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淺析論文
時間:2022-07-07 03:13:00
導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淺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政黨執政能力經驗教訓借鑒
論文摘要:本文在認識“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國外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從中獲得啟示,凸顯在學習、借鑒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
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要求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首要的一點就是“必須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正確把握時展的要求,善于進行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這是我們黨面對新的歷史條件,為完成新的歷史使命而提出的新的歷史課題。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的趨勢在曲折中不斷向縱深發展,各國之間特別是大國之間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在這樣逼人的嚴峻國際形勢面前,能否解決好十六大提出的這一歷史課題,對于我們黨科學制定內外政策,妥善應對各種風險和考驗,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并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局勢正發生著新的深刻變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激烈,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國內外條件下,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
二、蘇聯東歐政黨及其他政黨的教訓與啟示
借鑒歷史、比照周邊其他國家,執政能力的不斷提高對我們黨加強和鞏固執政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歷史意義。綜觀世界上多個馬列主義政黨的興衰成敗,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蘇聯東歐國家共產黨是為什么會喪失執政地位的?是如何喪失的?其教訓是什么?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畢竟,我國的體制曾同其出自一個模式,如何從其反面的經驗吸取教訓,是我們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能回避的問題。蘇聯等東歐執政的共產黨喪權亡黨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上述三大優勢的喪失,問題出在執政黨內部。
一是由于急于求成、急于過渡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搞“左”的政策,自以為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容不得不同意見的存在,在維護社會主義的旗號下對不同意見、不同政見者進行批判、斗爭、清洗,把廣大群眾推到自己的對立面,造成一大批冤案,傷害了一大批干部和群眾。同時缺乏對執政黨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政治建設不是朝著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的方向進行,從而形成了一個從生活到價值觀都同人民大眾格格不入的官僚特權階層,使執政黨一步步離開了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人民群眾。
二是民主集中制實際變成極端集中制,使得執政主體活力和戰斗力喪失。黨內民主被削弱和破壞表現在:黨內權力體系的倒置;黨內不同意見缺乏表達的機制,不同意見的少數人的民主權利得不到保護;個人專權、個人崇拜的形成。黨員失去了積極性和主人翁精神,所以當戈爾巴喬夫宣布蘇共中央停止活動,即宣布黨解散時,1800萬黨員競無動于衷。
三是以教條主義的態度和形式主義的方法對待馬克思主義和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使得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意義全然喪失。劇變中各種思潮如洪水般泛濫,長期搞唯上唯書、無力回答實踐中重大問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只能敗下陣來,陣地丟了,隊伍也散了。
而這一切最直接導火索就是蘇聯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沒有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我們國家有針對性地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才是硬道理”根本原因就在這里。那么,是不是緊緊抓住經濟就能解決根本問題呢?并非如此。請看:1955年日本自民黨開始上臺執政,40年彈指一揮間,日本成了世界級經濟強國,人均年收入達到33000美元,在經濟繁榮的背后,自民黨本身在政治文明建設上的停滯不前引發了人民的信任危機;在印度,執政的印度人民黨每年保持了GDP5%-6%的增速,自身也基本上遠離各種政治丑聞,但是他們在兼顧“公平和效率”問題上的反應遲鈍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導致執政地位的喪失;在西班牙,執政的人民黨執政聯盟在發展經濟、推進自身政治建設和解決社會問題上均取得了很大成績,卻受制于國際關系問題,不顧民意,貿然參加對伊戰爭,招致國際恐怖分子襲擊火車站,人民黨在大選中下了臺……這一系列事實是對過去那種“在一大堆矛盾中抓住一兩個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的思考方法的挑戰。通過比較和借鑒,我們應該加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形成一個系統的、全面的視角,這才是適應時代歷史需要的。
所以我們應從執政安全的角度,深入研究蘇聯共產黨七十年的執政地位毀于一旦、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喪失政權的深刻教訓,剖析一些百年大黨、老黨跟不上形勢發展變化,在時代要求和挑戰面前茫然失措進而相繼垮臺的深層原因。我們也應從改革和完善黨的制度建設的角度,詳細研究處于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性質的各類政黨改進領導體制、工作機制、領導方式、執政方式,處理黨政關系、調整和擴大社會基礎與階級基礎等各方面的重要經驗。
三、在學習、借鑒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由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決定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核心就是要解決“執政主體合法性”問題,這個概念和法律意義上的“合法性”是兩碼事。它一方面強調執政者、領導者、管理者的權威性,同時也強調老百姓對執政者、領導者、管理者的認同感?!皥陶戏ㄐ浴彪S著時代變遷有著不同的內涵,歷史發展到今天,“執政主體合法性”主要來源于政治民主。鄧小平強調:“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深刻揭示了制度對于民主政治的重要意義。制度是各種制度要素(規定、原則)有機的、長期的、發展的、形成網絡聯系的組合,對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來說,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在現有人員素質的基礎上,使人的作用和價值得到更大的發揮,從而強化領導者的權威性和群眾的認同感,進而提升主體在政治學意義上的“合法性”。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一系統工程的一部分,全黨上下深入開展的“黨員先進性教育”,就是要大家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意識,不斷完善提高個人素質,提升組織凝聚力。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具有豐富的內涵。它不光指黨員個人的素質提高,也指體制的不斷完善優化;不光指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升華,也指普通黨員能力素質的提高。我們都知道:東西方不同的思維模式各有優劣,西方人長于抽象的解析思維,但對事物發展的整體態勢關注不多;東方人長于形象的整體思考,卻忽略操作層面上的分析理解。要達到升華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考的目的,我們要把這兩種思維模式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從執政理念、執政方式、執政體制、執政基礎、執政環境等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另一方面,又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用實踐去檢驗創新、指導創新。執政能力建設涉及很多方面,是一項長期的、綜合性的系統工程。
我們的政黨專門就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做出決定,表明在新的歷史時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新境界,必須從戰略高度科學規劃,從理論層面系統闡述。《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不僅科學地闡明了執政能力的內涵,而且系統、全面、具體地提出了加強五種執政能力建設,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外交以及國家主權和安全等各個方面,這在世界共產黨乃至其他政黨的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我們一定能夠站在新的歷史高度,結合我國的國情黨情,借鑒世界各類執政黨的經驗教訓,開創新世紀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新局面。
- 上一篇:韓偓自傳詩淺析研究論文
- 下一篇:檔案利用服務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