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青年觀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1 06:18:00

導語:的青年觀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的青年觀研究論文

[摘要]的青年觀思想,主要回答了“青年是什么、培養怎樣的青年、如何培養青年”等時代課題,系統反映了對青年價值觀、青年發展觀、青年教育觀、青年工作觀、青年人才觀等重大問題的遠見卓識。是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認真學習研究的青年觀思想,對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青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青年觀思想;現實意義

面對國際風云變幻和改革開放的新形勢,時刻關注著青年,關心著青年,指引著青年。他以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青年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依據,發表了一系列講話和論述。這些講話和論述體現了的青年價值觀、青年發展觀、青年教育觀、青年工作觀、青年人才觀思想,系統回答了“青年是什么、培養怎樣的青年、如何培養青年”等時代課題。學習研究的青年思想,對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青年工作、科學地分析和解決青年問題以及推動青年工作理論創新和青年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以“一個命題”為出發點的青年價值觀

的青年價值觀集中體現在“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這一時代命題上,回答了“青年是什么”。他站在社會和歷史發展的高度,既對青年寄予熱情的期望和無限的信任,又對青年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些觀點準確地揭示了青年的本質,成為新時期青年工作的出發點。

1.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2003年7月25日,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團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談時強調:青年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2004年10月16日,會見俄羅斯百名青年訪華團時說:青年是民族的未來,世界的希望。青年人正處在興旺時期,最富有朝氣,最具創造精神。希望中俄兩國青年攜手共進,為中俄兩國的發展進步和繁榮振興,為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2005年1月19日,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2005年2月21日,給澳門勞工子弟學校學生回信時說:你們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年代。在你們身上,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2006年11月21日,寄語中印兩國青年:青年充滿朝氣、富有理想,是國家的希望,也是人類的未來。2007年5月16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耶魯大學百名師生代表團時說:當代青年,不僅肩負著開創本國人民美好未來的使命,而且肩負著開創世界人民美好未來的使命。

2.青年是整個社會中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在共青團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中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青年人朝氣蓬勃,思維敏捷,敢為人先,最少陳舊觀念,最具創造活力,是創新的希望所在。2005年11月2日,會見中越青年代表時說:青年人朝氣蓬勃、充滿理想,最富有創造精神。中越兩國的未來和希望在于青年,中越友好事業的未來和希望也在于青年。2007年11月29日,回信深情勉勵中鐵二十一局青年技術人員時說:作為鐵路建設大軍中的青年技術人員,你們生逢其時、大有可為。希望你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清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自覺加強學習,矢志艱苦奮斗,勇攀科技高峰,為實現我國鐵路發展的戰略目標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3.青年是奮發向上、大有希望,開拓進取、大有作為的一代。2000年7月11日,在全國青聯九屆一次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三大的祝詞中指出:廣大青年和青年學生主動適應時代的要求,刻苦學習,積極實踐,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人生和事業的道路上邁出了新的可喜的步伐。事實充分證明,當代青年的確是奮發向上、大有希望的一代,是開拓進取、大有作為的一代。黨和國家為有這樣一代青年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同時又指出:未來屬于青年,未來取決于青年,未來更需要青年去創造。關注未來,就要關注青年。我們黨歷來都把青年作為未來發展的希望。2008年6月15日,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團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談時說:青年是推動歷史進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最近這場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斗爭中,廣大青年表現出頑強的奮斗意志和崇高的奉獻精神,抗震救災一線的青年臨危不懼、沖鋒在前,全國各地的青年情系災區、踴躍捐獻,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為奪取抗震救災斗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實踐充分證明,在改革開放偉大進程中成長起來的當代中國青年是值得信賴的,是能擔當重任的!

的青年價值觀要求廣大青年要主動適應時代要求,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崗位上,學習、創造、奉獻、成才,作出無愧于先輩、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貢獻。

二、以“四點希望”為核心的青年發展觀

在認真分析青年優缺點的基礎上,敏銳洞察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針對新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青年提出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刻苦學習、勇于艱苦創業、培養高尚品德四點希望,主要回答了“培養怎樣的青年”這個問題。他指出青年只有堅定信念,發奮學習,艱苦創業,歷煉品格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1.在青年的發展現狀上,客觀公正評價青年。認為,青年總的是好的,但存在不容忽視的缺點和不足。他在共青團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指出:總的看,青年的思想狀況是積極向上的,但也應看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我國經濟體制轉軌時期遇到的各種復雜矛盾,面對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出現的嚴重挫折,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進行的思想文化滲透,一部分青年中也確實產生了這樣那樣的思想困惑和模糊認識。他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但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

2.在青年的發展道路上,提出“四點希望”。2008年6月15日,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團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談時給全國廣大青年提出四點希望:

第一,要堅定理想信念。擁有堅定理想信念是有為青年最可寶貴的品格。廣大青年要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努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在人生的關鍵時期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立志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終身奮斗。廣大青年要時刻牢記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用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的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同心同德地把我們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

第二,要勤奮刻苦學習。知識引導人生。學習成就未來。廣大青年一定要在學習上下更大的氣力,只爭朝夕地學習,如饑似渴地學習,持之以恒地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努力打牢知識基礎,培養嚴謹學風,一步一個腳印地積累知識;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廣泛學習各種新知識新技能;要努力參加社會實踐,自覺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在實踐中汲取豐富營養、提高綜合素質,真正成為既學識廣博又能干實事的新一代建設人才。

第三,要勇于艱苦創業。創業永遠是時代的最強音。任何成就,都是通過艱苦奮斗取得的。艱苦奮斗精神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廣大青年一定要煥發創業熱情和創造活力,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建功立業;要立足本職、扎實苦干,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卓越、創造一流;要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敢于在最困難、最艱苦的地方大顯身手,把青年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第四,要培養高尚品德。一個社會的進步,不僅表現在物質財富的不斷豐富上,而且表現在精神世界的不斷充實上。青年素有“開風氣之先”的光榮傳統,是引領社會風尚的重要力量。廣大青年要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參與和諧文化建設,為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發揮應有的作用。

可以說,在客觀評價青年的基礎上,這“四點希望”是對新時代青年發展提出的具體要求,充分地表明了黨和人民對青年的厚望,它給予青年一代無窮的力量和鞭策,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

三、以“一個體系”為主要內容的青年教育觀

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重大命題。這些重要論述回答了“培養怎樣的青年,如何培養青年”這個時代命題,第一次把我黨治黨治國的思維方法用于思考青年的教育培養。

1.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引領青年。《決定》提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這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更是一個必須付諸實踐的現實任務。《決定》要求: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貫穿現代化建設各方面。高等教育是青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重要時期,當然也是培育和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重要、最關鍵、最有效的基地之一。高校應自覺承擔起這一光榮使命,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引領青年。2.要切實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共青團十四屆四中全會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滲透力,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不行的。青年中存在的思想問題,有些是帶有共性的,有些則具有特殊性。因此,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的放矢地去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解決,而不能停留在一般號召上。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決定中指出: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把教育青年和服務青年有機結合起來,把正確思想的灌輸與積極的啟發引導結合起來,把解決青年的思想問題和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3.教育培養青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2004年5月10日,在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關心未成年人的成長,為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社會環境,是黨和國家義不容辭的職責,是開創國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的戰略工程,也是實現億萬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要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愛護青年、關心青年,鼓勵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業的良好氛圍,促進青年一代茁壯成長。

從的青年教育觀可以看出,一方面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教育青年;另一方面,引導和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他對青年的熱切關心和真誠愛護,尤其是對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

四、以“三個創新”為手段的青年工作觀

的青年工作觀進一步回答了“如何培養青年”這個問題。一方面,他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和青年干部的培養教育;另一方面,他從實際出發,提出青年工作要注重“三個創新”,即思路創新、方式創新和自身建設創新。

1.重視青年人才和青年干部的培養教育。在共青團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指出:年輕干部隊伍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年輕干部身上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缺點和不足,主要是缺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教育,缺少對黨的優良傳統和黨的歷史的真正了解,缺少駕馭全局、解決復雜矛盾的能力,缺少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和群眾工作經驗。當前,尤其要引導團干部在以下三個方面作出切實的努力:一是要做到政治合格;二是要做到作風扎實;三是要做到嚴格自律。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團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談時對團的干部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忠誠黨的事業;二是要熱愛團的崗位;三是要竭誠服務青年。2008年6月15日,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團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談時對團干部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政治上要過硬;二是作風上要扎實;三是自律上要嚴格。

2.重視青年工作,提出“三個創新”。在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團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談時強調:在新的征程中,共青團要更好地擔負起歷史使命,必須堅持和發揚團的優良傳統,結合新的時代特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推動共青團工作不斷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一是在工作思路上要創新。要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緊密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主動適應我國改革發展的深入推進,深入思考新形勢下共青團發展的重大課題,精心謀劃共青團工作的創新思路,使共青團工作更好地體現黨的要求,符合時展的需要。二是在工作方式上要創新。要根據當代青年的狀況和特點,不斷創新工作方式,豐富活動內容,使共青團工作既能符合黨的要求、體現團的性質,又能為廣大團員青年所接受、所歡迎。三是在自身建設上要創新。要適應社會結構發生的重大變化,適應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的新情況,合理設置團的組織,擴大團的工作的覆蓋面,把更多的青年納入到團的活動中來,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好黨聯系廣大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這些青年工作思想,對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青年工作,推動青年工作理論創新和青年學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五、以“四個新一代”為最終目標的青年人才觀

的青年人才觀進一步深化了“培養怎樣的青年”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青年應樹立什么樣的發展目標,應如何把自己培育成才。2007年5月4日,他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發,在致中國青年群英會的信中提出了青年在發展道路上要努力成為“四個新一代”的要求,為當代青年健康成長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1.希望青年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提出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引領青年學生,幫助青年學生牢固樹立振興中華的遠大理想和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個人的奮斗與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宏偉進程中實現人生價值,努力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

2.希望青年成為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指出要在廣大青年學生中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著力培養青年良好的道德品質,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成為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

3.希望青年成為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強調要以青年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在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發奮學習,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不斷攀登科技高峰,在運用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中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努力成為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

4.希望青年成為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要求要堅持用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激勵青年學生,培養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激勵青年學生創新創業,著力激發和培養青年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激勵各行各業的青年立足崗位,銳意進取,大膽創新,激勵廣大青年學生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開拓創業,建功成才,努力成為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

可以說“四個新一代”系統地闡明了青年成才的有效途徑和努力方向,具有具體和可操作的特色,是科學地分析當代青年的基本情況,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關于青年人成才的辯證思想。這“四個新一代”的論述不但為當代中國青年的健康成長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也科學揭示了我國青年成長成才的基本規律。

青年觀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是對我國新時期新階段青年工作和青年運動經驗的科學總結,它充分吸納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特別是青年觀、鄧小平青年觀和青年觀的理論成果和科學方法,并結合當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新時期加強青年理論研究的指導思想,是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動指南,是激勵青年全面發展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