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報發揮思政教育作用思索
時間:2022-05-27 11:24:00
導語:高校校報發揮思政教育作用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校報隨著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誕生而問世的。長沙校經書院于1897年4月22日創辦的院報《湘學新報》是有案可查的近代中國第一份中文校園報刊。l9世紀末20世紀初問世的高校校園報刊,是我國大學創辦新聞媒體的開端。從出現在歷史舞臺開始,在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中,校報在積極宣傳先進理論和科學知識,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科教興國戰略,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塑造崇高人格精神,進而營造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的大學輿論氛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高校校報在宣傳馬克思主義、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提高高校師生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時展到今天,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紙在信息時代面臨著新媒體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如何在此環境下,最大限度地發揮校報的輿論引導、宣傳作用,發揮校報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成為了需要積極探索實踐的問題。
一、審時度勢認清新時期高校校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優勢
在高校中,校報作為黨委喉舌,代表整個學校的聲音,具有諸多方面的優勢。首先,高校校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權威性、豐富性。高校校報是高校黨委和行政的機關報,它表達學校黨委的思想,傳達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主流信息。校報稿件的選用和刊登,經過編輯、編輯部主任、宣傳部領導、校領導等層層把關,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以《天津師范大學報》為例,記者或基層單位稿件采寫交至編輯部后,編輯對稿件進行初步篩選;再由校報責任主編進行統籌,交至主管校報出版的黨委宣傳部領導審閱;報紙最終定版前,交由主管校領導把關。其過程的嚴格充分體現了校報的權威性和可信度。此外,校報一般由要聞版、綜合新聞版、學生活動版和副刊版等組成,涉及學校黨政、教學、科研、教輔、校園活動、學生心理感受等層面,內容豐富多彩。其次,高校校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內隱性的特點。校報在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循新聞報道的流程和規定,并不明確標榜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目的,但同時校報所具有的"辦報育人"的宗旨,所嚴格遵循和貫徹黨的政策和方針等,在編輯人員對稿件的選擇、組版修改等"把關"過程中,以不太明顯、間接、內隱的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體現出來,從而淡化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抵觸情緒,更好地實現了教育的目的。最后,高校校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體驗性的特點。校報的編輯、記者等均為在校的教師和大學生,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參與者和體驗者,在參與編輯校報、采訪報道的過程中,師生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了有效提升,潛移默化中實現了校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此外,高校校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持續性和廣泛性等特點。正因為校報具有如上諸多思想政治教育優勢,所以我們在辦報過程中必須認真審視并充分利用好這些優勢,并努力突出這些優勢,從而更好地發揮校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應對競爭提高校報質量提升校報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質
面對校園網絡等新興媒體的競爭,高校校報應該增強其可讀性。因為校報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須經過師生的閱讀才能發揮出來教育作用更無從發揮。因此要在新形勢下加強校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須在提高校報自身質量上下功夫。
1、注重深度報道,增強服務性,提倡鮮活性校報無法在時效性上與電視、廣播、網絡一較短長,就應該拓寬報道范圍、放開眼界,在"深度"上下工夫,從而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效果,突出報道內容的新鮮性,更新觀念、改變視角,挖掘事件的內容和深度;應增強校報的服務性,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師生"的"三貼近"原則,服務于師生,做聯通讀者與學校管理層的橋梁;校報要一改以往的程式化的"老面孔",要在版面的設定、版式的設計、文章體裁的運用和寫作手法上多花心思、別出心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合理設置版面,靈活運用各種表現手法,表現校報的鮮活性。
2、提高辦報透明度,開放性辦報校報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實行開門辦報,善于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不斷充實和完善辦報思路。面向社會疏通發行渠道,采用各種手段,開闊傳播范圍,做好學校人才培養、科技開發、成果轉化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之間的"紅娘",為架設一座聯通學校與社會的堅固橋梁創造條件。校報編輯部門可以通過聘請特約報員、定期召開各層次人員座談會等途徑,來厘清辦報思路,提高質量,創出特色。
3、提高辦報藝術高校校報作為一所大學的機關報,必須與其所處環境和讀者對象相適應相匹配,具有思想先進、知識深厚、形式活潑、信息權威的藝術品位。要達到上述要求,就必須處理好嚴肅性與活潑性的關系,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改進當前高校校報辦報藝術,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增強宣傳效果的重要環節。強化校報創新意識、加強思潮與熱點引導、提高版面藝術水平、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采編人員素質、引進優秀人才等,都是校報提高辦報藝術、推進校報不斷向前發展、充分發揮校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徑和措施。
三、抓住機遇借助新媒體力量更好發揮校報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揮高校校報對全校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校報出了要不斷提高自身辦報水平外,在新媒體環境下,還必須充分借助新媒體力量,實現全面的轉型。首先,實現校報的數字化。如下,許多社會媒體都相繼推出了電子版報紙,校報也不能例外,要使校報由紙質媒體向數字媒體轉化,有效利用網絡傳播優勢,建立高效的校報數字化發展戰略。校報電子化,使信息傳播的范圍更廣,輻射到師生員工、校友、家長、關注學校的人士等。其次,增強校報的互動性。新媒體為人際交流提供了更加多種、便捷的方式,校報必須充分利用這些方式,通過在線評論、郵件、留言、QQ、博客等方式,讓信息不再單向傳播,通過校報與關注者的良性互動,加強交流與溝通,促進校報的不斷提高質量,快速發展。再次,打造校報綜合信息平臺。當前高校都在開發建設和不斷完善綜合性校園信息門戶網站,校報成為數字報紙后,把它的平臺建設成一個綜合的信息門戶,建立論壇,為關注校報的讀者提供暢談校報,交流思想,探討學術的空間。
最后,高校校報,要借助大學校園中熟悉并掌握新媒體技術的學生隊伍,充分引導學生記者采用各種方式,增強校報的吸引力,擴大校報的傳播力,從而使得高校校報在大學校園中更加積極主動、更加有效地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上一篇:海外投資應對政治風險策略思索
- 下一篇:書記在三大會戰動員大會發言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