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民主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3 10:28:00
導語:黨內民主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內民主應率先成熟
十六大提出,通過發展黨內民主,積極推動人民民主的發展。這是黨的十六大順應全黨的要求和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趨勢而做出的重要決定。
一個擁有6700多萬黨員(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的大黨,一個惟一執掌著國家公共權力并對社會生活實行領導的黨,如果黨內民主制度沒有相當的完善和發展,而僅僅強調依靠民主作風和思想教育來規范黨,認為以此就能夠保證黨的先進性和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就能夠把自己手中執掌的權力監督好、管理好、使用好而不使其背離人民主體的性質,那是難以實現的。一次次不斷重復的國際共運中的教訓,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突破口
就目前來說,實現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的率先突破,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強化各級黨代表大會在黨內的最高權力地位。《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黨的各級代表大會是各級黨的最高權力機關和最高監督機關。真正逐步落實這一規定,是黨內民主制度實現突破的前提。二是各級黨代表大會實行常任制。黨的十六大已經做出了在地(市)縣兩級擴大黨代表大會常任制試點的重大決策。三是健全和完善黨內選舉制、彈劾罷免制及任期制。通過選舉制度的完善,讓各級常任的黨代表選舉出真正代表他們意愿的黨的各級領導人,把好入口關;通過彈劾罷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監督好在任期間的各級黨的主要干部,以確保其用好手中的權力;通過任期制的完善,促進干部能上能下,把好出口關。
運作過程:以縣為例
讓我們以一個縣作例,來具體說明一下這一運作過程。
首先,確立縣黨代表大會是該縣黨的最高權力機關。也就是說,該縣的任何重大問題必須真正由該縣的黨代表議決,尤其是縣委領導班子的組成問題,必須由該縣的黨代表切實通過選舉產生。
其次,實行縣黨代表大會常任制。所謂黨代表大會常任制,是指黨代表不是過去那種帶有榮譽象征意味的兼職代表,而是真正代表基層廣大黨員神圣的民主權利和意志的專職代表,并且可以連選連任,他們的政治待遇和物質待遇由國家給予充分的保證。但常任黨代表的人數比原來要精簡。他們日常的職能就是深入自己選區各階層的黨員選民中間,傾聽他們的呼聲,收集他們的意見,反映他們的愿望。他們自己職能履行的好壞,最后也要由這里的黨員選民通過換屆投票來衡量,使其政治命運和經濟命運切實落實到黨員選民“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上來。
第三,建立完善的三位一體的黨內選舉制,即選舉制、彈劾罷免制和任期制。先說選舉制,上一級組織部門通過考察和事先充分征求該縣常任黨代表的意見,確定至少兩位人選作為縣委書記的候選人,兩位候選人必須與選舉人見面,發表自己的選舉演說,認真回答黨代表提出的各種問題,最后,由黨代表選出一人為新一任縣委書記。假如要組成九個成員的縣委常委班子,當選的書記已經是常委,上級組織部門這時應該本著班子結構組成的科學化,規定好常委班子的候選人條件,比如年齡條件、性別條件、學歷條件、專業條件等,而不要直接向黨代表大會推薦常委候選人,把提名權交給新當選的書記,由書記依照條件提交至少十名常委候選人,交由縣黨代表自主選舉,通過競選,選出其中的八人與書記一起構成新一屆的常委班子。其間,最好人大的換屆選舉能緊跟在黨代會之后進行,這樣,就可以把黨代會選舉的執政黨的書記,作為縣政府首腦的候選人推薦給縣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人大選舉,正式出任縣長。為精簡常任代表的人數,縣黨代表通過人民選舉可以兼任縣人大代表。然后,由縣長來組閣縣政府。這就既通過科學的機制實現了黨政分開,又可以大量精簡由于機構分設所造成的冗員。日常性監督和制約不可少
但僅有這一點還不夠,必須要有黨內彈劾罷免制度作為日常性的監督和制約。如果領導班子任職期間,黨代表在黨員和老百姓中,調查并了解到其有腐敗行為,經初步核實后,1/5的黨代表就可以聯名對其提出彈劾,本屆縣黨代表大會就必須舉行特別會議比如聽證會,由書記或其班子中涉嫌的成員詳細回答黨代表提出的各種質詢。如果其回答不能使黨代表滿意,則通過不信任案表決立即予以罷免。其他關于日常工作中廣大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定期的黨代表會議,及時向縣委及其領導班子反映和溝通,以利于決策的正確制定和執行,也使很多基層的突發性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從而真正保證本地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當然,有了選舉制、彈劾罷免制還不夠,還必須要有任期制來保證干部能上能下的機制和渠道暢通,以利于保持領導班子的活力和人才的交流與成長。任期制應規定,縣委書記只可以連選連任一屆。
- 上一篇:我國民主發展探究論文
- 下一篇:節能減排先進集體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