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課的應用

時間:2022-11-30 10:25:07

導語: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課的應用

摘要:為應對新時代大學生學情新變化,增強高校思政課實效性,有必要將“學習強國app融入高校思政課。“學習強國”App具有強大的學習功能,與高校思政課有較強的契合性,在內容上滿足高校思政課教學素材的需求,在形式上滿足大學生的使用需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通過巧妙導入激發學習興趣;通過理論升華,堅定理想信念;通過人物事跡分享,提高精神追求;通過法律案例,培養法治思維,這些方式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助力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學習強國”App;高校思政課;基礎課

年1月1日,由推出的“學習強國”平臺正式上線。“學習強國”平臺立足全體黨員,面向全社會,在內容上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教育、法律等諸多資源領域,對于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該平臺包括手機客戶端和電腦終端兩部分,其中,手機客戶端由于更加便捷使用率更高,更具研究的現實需要。“學習強國”App滿足了當前高校教育的快節奏發展需求,有助于開展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本文分析“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課中應用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契合性,并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課)為例,探討“學習強國”App在基礎課中的具體應用。

一、“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課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增強高校思政課實效性的要求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十分重視思政課建設,思政課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在意識形態斗爭日益復雜的新形勢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感召下,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對培養社會主義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高校思政課教師面臨的時代課題。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發揮“學習強國”App的資源優勢和政治導向作用,是創造性地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益探索。思政課教師應積極主動搶占新媒體市場,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講好思政課,增強思政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二)應對新時代大學生學情新變化

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創新離不開對大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提升精神境界,涵養家國情懷,激勵使命擔當。“0后”“00后”青年大學生是思想非常活躍的群體。但是,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同時具有新變化和新特點。當代大學生是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熟練掌握互聯網操作技能,知識面涉獵廣泛,自主意識強烈。“學習強國”App具有鮮明的政治導向和強大的學習功能,順應了互聯網條件下高校學生新的學習需求和教師的教學需求,是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質載體。高校思政課充分挖掘并利用“學習強國”平臺的學習資源,能夠進一步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二、“學習強國”App與高校思政課的契合性分析

(一)內容上滿足高校思政課教學素材要求

首先,“學習強國”App內容具有豐富性。“學習強國”App開設了強國通、百靈、學習、電視臺和電臺五個板塊,開啟了人們學習的新方式。其中,學習板塊設有要聞、新思想、法治中國、科技、國際、經濟、教育、文化等個一級欄目;電視臺板塊設有聯播頻道、看理論、看黨史、看教育、看慕課、看法治等18個一級欄目;電臺板塊有聽原著、聽報摘、聽英語等12個一級欄目。各一級欄目下還設有較多的二級欄目,內容資源極具豐富性和綜合性,并且大部分內容具有鮮明的政治導向性。高校思政課涉及國計民生、內政外交、理論實踐等諸多內容,因此,“學習強國”App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思政課教師對學習資源的需求,二者具有較高的契合性。“學習強國”App聚合了豐富的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服務于思政課教師的課程教學:一方面,該App有助于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素養;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可以積極建立網絡資源與課程教學的有機聯系,運用豐富的教學素材幫助大學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識。其次,“學習強國”App內容具有時效性。“學習強國”時政新聞內容更新及時,重點突出,具有較強的時效性。而思政課教學的內容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并且需要思政課教師對新形勢、新要求進行透徹的學理性分析,增強對現實問題的回應,以起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因為國內外形勢以及黨和國家的發展變化迅速,思政課教學內容只有不斷更新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立德樹人中心工作。思政課教師通過“學習強國”App,可以及時更新時政知識,將社會熱點與大學生關注點聚焦對接,“第一時間將政策熱點、改革焦點、創新要點、發展亮點帶進課堂,用鮮活的素材引導學生用心感受時代的脈動和進步。”[1]最后,“學習強國”App內容具有權威性。“學習強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以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涵蓋中央精神、決策部署、政策法規等內容,并由中國主流媒體、中央單位、省級地方平臺提供,具有權威性和準確性,政治站位高,是科學理論的學習陣地。[2]“學習強國”App無商業廣告分散注意力,無“標題黨”吸引人的眼球,內容嚴謹、權威、公信力強。思政課教師可充分學習“學習強國”App上的資源,了解社會新聞、時事政治、國家政策,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并將學習資源結合教學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中,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

(二)形式上滿足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使用需求

智能手機已經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普及,是大學生開展娛樂、學習的重要工具。如何將思政課教學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是高校思政課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學習強國”App在學習上具備的便捷性與靈活性,有助于思政課教師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首先,“學習強國”App滿足大學生便捷化學習需求。“學習強國”App排版簡潔,板塊羅列清晰,還可以收藏學習素材,獲取學習資源十分便捷。思政課教師布置課后作業,“學習強國”App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獲取資源的渠道。與此同時,便捷化還體現在技術的先進性上。其次,“學習強國”App滿足大學生碎片化學習需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利用零碎時間的碎片化學習已經成為現代人學習新知的新常態。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學習強國”App開展學習,提高學習的獲得感。尤其是“學習強國”App中的答題積分設置,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驅動性和黏性,實現自我激勵和自我強化,進而為深度學習的養成奠定基礎。再次,“學習強國”App滿足大學生自助式學習需求。網絡環境下,受眾的主體性、差異性、選擇性和參與性不斷增強,“學習強國”學習資源種類繁多,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身知識結構和基礎,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不同受眾的學習需求。例如,對于慕課資源的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課堂教學中集體學習的不足,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不同需求。

三、“學習強國”App應用在高校基礎課的教學實踐

用好“學習強國”App,前提在“學”,重點在“用”。如何將“學習強國”App具體應用在思政課中,以基礎課的教學實踐為例,做如下探索。

(一)巧妙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是教學設計中的重要一環,一個好的導入可以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學習強國”App內容豐富,并且表現形式多樣,有文字、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思政課教師可基于其資源的豐富性和時效性強的特點,深入挖掘資料,設置好課程導入。在講授科學高尚的人生追求時,可以導入人民群眾對袁隆平院士悼念的例子,進而拋出為什么袁隆平院士受到人民群眾的愛戴,什么樣的追求才是科學高尚的人生追求,我們應該向袁隆平院士學習什么的問題,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得出科學高尚的人生追求是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結論。這樣有助于實現理論學習有深度、有溫度,激發青年學子將個人的命運與祖國和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點燃他們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熱情。

(二)理論升華,堅定理想信念

講好思政課需要講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學習強國”App中有豐富的理論資源,在理論欄目中,包括文匯、理論著作導讀、思想理論研究、黨史研究、國際研究等內容,對開展理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支撐。崇高的理想信念這一節內容的講解,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儲備和理論水平,因為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學習平臺上的資源可以幫助思政課教師開展系列學習,增強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提煉總結,做到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例如,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好中國共產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問題,并從理論上解答學生的思想困惑,用事實幫助學生分析形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此外,還可以模仿“學習強國”App中的挑戰答題環節,根據知識點設置挑戰答題題目,檢測并鞏固學生理論學習的成果。

(三)人物分享,提高精神追求

基礎課重在價值觀引導,需要把鮮活的理論講鮮活,離不開生動的人物故事案例,以更好地與大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動。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道:“會講故事、講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課就要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改革開放的故事,特別是要講好新時代的故事。”[3]“學習強國”App人物欄目中有最美奮斗者、時代楷模、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板塊,既有歷史人物的蕩氣回腸,也有身邊人的感動,素材生動豐富,契合中國精神和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等章節的內容。例如,在講解時代精神時,引用“學習強國”App中的視頻《時代楷模黃文秀:大山的女兒》,通過五分鐘生動的視頻,讓大家在感動之余進一步了解了黃文秀的事跡,在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的時代楷模,生動地體現了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并且黃文秀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是一位貼近大學生實際的榜樣人物,更能激勵大學生弘揚中國精神,提高精神追求。

(四)法律案例,培養法治思維

基礎課法律部分內容重在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但是這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需要用充實、恰當的法律案例加深學生們對教材的理解。“學習強國”App法治中國欄目中包括法治新聞、法治時評、普法課堂、以案釋法、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等板塊,對于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法治思維的培養頗有助益。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觀看“學習強國”App上的庭審現場,讓學生們感受法律權威;通過觀看視頻《戀愛期間的財產贈予,分手后能否要求返還》,引導大學生從身邊小事開始培養理性習慣,樹立法律意識。此外,引用學習平臺中具體的法律案例,如男童拍打損壞銀幕,賠償事宜引糾紛,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最終再答疑解惑。這一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們對法律的理性認識。總之,借助“學習強國”App,結合教材內容開展教學,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法律章節學習的期待,有助于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四、結語

講好新時代的思政課,需要順應新形勢和新要求。“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課中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為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機遇。高校思政課教師有必要積極探索“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形式,助力創造生動活潑的思政課,以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周芳檢.用“學習強國”平臺打造“四有”思政課[N].中國社會科學報,0-11-(8).

[2]張曉麗.“學習強國”平臺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契合性淺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0(8):-1.

[3].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31.

作者:馬文杉 孫藝娟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