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實踐問題研究

時間:2022-10-14 10:27:35

導語:“三嚴三實”實踐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嚴三實”實踐問題研究

一“、三嚴三實”在人民政協的實踐意義

(一)“三嚴三實”是人民政協事業創新發展的根本遵循。“三嚴三實”重要論述科學地從思想層面和實踐層面對領導干部的精神狀態、謀事理念、工作方法等作了系統精辟的闡述,是對我們黨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這一思想路線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對實是求是這一工作方法的繼承和發展,體現了新時期黨中央治黨治國治軍的決心,也是對人民政協發揮在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作用這一政治體制改革新形勢下提出的新要求,為創新發展政協事業指明了方向,為更好履行政協職能提供了重要遵循,為加強政協機關建設提供了科學方法。

(二)“三嚴三實”是政協機關推進作風建設的行動綱領。“三嚴三實”重要論述從錘煉黨性、用權為民、為政清廉等方面深刻闡明了作風建設的新要求,確立了廉政建設的行動指南,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樹立了新的標桿。這是對以往黨風建設理論的創新,這一創新緊扣了時勢變化所需、事業發展所求,回答了人民政協在新時期新常態如何開展作風建設,適應了人民政協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需要,體現了人民政協固有本質屬性和文化特色,也是在當前轉作風、改作風這樣一個新常態、關鍵點、節骨眼上,對政協機關作風建設的具體內容、工作方法、價值追求的高度總結和科學提煉,是政協機關新時期新常態推進作風建設的行動綱領。

(三)“三嚴三實”是人民政協隊伍建設的根本法則。“三嚴三實”重要論述從精神支柱、價值追求、行為規范等方面,全面闡述了新時期優秀黨員干部的精神特質,也為人民政協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導航儀”和“標尺”。今年1月9日、16日和2月12日3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政協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并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人民政協要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和機關隊伍建設……,做到嚴格教育、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

二“、三嚴三實”在人民政協的實踐內涵

(一)關于“嚴以修身”。嚴以修身,強調的是學規矩,加強黨性修養。就人民政協而言,嚴以修身應著重體現在政協干部隊伍和委員隊伍這“兩支隊伍”的領導干部的品格修養上。人民政協的政治性、統戰性、黨派性特點決定,政協領導干部的嚴以修身要體現政協風格,“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團結、民主、協商”。就是要做到李瑞環提出的“人品好、人緣好、人格好”的“三好”要求,靠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使政協工作更具感召力、親和力和凝聚力;就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成為合作共事的模范、發揚民主的模范、求真務實的模范、廉潔奉公的模范。

(二)關于“嚴以用權”。對嚴以用權,強調懂規矩、堅持用權為民。人民政協不是權力機關,沒有具體涉及人、事、物的權力,可以說是虛職虛權,最大的權力就是“話語權”。人民政協的話語權具有“服從性,能圍繞核心謀略”“;高位性,能服務中心謀政”;“超脫性,能凝聚民心謀福”,是一種更高層次、最廣泛的政治權力。基于此,人民政協嚴以用權,就是要當好“言官”,按照“于國有利、于民有濟、于己有為”的原則規范解決好“不能說”、“哪里說”、“跟誰說”、“說什么”、“怎樣說”的問題,通過代言、建言、成言發出“政協好聲音”。

(三)關于“嚴以律已”。嚴以律己上,強調守規矩、慎欲慎行。政協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聯系人、團結人和凝聚人,沒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精神是做不好政協統戰工作的。人民政協“兩支隊伍”嚴以律己的內涵是什么?對政協委員中的中共黨員而言是“三個作用”,即“切實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對政協委員而言是“三個拒絕”,即“拒絕冷漠和懈怠;拒絕浮躁和脫離國情的極端主張;拒絕奢靡和一切利用權力或影響謀取私利的行為。”

(四)關于“謀事要實”。總書記強調謀事要實,實在思想路線。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人民政協的性質、職能決定了政協主要是以提案、調研、視察、協商等為主要形式的務虛性工作來實實在在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因此,人民政協謀事要實,其實質就是虛功實做、科學履職,就是要提高人民政協履職的科學化水平,做到服務中心實、協商議政實、建言獻策實、民主監督實、自身建設實。

(五)關于“創業要實”。強調創業要實,實在實干實做、實功實效。當前“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從民族和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想干事、肯干事、多干事、干實事,是各級領導干部的基本義務,是職責所在,是最起碼的要求。具體到人民政協,創業要實就是要通過人民政協這個政治組織和統一戰線平臺真抓實干、敢于擔當,“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實現中華民族大團結大聯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六)關于“做人要實”。強調做人要實,實在道德品行。人民政協“和合文化”特征和“虛功實做”的履職方式,決定了人民政協兩支隊伍“做人要實”的內涵定位應是以和而不同、知行合一的“言者、思者和行者”角色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做人要實,具體而言就是尊重派,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就是團結社會各界人士,“體諒包容、求同存異”;就是維護核心、服務中心,做到“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切實不表面”;就是“履職為民”,真正踐行群眾路線。

三“、三嚴三實”在人民政協的實踐路徑

(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嚴與實,這是根本。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踐行三嚴三實,就要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上做到嚴與實,做到在政治方向上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地跟黨走。嚴是愛,松是害。實踐早已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成功。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最重要的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動搖,做到自覺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的政治態度毫不動搖,自覺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路線綱領的政治信念毫不動搖;最根本的是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不偏離,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最關鍵的是始終堅持和正確認識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堅決抵御西方兩院制和多黨制的影響,牢牢堅守政治底線。

(二)樹立正確履職思維做到嚴與實,這是前提。思維方式直接影響工作思路和成效。當前,踐行“三嚴三實”,就是要樹立正確履職思維。具體說,就要有服務中心的大局思維、依規履職的法治思維、求真務實的創新思維、洞察形勢的戰略思維。圍繞大局、服務中心的大局思維是從嚴從實的根本歸宿,只有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人民政協的工作跟進到哪里,政協履職才有作為。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是從嚴從實的根本依據,人民政協樹立正確法治思維就是要做到各項履職活動必須依據憲法法律、政協章程和相關政策,切實做到盡職不越位、幫忙不添亂、切實不表面。中共中央接連出臺“加強協商民主建設意見”“、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等重大文件,目的就是推動人民政協運用法治思維開展工作。求真務實的創新思維是從嚴從實之源。強調“人民政協要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堅持改革創新精神,推進人民政協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工作創新”,這是保持人民政協生機與活動的關鍵所在。全國政協完善多層次聯系服務委員制度,創立以專題為內容、以界別為紐帶、以專委會為依托、以座談為方法的雙周協商座談會等一系列工作和制度創新,讓“三嚴三實”有活水有生機。

(三)推動履職能力建設做到嚴與實,這是途徑。當前,不少政協組織及干部認為,政協是養老機關,無職無權無人聽,有一種重養生休閑、輕履職忽視能力建設的思想傾向。這種認識是不符合人民政協要求的。人民政協干部隊伍,處在統一戰線、多黨合作、發展政協協商民主的第一線,對思想、政治、情意、境界等能力建設要求更高更嚴,應該在政協工作者履職能力建設上做到嚴與實,讓嚴與實自覺內化為一種能力。強調要“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具體而言,就是按照提出的明確要求,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四)發揮政協協商作用做到嚴與實,這是重點。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中共中央于今年2月下發《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和“重要渠道”,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切實發揮好人民政協在發展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不散光、不走偏、不做秀。這是人民政協踐行“三嚴三實”在政治領域的突出表現。如何從嚴從實發揮好這個作用呢?一是嚴格堅持把協商民主貫穿于履行職能的全過程不走樣。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切實將協商貫穿于履行各項職能的各個環節,落實到政協工作的各方面,不搞選擇性執行。二是切實進一步探索和豐富協商形式。結合各級各地政協工作實際,更加靈活、更為經常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探索網絡協商等新形式,為發揮人民政協協商作用創造經驗。三是以嚴與實的態度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機制建設。哪些議題必須協商?誰與誰協商?協商后如何采納落實和反饋情況,這些都需要通過改革創新實現制度化。四是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人民群眾是社會協商民主的重點。要切實引導人民群眾在政協活動中有序政治參與,通過實實在在的協商,讓政協走近群眾,讓群眾走近政協。

(五)推進人民政協制度建設做到嚴與實,這是保障。人民政協靠制度立威。沒有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相互銜接、務實管用的制度體系,“嚴”之無存,“實”也無靠,政協履職就沒有制度保障。踐行三嚴三實,就要確保政協各項工作有制可依、有規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人民政協成立65年來,政協制度日益完善成型,但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看,仍還存在著一些缺陷甚或空白。比如,委員的產生機制,委員如何協商、推薦還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政協用兵不招兵,推薦上變成領導說了算,群眾不相干。對此,明確提出要“改進委員產生機制”。再如,參政議政成果的轉化,怎么樣將成果交辦、辦理、反饋、督辦等各個環節,都用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使整個流程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還如,人民政協如何以法治化增強執行力,可否將政協制度中的工作規范(如民主監督)上升為一系列法內制度,給人民政協提供更加具體明確的法律依據,做到以國家力量支持人民政協依法履職,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作者:宋可福 單位:政協永州市委員會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