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時間:2022-06-02 11:17:04

導語: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

第一,部分記者不負責任,新聞報道失實,對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現象有誤導。面對當今時代來源繁雜、良莠不齊的信息,學生很難有時間和精力一一分辨信息的真假好壞。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獵奇心理,喜歡展示自己的個性。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對一些嘩眾取寵甚至失實的新聞報道比較感興趣,甚至刻意閱讀一些包括反動、色情、暴力等內容的網站。有些媒體記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新聞報道上或夸大實事,或道聽途說。這對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危害極大。第二,部分網民不負責任,隨意傳播、發表不正確的言論,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當今時代,隨著網絡的廣泛普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蓄意制造謠言或傳播一些不健康的東西,而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對網上的這些不良信息缺乏辨別能力,往往被不良分子利用,對不良信息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15年3月6日,荊楚網消息:“湖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謝雙林表示,網絡大V要擔當傳播正能量的意見領袖,青年人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數’,如果每個人都成為網絡正能量的建設者,那么網絡清朗的目標也就得以實現。”這則消息,從網絡信息管理者的角度說明,網絡信息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第三,個別網站不負責任,什么消息都轉載。有些網站為了賺點擊量,甚至專門轉發吸引人眼球的各種奇談怪論、假說等,使失實的報道層出不窮。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現狀及效果

就目前高校而言,大學生思想教育方法主要通過兩個途徑進行,一是通過學工處團委搞學生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教育;二是通過思政課堂,從理論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各高校學生工作處和團委舉辦的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如大慶師范學院每年都開展“紅色文化月”活動、“五盡教育”活動、“關愛中成長”活動,以及各級各類競賽、評選優模活動等等。但據學生反映,參加活動的學生面很窄。雖然要求全校學生參加,但大部分學生不感興趣,參加的總是一少部分學生,受教育的也是少部分學生。我國高校對思想政治課教學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革———統一教材、統一大綱,力求做到教學內容貼近學生思想實際;教學手段不斷推陳出新;在考核方法上,加強課堂管理考核,加大學生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但思想政治課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還是成效甚微。

三、新媒體環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則及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應堅持的原則

1.正面教育原則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一定要堅持正面教育原則。首先,在思想政治課堂上,要堅持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思想武裝學生頭腦,讓學生了解、把握這些理論的內涵及內在邏輯關系。其次,在組織學生開展紅色歌曲大家唱、經典誦讀、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大賽等活動的過程中也要堅持正面教育原則,堅決杜絕庸俗或低俗的節目上臺表演。

2.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原則無論是課堂講授還是開展學生思想教育活動,思想政治課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關心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理論剖析和講解。部分教師由于受課時限制及教學內容的束縛,很少用理論剖析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如何看待大學生就業問題、考研問題、英語四六級過關問題等。

3.課堂灌輸原則在課堂上,教師要成為學術典范,讓學生懂得教師所講授的是學科知識。不要為了迎合學生的好奇心而講授太多生活中的新奇事件。

4.教師要樹立良好師德原則古語曰“上行下效”。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教出有素質的學生。師德主要體現在敬業、學術水平高、理論功底深厚、知識面廣泛、對學生充滿愛心、外在形象穩重、舉止文明等方面。教師只有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在思想政治課上傳授理論時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

(二)找準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突破口

大學生處在青春期,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識。如果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切合學生思想實際,就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思政課教學研究

在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課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方式方法要適應新環境、新特點。

1.加強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管理力度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課在高校教學中的地位,保證該門課程有充足的學時及良好的教學條件。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地位,在職稱晉升、繼續深造、課題申報等方面要有特殊政策。

2.解放思想,繼續深化教學改革首先,在尊重統一教材、統一大綱的基礎上,教學內容改革必須有突破,結合實際講清理論問題。其次,在教學方法上,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開展分層次教學。例如:文科學生有基礎,可以多講一些理論;而對理科或藝體類學生,應注重結合學生實際進行理論講解。同時,高校應鼓勵教師開展專題講座,發揮教師個人的風格。再次,在成績考核上要有所突破,即實行綜合考核,避免憑一張試卷就評定學生成績的方式,考核內容包括日常行為規范、課堂紀律、課堂筆記、討論發言、撰寫學習體會、參加實踐活動成效、參加校內有關活動的成效等。閉卷考核可以采取自愿的方式,如果其他考核分數不高,可以期末閉卷考試成績作為補充。

(四)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首先,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網絡在傳播中的優點,如快捷、方便、保護個人隱私(匿名發表)等,利用網絡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對網絡的管理若一味采取“堵”的方式,在實際工作中就會很被動;應采取“疏”的方式,由被動變為主動,重視網絡傳播的作用。其次,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這種新的傳播形式,把建立網絡平臺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業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博客等網絡平臺,隨時隨地與學生溝通,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中存在的困惑。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國家重要紀念日、每年兩會期間等特殊日子,利用網絡平臺,向學生相關資料或者講解重點問題,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問題。第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傳播中的獨特性作用與課堂教學相比,網絡傳播有傳播方便快捷的優勢,學生有問題可以隨時上網查找。思政課教師建立的網絡平臺,要成為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的“百度”,學生只要進入這個平臺,便能搜索到想要的答案。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內容,使之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思想,寓教于樂,做到學生喜歡看、看后有收獲。總之,在新媒體環境下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這種新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張小蘭單位:大慶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