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15 09:19:04
導語: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德才兼備的教育目標相結合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必須養成社會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是什么。社會主義道德是我國的主流道德。它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其觀念和規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這種道德體系根源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的道德理論和先進的倫理思想,與中國文化和倫理傳統相融合,并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道德體系,不僅具有無可辯駁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而且具有普遍性;不僅對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而且對每個人的發展也非常重要。同樣,社會主義道德是每個高職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操守,是國家對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才能”是學生應當追求的個人成長和就業的價值追求。因此,要想使高職業學校的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就必須以積極追求“德才兼備”為目標。在開展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時,就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扣緊國家需要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脈搏;以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為依托,讓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學生的頭腦中落地生根;以忠于祖國和忠于人民為立足點,強化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制定翔實的《職業學校學生道德規范》,積極倡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揚真善美的影響力。在學生中唱響時展的主旋律,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昂揚的斗志,使學生逐漸成為時代精神的領跑者、時代風氣的倡導者,以此把學生的理想和現實統一起來。
二、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傳承民族文明相結合
傳統的民族文明必然承載著民族發展和精神追求,離開民族傳統文明既標志著民族缺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更會使民族迷失自我,在國際社會中人云亦云,難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地站穩民族立場,堅持和擴大民族利益,甚至是關系到國家和民族存亡的嚴峻問題。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偉大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中華文化既自成體系又博大精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堪稱是教化國民、強盛國家的鎮國之寶,必須堅信不疑、代代傳承。因此,在對高職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傳授課本規定的內容是必需的,但不能是教條的,不應當僅僅采取呆板灌輸的理論化的、說教化的政治觀點,還應當將開辦國學講座、解讀歷史故事、歌頌古代先賢等做法融入到思想教育中,使學生在品讀歷史中有所啟迪和感悟,在聆聽故事時有所感觸和啟發,通過史實結合,強化學生的憂患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增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能力。“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要讓學生在歷史文明的感受中,了解到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建設和傳承我們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的,明白中華民族的今日強盛來之不易。在傳統文明的感召教育下,使學生熱愛自己民族的文化,自覺汲取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養分,以振興民族為己任,逐漸養成勤學、修德、篤行的修身養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在校期間的學習中,在品德和才學方面同步獲得深厚的積淀,不至于由于重才輕德而只重視對專業課的學習,不重視思想品德的養成,而荒廢在校學習的時光。
三、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法治建設相結合
法治建設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性問題,其中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是重要節點。對于大眾來講,有法必依極為重要。多年來,國家通過不間斷的普法教育,人們的法律意識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離法治社會建設的要求還是相去甚遠,尤其是青年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思想還很濃,不了解法律和不尊重法律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也衍生出了許多極端的案例,可謂發人深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點就是要讓學生守規矩,那么知法守法就是其中的根本性問題,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學生清醒地認識到依法生活,提高法律在學生心中的權威性,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解決矛盾或糾紛,逐步培養學生主動擔負起社會責任的使命感。具體地說,高職學生法律意識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是由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信仰四個基本要素組成的,只有當四要素產生最佳組織效應時,才能達到提升學生法制意識的目的。在高職學生擁有正確的法制意識的基礎上,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知法、守法、用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四、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創建和諧的輿論環境相結合
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學校為其創建和諧的輿論環境,也就是要破除思想政治教育簡單化和單一化的觀念問題,要樹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處不在及與其他學科緊密相連的觀念。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簡單的講道理,不是以灌輸理論方針政策為唯一內容,不是只有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唯一方式。比如,在開展專業課教學時,應當向學生講明為什么學的問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合理融入到專業課的課堂中,讓學生的思想得到洗禮,達到化思想政治教育于無形的形式中的良好效果。再比如,借助開展心理咨詢這塊陣地,充分調研學生的所思所想,一方面,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工作方向,另一方面,通過咨詢性的趣味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達給大家,使學生在娛樂中受到應有的教育,避免正規課中學生的抵觸情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應當巧借新媒體這個有力平臺,開展QQ交心、微信說理、網上講道理等靈活多樣的思想教育方法,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以及社會形勢,努力提高學生的政治修養和思想覺悟。搭建和諧的輿論環境就是營造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氛圍,為此,應當注重從抓好項目謀劃、在條件儲備上下工夫。鮮活的內容,靈動的形式,就會讓學生完全達到教育所需要的實際效果。應當積極弘揚學生身邊的好人好事,讓各方面的典型人物在校內的道德大講堂中宣講自己的事跡,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學生之間的比學趕幫超,營造出學校內的崇尚美德的良好風氣,形成見賢思齊的積極進取氛圍。總之,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在轉變以往的呆板做法的前提下,從發揮校園文化的凝聚力入手,從培養優良的校風開始,努力做到讓學生在教育中真正能夠得到啟發和激勵,真正能夠厚德敦品,使高職學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應有的實際效果。
作者:勾朝霞 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