服力、感染力,要牢記思想政治課的歷史使命和宗旨。

(二)熟讀原著,努力提高馬列主義理論水平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理論性很強的學科,要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認識理解問題的能力,就必須熟讀馬列主義主要經典著作,特別是要結合中國近現代革命和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實際,深入學習《選集》、《鄧小平文選》、《文選》,以及黨的重要歷史文獻。對革命導師和領袖的經典著作中的重要理論原理和歷史事件要爛熟于心。只有這樣,講課時才能引經據典,信手拈來、說理透徹、妙趣盎然,學生才能從心靈深處佩服教師,從而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三)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要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理論聯系實際,要全面認識和了解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要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提出的社會熱點問題,教學中不應回避,要耐心講解,正確引導。只有關注并講深講透了熱點、難點問題,學生才會關注和熱愛這門學科,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四)全面系統掌握學科的知識點

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知識點繁多,教師要全面掌握,而不能只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選擇性地掌握。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盡情發揮,對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一帶而過,有的教師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對屬于研究方向之列的發揮得淋漓盡致,對不屬于自己研究方向的卻講得很少,像這樣的教師對其學科知識沒有全面深入掌握,更談不上優化智能結構,授課內容零散瑣碎,缺少嚴謹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學生自然不會歡迎。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就必須全面系統掌握學科知識點,做到廣聞博覽,長期積累,優化自己的智能結構。這樣,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才能做到厚積薄發,得心應手。

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學生的人生導師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能僅僅把自己定位為學科教師。這是因為:

(一)大學生在成才路上需要教師的點撥

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大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大學生價值觀念呈現出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的趨勢。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碰撞的時代,給大學生造成了很大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少數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扭曲,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不足、團結協作觀念較差等。因此,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上課之前要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表現,要有目的的安排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并設計好教學方法,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師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責任

近幾年來,中央多次開會研究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課程負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薄耙岳硐胄拍罱逃秊楹诵?,深入進行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教育部多次就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下發文件,提出明確要求。因此,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既是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三)教師有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能力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長期接受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他們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

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就是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要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內容,聯系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結合生動鮮活的事例,靈活運用教學原則和方法,就一定能達到教育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目的。

三、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重要職責

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教師的職責,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則應把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當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督逃?、衛生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相關課程教學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作用?!笔聦嵣?,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相關課程教學內容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大量豐富的素材,有其獨特優勢,只要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伸,不僅能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而且能激發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教師要充分認識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據調查,目前我國21.6%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的心理問

題,有的大學生因為人際交往問題、學習壓力問題、專業興趣問題、前途問題、情感問題、社會評價問題等原因,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情節嚴重的還出現了殺人犯罪和自殺的現象。對此,教師要有充分認識,在備課階段,對教材中能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加以大力拓展,設計好心理健康教育途徑,采用大學生能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樣,不僅能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不斷增加師生互信,達到與學生心靈溝通的目的,學生才會接受教師,并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

(二)充分運用相關課程中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來培養當代大學生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教學中可以就以下問題設計心理健康教育專題:

1、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意在提高大學生不畏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和培養大學生的無私奉獻,積極樂觀的精神。

2、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者迫害所表現出的革命精神,意在幫助大學生樹立分清是非、無所畏懼的正確的挫折觀。

3、親屬為革命犧牲及表現出的矢志不渝堅韌頑強的精神,意在提高大學生臨危不懼的品質和忍受痛苦的心理承受能力。

4、弘揚鄧小平求知精神,提高大學生勇往直前、積極進取的精神。

5、弘揚鄧小平求真精神,幫助大學生在求真務實中樹立戰勝挫折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6、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凈化大學生心靈。

總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是學科教師,同時他還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只有在新時期的教學實踐中,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斷開拓教書育人的新境界,才能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論講活,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熱情,學生才會真正喜愛思想政治理論課。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2、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N].中國教育報,200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