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試析論文
時間:2022-09-26 05:06:00
導語:網絡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試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應用,人們的生活、工作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研究網絡付青年的影響,積極制定付策,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尤為重要。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的應用,人們與網絡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網絡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價值觀念、道德觀念。據有關方面的調查,我國目前上網的人群中18-35歲的青年占85.8%。研究網絡對青年的影響、對我們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實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積極意義。
一、網絡與青年
(一)關于網絡
網絡,狹義上僅網路,廣義上則是與網絡相關的活動?,F代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相互滲透形成了一個新的技術領域~一計算機網絡;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全世界越來越多的電腦采用各種通信媒體連接起來,組成了一個超級的“網絡”。據統計和預測,199’7年全球互聯網用戶超過1億,1998年達到1.556億,1999年約2.2億,并仍在翻倍式地增長。到20C。年全球上網人數將增至5.26億。網絡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文明的載體,為人類的社會生活提供巨大的方便。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它的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網絡作為信息媒介,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的特征。其次,作為社會交往方式,網絡具有直接性、大眾化和虛擬性的特征。其三,作為文化現象,網絡是一種多層次、多形式、多方向的復合型、大眾化文化,它滿足青年個體不同心理需求,為他們提供了各取所需、自主選擇的機會。其四,作為教育媒介,網絡在高校被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手段。
(二)網絡對青年的影響
1,網絡對青年生活方式的影響。在網絡上,人們借助于電腦空間,逐漸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通過網絡,青年可以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查詢到自己需要的材料,可以和遠隔重洋的親朋好友互通音訊,可以和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可以實現網上學習、網上購物、網上就醫、網上求職、網上婚禮。其中影響較大的是網上交往。據報道,往年被看好的賀卡市場蕭條的原因是:更多的年輕人選擇以發電子郵件的方式祝賀新年。隨著年輕人在網上投人的時間越來越多,互聯網將變成青年交流和互助的載體。網絡既是交往的工具,也是交往的環境,網絡交往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環境。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大眾化、虛擬性、直接性等多種特點,容易使年輕人在網上交往時打破身份、地位、財產等社會等級的限制,為人際交往提供了便利;又由于網絡連接不同行業或職業,覆蓋面廣,網絡交往的間接性和虛擬性特點也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社會交往能力較差的青年進行人際交往打開了方便之門。但網上交往屬精神性交往,與現實交往不同,現實交往中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交往關系的確定性、倫理道德的規范性等特征是網上交往所不可替代的。相關資料也顯示,有的年輕人過分沉緬于上網和網上交朋友,大大減少了參加日常社交活動的時間,甚至造成現實交往障礙。
2、網絡時青年學習方式的影響。網絡發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開放程度高,是現代科技的結晶,也是信息社會時代精神的體現。網絡的這些特征有利于墻養青年人的好學精神。現代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學習已經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事了,一個人在實際生活過程中要不斷地接受新事物、接受新觀念,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遷。這一點在網絡世界里體現得更為明顯。網絡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硬件、軟件更新換代很快,年輕人要與其保持同步發展,只有不停地學習。接受新技術。隨著教育網、遠程教育的出現,網上上學由可能變成了現實。年輕人擁有一臺電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教育。學到在學校才能學到的課程。這種網上教育倡導自主性,可以充分發揮青年人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正是網絡提供的便利條件,使青年人可以自如地出人于網上圖書館閱覽各種圖書雜志,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資料??梢哉f,互聯網上獲取知識方便、快捷、全面。但是,應該看到,網上信息良蒸不齊,青年人從網上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或信息時,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是非辨另吐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不良信息的“‘污染”對象。
3、網絡對青年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影響。在網絡世界里,技術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擁有高超計算機技術的人成為業界的寵兒,這是網絡本身對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高要求。在廣州大學生欽佩的人物中,美國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位于、鄧小平之后,名列第三。這種對技術的追求,對“知識英雄”的祟拜,有利于我國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但也影響著青年人的倫理道德觀念。首先,網絡的虛擬交往環境削弱了傳統道德倫理的約束力,使青年人在網絡上無所顧忌,隨心所欲地聊天、“談情說愛”,而不必負其責。其次,現實交往中,人們注重在交往時講“真誠”、“信義”、“責任”,由于網絡的虛擬性,真真假假難以區分,這種現實的道德的認同標準在網上大大降低,其結果必然淡化了對現實道德的認同感。再次,網絡世界用技術衡量人的價值,青年人在接觸了網絡后,必然崇拜“網絡英雄”,這種崇拜甚至是拋開了現實的道德、法律的是非標準,盲目祟拜,如青年人對電腦“黑客”的崇拜。正是由于網絡的出現,使青年人在網上的行為,脫離了現實道德價值觀念的約束,如果不加以重視,長此以往,必將造成對現實的道德價值觀的輕視傾向。
二、網絡與年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在現實生括中的應用,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新的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積極應對,既不能把網絡文化的影響看成洪水猛獸,也不能過高地估計它的作用,而應該客觀地、辯證地看待它的積極影響和消極作用,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正確認識網絡影晌及其作用
1、正確認識網絡時青年的影響和作用。計算機網絡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等特點,而且能讓人類實現信息共享、克服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進行相互交流及協同工作。目前,在各高校中,許多學生上網動機各不相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即總希望從網絡上獲得一些東西,我們不能無視網絡對青年教育的影響。我們現在沿用的還是傳統的教育體制,這種教育更注重的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施教,受教育者的積極性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網絡的出現對于學生們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從網絡上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再如網絡還易培養學生的效率觀念、平權觀念、全球觀念,并提供多元的知識。網絡還將改變學生的生活方式,使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成為可能。另外,青年學生還在網上進行聊天、談心交友、討論熱點、解答難點、創作版面文章,這對心理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以新的形式關心形勢,在學校以外的地方體現自己的價值,提高自己的能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通過網絡也進一步了解知識的重要性,激發青年學生發奮學習,掌握最新科學知識。2,必須充分估計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可能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計算機網絡既不姓資也不姓社,但與之相伴相隨的卻是西方文化的滲透。全球信息網絡的一體化,不但會導致網絡犯罪,給虛假和不健康甚至反動信息的傳播提供可乘之機,而且會使西方社會的人生價值觀長驅直入。因此,在許多社會意識形態和不同層次文化的交互作用下,我們對輿論導向的控制能力和意識形態的防御能力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能否有效地保護我們民族的文化和公共價值觀,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
(二)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更新現念接受挑戰。網絡改善了思想政治工作條件,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但它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導作用受到威脅和挑戰。為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不能喪失原有正確思想理論的“灌輸式”教育,仍然有必要對青年進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新技術在應用中出現的社會問題進行理論思考,發揮思想政治研究的傳統優勢:其次,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靠老經驗、老辦法的方式,應用新技術提供給我們的新載體,在不違背人的思想變化發展的規律的同時,開拓創新,用豐富多彩、快捷實用的教育內容來填充因科技發展而引起的教育空白地帶,選擇適應形勢和學生要求的教育信息,創造多樣化的形式與方法,滿足學生多層次、多側面的需要,開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公務員之家
2、加強對青年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國際互聯網上,各種思想都可以跨國界交流,不同的政治態度、文化觀念、道德行為、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都云集網上,誰都可以一睹為快,這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在同一時間了解世界某地發生的重大事件,并且可以通過互聯網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了使青年學生在對外信息交往中有正確的立場、觀點,有較強的是非判斷能力,并在多元化的價值體系下,學會鑒別,學會選擇,而不被浩森的信息和多元的文化價值觀念淹沒,就很有必要對青年學生進行正面教育,特別是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人文精神,杜絕因接觸西方的先進技術而忽視或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傾向。
3、加強對青年學生道德和法制方面的教育。網絡的發展,并不意味著網絡規范體系的健全。網絡的虛擬環境,容易淡化青年學生的責任心,導致在網上交往中的不道德行為,嚴重的甚至出現違法犯罪。此,我們要加強對青年學生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在網上系統的倫理道德體系還尚未建立的情況下,我們要立足于傳統的倫理道德規范,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做有高度道德感的人。同時加強上網的法制教育,雖然網絡立法也存在滯后性,我們仍然很有必要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在網絡隱蔽狀態下,作為一個具備高素質的人才,應處處遵紀守法,決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4、樹立起尊重知識的意識。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關人員,要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對于網絡這個新生事物要去了解、關注,并親臨感受。通過接觸網絡,一方面可以從中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索材,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青年學生當前關心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另l]針對網上經常進行的一些熱點討論,積極參與,及時給予正確引導,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加以辯證地分析,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同時,要加強對網絡的管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意識,加緊培養一支既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又具備一定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和網絡維護知識的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擔負起網絡輿論監控的重任。
積極籌備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我們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發揮網絡多媒體的作用,改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僅在網站提供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政策與文件,宣傳新時期各行各業的英雄模范人物、好人好事,而且還可舉辦一些征文、討論活動,增加網站的影響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原來被動的灌輸式向參與式轉變,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由枯燥變為生動。必須認網絡是一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領域,如果我們不及時地占有一席之地,其他的思想必將乘虛而入。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開發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資源,改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使其手段科學化、現代化。特別是在高校,計算機網絡作為傳播媒體深受青年學生的歡迎,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校園網開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網站,利用網絡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先進典型宣傳、調查研究、政策法規宣傳,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或領導同青年學生的交流,解答青年學生提出的熱點、難點問題,把網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這也是我們面對和迎接新技術挑戰的必由之路。
總之,隨著網絡技術逐漸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滲透,研究網絡對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影響,積極制定對策,發揮網絡技術應有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 上一篇: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基本原則論文
- 下一篇:大體積混凝土的知識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