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現狀與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時間:2022-09-26 05:04:00

導語:大學生思想現狀與思想政治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思想現狀與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摘要: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隨著諸多因素的制約,變得越來越復雜化,學生管理也向形式多樣化發展。

關鍵詞:思想狀況;思想政治;因素;大學生教育;管理;多樣化

0引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快速增長,全體國民創造出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人們的思想也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變化,這其中就包括正處在思想前沿的高校大學生們。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在改革開放的思想指導下,努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積極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認真探索實現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科學規律,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大學生全面系統地把握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了顯著的作用。但是,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不能完全適應大學生的思想變化,管理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1大學生思想現狀及制約的內外因素

1.1現在的大學生能對當前的社會狀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客觀、全面、正確地評價社會基本問題大部分學生也能充分認識到社會與個人、自然與個人、個人與個人之間存在著復雜的規律和矛盾。但部分學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立場不堅定;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思想、新觀念、新事物、新科技的學習和接受快,但部分同學對社會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層面上,對現實社會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感到不能理解。大學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顯實用、功利的特點,對政治淡漠,缺乏對社會、集體和他人的責任感,缺乏吃苦耐勞和獻身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只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

從價值觀說,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注重自我價值的優先實現,主要表現在對自我價值、自身利益的追求,熱衷于自我設計、自我實現;大學生追求更客觀,自我意識和成才意識日益強烈,但身心發展不平衡,存在許多矛盾和困惑,且理想現實化、功利化,偏重個人發展。大學生把理想追求和現實功利結合起來,從奉獻的理想主義轉向注重實用和物質享受的現實生活,從注重知識的價值,到注重金錢的價值、感官上的享受,認為獲取知識只是為自己能夠有更好的物質享受做鋪墊。合理的利己主義,逐漸成為大學生中比較普遍的價值取向。

道德品質缺失,守法護法意識淡薄。大學生社會公德水準普遍不高,有的缺乏最基本的公德修養。一些學生不肯吃苦,勞動意識淡漠,不以克己、勤儉、吃苦、謙虛等為美德。缺乏自覺主動的勞動意識;畢業擇業時眼高手低,沒有好待遇的工作不愿意去選擇;不想付出得回報。是非觀念差、對法律理解膚淺,缺少自我控制。

1.2制約大學生思想變化的基本因素

1.2.1內在因素即大學生自身因素。在大學階段,每個大學生隨著知識的不斷增長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從有意識開始,慢慢的積累而形成的。一個人的性格是從小養成的,觀念的產生和性格的養成是一個過程,他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性格外向的大學生可能好動,喜歡交友、聊天、運動等等;性格內向的大學生可能喜歡一個人學習,不愿與人交往,不善與人溝通,這些性格的養成會使大學生本人的思想和思維帶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疾病的產生、表現多數是在大學期間,而這些現象的產生是個體性格怪癖和思想扭曲綜合在一起產生的。而大學生自身控制范圍內的如惰性、不上進、意識薄弱等都會讓自己的思想狀態發生變化。1.2.2外在因素即社會環境因素。社會的發展帶來物質產品的豐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對精神文化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大學生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當然也不會例外。這其中包括家庭環境、父母言傳身教、父母教育方式、傳統觀念、學校教育、文化傳播的影響等等許多社會因素都讓走進大學校園的大學生思想產生了變化。從一個人出生后,有清楚的意識開始,他的思想狀態就在不斷的變化,一個大學生可能因為父母生活中常伴有不文明的語言,而學會了罵人,而不認為這是不對的;可能會因為自己要好的同學和玩伴喜歡抽煙、打架而跟著去做;可能會因為在電視和網上看到流行歌曲播放,便去追逐潮流而去歌唱,卻從不會唱一首革命歌曲;可能會因為父母下崗,生活拮據而感到自卑;可能會因為父母經常打罵自己而產生逆反心里;可能會因為經濟上的攀比,而走上違法道路;可能會因為追求時尚,而無心學習,總之這些社會環境因素產生的影響都會讓大學生的思想變得不求上進,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很好的法律意識,而社會環境因素也成為制約大學生思想變化的重要因素。

2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管理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便擺在了高校管理的面前。公務員之家

首先應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把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根本和核心,帶動其他素質全面協調發展。加強輔導員和教師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輔導員及教師隊伍。政府應努力凈化社會環境,高校也應積極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因素聯系更加緊密和頻繁,其相互依賴性增強,社會環境的作用顯得日益復雜。良好的校園環境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都能影響大學生思想變化。因此,全社會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開展法律宣傳活動、加強網絡資源管理、倡導主流文化等,以此凈化社會環境,為大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氛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潘錦全.試論青年社會化的制約因素[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黃莉,史勤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人民論壇,2009年第17期.

[3]大學生思想現狀分析與對策[Z].新浪博客,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