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發展理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淺析
時間:2022-03-17 10:51:25
導語:全面發展理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豐富和發展,對我們進一步認識新的時代條件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歸宿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和高度。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學指引,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與任務,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動因;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豐富和發展了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也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政治保證、現實途徑、環境保證。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實踐性、提升創新性、突出人的主體性、強調持續性。
關鍵詞: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有效性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根本命題,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最高理想目標,也是一個需不斷探索實踐的過程。加強與改進思想政治教育,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價值追求。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必須深入學習和領會馬克思主義人學論述,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教育方針,科學辨析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化和科學化水平。
一、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發展及中國化
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實現社會繁榮發展的基礎。古往今來,無數先哲從未中斷過對人類自身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每個時代的人們都會以自身獨有的方式關注人類自身發展。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是在不斷批判和吸收該領域相關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逐步萌芽、成型和完善的一個過程。馬克思等將社會實踐作為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繼承了各個歷史時期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精華,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人學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最本質的特征,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一理論始終貫穿于馬克思、恩格斯各個歷史階段的經典著作和論述中。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有著多角度、多層次的涵義,“人的全面發展既是人類個體個性的充分體現和發展,也是人的主體性的充分展示,更是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和各種社會關系的豐富全面”[1]。人的全面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上天神授的,而是以對客觀世界規律的充分認識為前提,以豐富的知識儲備為基礎,以人主體性的提高作為條件的,而上述的種種條件的獲取與教育密切相關?!敖逃c生產勞動的實踐的緊密結合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首要條件?!盵2](P530)一直以來,實現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諧發展被黨和國家作為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黨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秉h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笔舜笠詠?,提出了“實現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和目標”,“充分保證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人民共同富裕,既要經濟發展、又要人文關懷”等一系列重要的論述。這些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始終將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終極的價值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被進一步中國化并賦予了其新的時代要求和新的精神內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的人學理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豐富和發展,對我們進一步認識新的時代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歸宿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和高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實現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的發展,把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結合起來,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終目標和歸宿。
二、人的全面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辯證關系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是生產勞動與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可見,教育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受教育者成長成才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互相作用,緊密相聯。1.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學指引。首先,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目標與任務。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政治環境、不同階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是不一樣的,但是人的全面發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訴求。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這樣的人,一直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根本問題。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就為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即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四有”即是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結合中國實際的具體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培養“四有”新人作為根本目的和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其次,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思想政治教育是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改造的活動,其理論基礎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門科學,正是由于“用完整準確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用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用鄧小平理論來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科建設”[3(]P26)。思想政治教育是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內化”到受教育者思想中并促使其踐行的過程。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人的道德素質、政治素質、社會交往素質、文化素質等的全面、系統、科學的發展,正是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理論依據與行動指南。再次,人的全面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現實動因。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以其理論作為依據、開展的針對受教育者全面健康成長的教育。通過實踐,思想政治教育不斷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標準衡量、規范自身,不斷吸收、借鑒各學科理論,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形成了開放包容的系統。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不斷進步的,這樣又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創新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進步,為其不斷進步提供了現實動因。2.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豐富和發展了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它涉及教育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特別是通過跨學科的借鑒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體系越來越科學,內容越來越豐富。不同時代的受教育者有不同的道德狀況、思想狀態,不同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不同的目的、任務,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既要包羅萬象,又要與時俱進,不斷汲取新鮮內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豐富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完善了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這也正是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開放性、包容性特征的題中之義。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政治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而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它必然地具有統治階級的意志,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政治性。人的全面發展要有良好的政治條件做保障,無法想像一個混亂的國家,一個混亂的社會,能夠孕育出全面發展的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保證人們的思想統一,保證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現實途徑。再科學的理論也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并且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一個開放包容的系統,只有如此,才會與時俱進,才不會被歷史所淘汰。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改造、完善人思想的過程,可以說是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重要實踐工具和現實途徑。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實踐的過程,為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實現、驗證、豐富,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創造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匯集了鮮活的事例。
三、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指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實踐性。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在社會實踐中才能實現,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要自覺地面向社會實踐并向實踐轉向,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會發展變革的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進行革新,避免出現傳統理論教育中存在的抽象化、概念化和教條化等現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要根據國情、黨情、社情、民情等的變化,在內容、形式、機制、手段、方法上都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要緊密聯系實際,貼近群眾生活,緊跟時代變革,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思想政治教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要實現理論教育與實踐發展的有機結合,就必須在實踐中進一步增強人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實踐的自覺性和堅定性。2.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創新性。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持續進行、永無止境的歷史的動態過程,它表現為人類發展絕對性和相對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的辨證統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不僅要繼承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也要結合新形勢、新情況、新變化,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內容、形式、手段,引導和挖掘人的各種潛力,真正實現人自身充分、自主、自覺的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各種經濟成分、分配方式、就業形式等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那么實現人的發展也應由單一性向多元化轉變,這就要求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進行轉變。首先要改變傳統的偏重灌輸的教育方式,向注重滲透的方式轉變;其次要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和各個領域中,滲透到群眾的生活中。在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尤其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和渠道,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因此,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就必須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3.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人的主體性。人的發展,從本質上說,是確立人在社會實踐中的主體地位,發揮人的主體作用。所以人的主體性作用的發揮,不僅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涵,更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樣,思想政治教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整合作用,而且引導人的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其最終目的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按照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應該由促進社會發展逐漸向引導人的全面發展轉變;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要把培育人的主體性意識和發揮人的主體性作用納入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體系,建立主體平等交往、雙向互動的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教育過程中逐漸增強人的主體意識、培養人的主體精神、開發人的主體能力、塑造人的主體人格。4.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持續性。人的全面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長期性和可持續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不斷激勵人們努力發揮自身作用,豐富精神世界,挖掘自身潛能,協調各種社會關系,從而推進人類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中獲取優秀的人文精神資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推動人的精神健康發展;其次,要用先進文化引導、規范各種社會行為,提高人們協調與優化各種社會關系的能力,最終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和人個體之間的和諧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手段和途徑,必須面向社會、面向未來,以正確積極的思想和理想來引導社會的發展,使社會成員具備全面發展的思想素質和道德規范,推動社會的全面與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卜建華 孫 靜 單位:濱州醫學院醫學人文中心 濱州醫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愛國,林亞梅.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2]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張耀燦,陳萬柏,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精品范文
10全面風險管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