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時間:2022-02-18 11:32:36

導語: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對策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同時也促使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困難。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思想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稍有不慎便會走上錯誤的道路,所以高校應當重視這一時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格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人格。本文從人格教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討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實施人格教育的對策,為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人格教育;對策;建議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的工作。近年來,隨著校園暴力事件、校園犯罪事件的頻繁發(fā)生,大學生的人格問題成了這些事件產(chǎn)生的首要因素,對大學生的人格教育思考成了當前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加強大學生的人格教育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要求。因此,研究探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對策建議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二、人格教育的概念

人格,從字面上可以被解釋為人的性格、能力等,也代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格即為人的個性,是人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外在環(huán)境以及周圍人群的影響,從而形成一定的行為習慣和特征,這些被統(tǒng)稱為人格。人格教育是指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來促進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質(zhì)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符合社會的發(fā)展需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人格教育是建立在心理教育的基礎上的,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個人健康的人格,重視對人的思想、認知、情感、行為的培養(yǎng),促使四者共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形成良好的素質(zhì)、健全的人格。人格教育的內(nèi)容是廣泛的,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價值觀念教育、自我認知教育、生活態(tài)度教育。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人格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兩者之間存在著重要的聯(lián)系,是不可分割的。人格教育的開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進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一)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人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形成良好的品德,而人格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就是培養(yǎng)人的高尚品德,因此,要想有效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須進行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重要前提。另外,人格教育能夠促進個人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面對是非觀念時能夠進行正確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為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減輕了負擔。最后,人格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條件。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思想行為都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在多元化的價值觀念的影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愈加困難,而人格教育的開展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避免遭受不良信息的侵害,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條件。

(二)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個人素質(zhì),所以,從本質(zhì)上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育人的重要工作,將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作為工作的中心和重點。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重要工作離不開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應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格,促進學生在思想上、認知上、情感上、行為上的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健康的人格不僅是指心理的健康,還包括生理的健康、高尚的品格、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高素質(zhì)的修養(yǎng)等,人格教育的開展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能夠將對學生人格塑造的工作落實到位。只有當個人具備了健康的人格之后,其才能在思想上具有高度的認知能力,在情感上具有正確的審美情趣,在道德上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人格教育不僅塑造了學生健康的人格,同時也為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所以說,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人格教育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

人格教育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開始,人格教育就一直貫穿其中,并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人格教育的開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供了可能,而這一目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強調(diào)的。此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人格教育是建立在心理教育的基礎上的,在學生健康的心理前提下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雖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并沒有實施到位,但人格教育卻很好地彌補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包括了對學生的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社會道德培養(yǎng)和集體主義教育。而人格教育在道德教育上則是注重對學生人際關系的教育,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可以說人格教育注重的是個體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注重的是群體教育。人格教育對個體情感、情緒的教育幫助學生學會控制調(diào)節(jié)自己,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無法體現(xiàn)的,所以說,人格教育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徹底地實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實現(xiàn)的途徑

(一)打造良好的人格教育環(huán)境

人格教育的實現(xiàn)離不開良好的人格教育環(huán)境,而當前人格教育環(huán)境的營造主要是側重于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忽略了社會以及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從學校教育環(huán)境來看,嚴格的制度標準、良好的校園風氣、融洽的師生關系等都是適合人格教育的良好環(huán)境。高校在組織學生進行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時應當加強對學生的人格教育,同時積極與學生干部聯(lián)系起來,及時了解學生的人格狀態(tài)。此外,高校還應當設立心理輔導室,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避免學生不良心理的產(chǎn)生。在家庭教育環(huán)境方面,家長應當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避免因自身的不良行為而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無形中對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也是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前提條件,因此需要加強對社會風氣的管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將積極的思想灌輸給學生。同時還需要積極加強對先進人物事跡的宣傳,利用主流思想來強化學生的人格教育。最后,需要將學校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結合起來,打造一個全方面的人格教育環(huán)境。

(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人格教育不僅僅是從外部對大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單純地依靠外部的灌輸來對大學生來進行人格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高校還需要引導大學生從內(nèi)部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從而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高校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觀的教育,使學生的思想符合社會主流思想,從而幫助學生學會對是非價值觀念進行正確的判斷。高校的人格教育可以通過如道德主題教育、心理主題教育、行為主題教育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正能量的傳輸,讓學生自覺接受、認可這些觀念,并與自己原本的思想觀念結合起來,摒棄原本自身不良的思想觀念。另外,高校應當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比如從宿舍生活守則、圖書館行為守則等學生日常活動場所的制度入手,從小處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規(guī)范,進而上升到學生在社會中所遵守的法律行為規(guī)范。讓學生認識到什么行為是正確的,什么行為是錯誤的,從而能夠對價值觀念有正確的認知,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將正確的價值觀念踐行到位,長久下去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豐富人格教育的形式

當前,人格教育的主要形式還是依賴于課堂教育,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所以教師應當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對人格教育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樂于接受,從而有效實現(xiàn)人格教育的目的,促進學生健康人格、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首先,教師應當不斷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內(nèi)容,積極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從生活中充分選取教育的內(nèi)容來幫助學生形成樂觀向上的性格以及優(yōu)良的品德。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不斷地轉變,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從生活入手,聯(lián)系實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效果。其次,教師應當積極組織開展各種人格教育活動,如傳統(tǒng)文化學習競賽,向學生灌輸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高尚的道德思想;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向學生灌輸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減輕心理負擔,改正學生的人格問題。顯然,學習的目的是應用于實踐,所以人格教育還應當落實到實踐教育中。最后,高校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拓視野,走出校門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從而健全自身的人格。只有將人格教育落實到實踐中才能有效實現(xiàn)高校人格教育的最終目的,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才。

五、結語

人格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人格教育。對學生的人格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高校應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識的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引導,從人格教育的環(huán)境、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以及人格教育的方式等方面做努力,讓學生接受全面的人格教育,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從而使學生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苗玉東.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人格塑造[J].教育與職業(yè),2013,(36).

[2]鮑昕.論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8).

[3]鐘銀貞.高校思政教育中提升學生人格的養(yǎng)成途徑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6).

作者:趙彤璐 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