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探討

時間:2022-02-07 11:27:40

導語:高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探討

摘要:本文對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簡要介紹,并根據當前高校新生的成長背景、社會發展現狀等因素,總結出高校新生特點,針對這些特點,簡要闡述了高校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項基本原則。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則;以人為本

一、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們,往往對美好的大學生活充滿了無限憧憬。但是在實際體驗了一段大學生活后,有不少人感覺現實并沒有想象那么美好,大學生活充斥著大量的課外任務、清晨早操、同學間的不愉快等,于是出現精神萎靡、放任自流、憤世嫉俗等思想狀況。一旦這種思想形成,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很容易朝著不良的方向發展,導致生活缺乏前進的動力,由躊躇滿志淪落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使寶貴的大學時光白白浪費。這樣的學生畢業后勢必缺乏足夠的知識能力儲備,在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的今天,根本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因此,必須要抓好對高校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今后的大學生活做好鋪墊。

二、當前高校新生的特點

當前高校學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成長于相對較好的社會生活環境下,其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現代大學生普遍呈現出了一種“早熟”、“韌性”和“自我”,這是當代大學新生的群體性特征。“早熟”是經濟快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催生結果,其實質是一種假熟。由于信息化的高度發達和物質交換的空前便捷加上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展,涉世不深的學生僅憑現代化信息的攝取根本無法了解社會的本質。因此,現代大學生表現出來的一種“成熟”僅僅是一種停留在認知能力層面上的成熟,而且很大程度上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這種假成熟的背后,隱藏著更多的可塑性和指引性,更潛藏著危險性,容易形成偏激性人格缺陷。當代大學生往往存在“是這樣就是這樣”的一種偏執韌性思想,這是在假熟的背后隱藏著認知層面上不深卻又根深蒂固的錯誤思想的表征。社會接觸單一、閱歷尚淺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另一種群體特征“自我”,是建立在假熟和“韌性”的基礎之上的、對自我在感性層面上不準確或是不切實的一種認識。具體表現為過分的自我肯定或否定,也就是常說的“自以為是”。在了解了這些之后,我們的大學生思想工作就有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我們要在理性指導下,剖析學生思想問題的本質,并通過實踐不斷地把“假熟”、“韌性”和“自我”這些僅僅停留在學生意識形態表面的東西清除掉,徹底糾正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偏差。

三、高校新生初入大學遇到的問題

(一)目標缺失

在中學階段,因為升學考試的壓力,學生們普遍存在追求分數為目標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學生們有明確的奮斗方向。然而進入到大學之后,升學考試的壓力不復存在,而且大學氛圍相對寬松,學生們感覺千斤重擔一下子就卸了下來,頓時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不少學生在沒有了外界壓力的情況下沉溺于網游,經常逃課、夜不歸宿,沒有將絲毫的精力用于學習上。這就是目標缺失的典型表現。

(二)同學之間缺乏包容理解

大學是面向全國招生的,同一個班級內往往匯集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因為每個地方風俗習慣、文化背景的不同,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的學習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住校的背景下,室友們之間常常因為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產生一些小矛盾,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又缺乏對他人的包容和理解,這些小矛盾就會升級演化成大矛盾。例如震驚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就是室友之間沒有良好地處理小矛盾進而產生了大矛盾,并最終釀成悲劇。

(三)心理素質不強

當代大學越來越突出社會性的一面,不少學生在大學生活中都能體會到逐漸步入社會的感覺,隨之而來的是經歷種種挫折與失敗。尤其對于新生而言,學生會競選落選、運動會失利等等對于一名滿懷抱負與理想的青年來說都是沉痛的打擊。有一些學生在面對失敗缺乏足夠的自我調節能力,或者盲目地過分否定自己,或者對社會對他人產生仇視心理。在不經意間一次挫折的經歷成為了他們人生由高處滑落向低谷的轉折點,甚至會一蹶不振。

四、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靈魂,也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原則。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反復強調: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最終目標就是要促進社會全面發展以實現人本身的全面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又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實行嚴格管理,通過校規、校紀對學生思想行為的合理約束,使學生培養良好的規范意識,不斷地用規章制度自覺地修正自己不正確的行為,從而增強道德意志、激發道德情感、強化道德體驗,提高道德行為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目的;二是要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認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良好的情感激勵可以使學生不會對教職工產生防衛、懷疑、猜忌的心理,使學生可以在溝通當中產生情感共鳴,這樣更加有利于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滲透進學生的思想中;三是要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其主體性,從思想形成的規律來看,高校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形成主要是他們根據自身的需要,有選擇地接受教育的結果,一切外在影響都只是客觀因素,因此必須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我教育實現教育目標。

(二)積極發展學生黨員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在學生中積極發展黨員,為的不僅是壯大黨員的隊伍,吸收更多的有志青年。更重要的是通過開展黨章、黨員、黨史、黨紀等教育活動,激勵更多的學生不斷奮進,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可以在各個團支部廣泛開展全員寫入黨申請書的活動,在廣大學生群體中刮“紅旋風”,帶動全體學生朝著正確的人生目標邁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對于新生群體,更要通過發展黨員的方式,樹立良好的模范典型,鼓勵大家向先進分子學習。更要對學生黨員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督促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積極幫助學習生活中有困難的同學,實現共同進步。要廣泛開展理論學習實踐活動,將黨中央的治國理政的新方略傳達到每一位學生,了解社會發展的動向,根據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進宿舍、進社團

大學生活的一個特點是弱化了班級的存在感,學生們相處的時間更多是在宿舍內、社團活動中,因此宿舍、社團的氛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思想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進宿舍,這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宿舍文化,營造出宿舍內部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抵制歪風邪氣的氛圍。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黨團組織建到宿舍里,可以寢室為單位建立起學生黨團小組,也可以根據宿舍規模的大小,以宿舍樓為單位建立學生臨時黨團支部,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在引導人、團結人、凝聚人方面的作用,形成健全的學生宿舍思想政治工作組織體系。同時還可以把學生在宿舍內的表現納入思想品德考評體系,作為評優、評定獎學金以及申請助學貸款的重要依據之一,通過與切身利益掛鉤促使學生主動規范自己的行為。近年來,興趣為主的學生社團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這些基層的學生社團主題涉及十分廣泛,包括文化、 政治、經濟、公益、科技等多個方面,并且逐漸成為高校學生進行自我服務與管理的一個主要陣地。尤其是對于新生來說,學長、學姐們對社團的運作對他們的思想觸動很大,良好的社團氛圍能使新生在更好成長。加強社團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要規范社團的運作方式,鼓勵社團制定合理的內部規章制度,通過這些規章制度確保社團活動的井然有序,杜絕暗箱操作、漠視法律法規等不良勢頭,給社團活動留下一片干凈的天空;另一方面要為社團活動提供合理、便利條件,使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參加大量課外活動,已達到激發興趣,培養能力,增強交流,取長補短的目的。

(四)提高輔導員的業務水平

輔導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線人員,與學生們接觸最多、最直接,輔導員如果能夠具備較高的工作能力,就能更好地消滅學生的消極思想苗頭。尤其對于新生來說,一位業務能力水平高的輔導員將是伴隨他整個大學生活的良師益友。首先,要提高輔導員的社會地位,大力宣傳優秀輔導員先進事跡,讓輔導員在工作中更具使命感、責任感,增強工作信心,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其次,加強輔導員的業務培訓,輔導員隊伍以年輕人為主,還需要學習很多理論知識,加強業務培訓是提升輔導員業務水平的最直接手段。另外,學校方面應多鼓勵學生和輔導員交流,畢竟輔導員都經歷過大學生活,對這期間尤其是新生階段思想上存在的問題有過切身的體會,作為一名過來人與后輩交流心得會更加順暢,學生們也能更容易接受。

五、結語

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的成長得到了人們的重點關注。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不亞于專業知識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新生,只有樹立起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短暫而又美好的大學時光,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譚利佳 單位:大連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俞馥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溝通探討[J].新西部,2006(8):3.

[2]彭莉.高校輔導員管理藝術探析[J].知識經濟,2010(16):154-155.

[3]高琛.淺談推進現代化教育過程中做好高校學生思想工作的重點[J].中國-東盟博覽,2013(6):128.

[4]孫紅,張敬,周曉楠,董曉芳.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1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