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服務型黨組織構建思考
時間:2022-09-21 11:23:41
導語:高職院校服務型黨組織構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高職院校服務型黨組織“1+2+3”體系為一個服務中心、兩個支撐能力、三種工作方法。縱覽已有的學者成果,基層黨組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涵、特點、功能及作用等方面。筆者將當前高職教育的發展新態勢與基層黨組織構建結合起來,創新體系建設,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更好的服務。
2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的新變化
隨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基層黨組織的內涵、特點與功能出現新的變化。具體闡述如下:2.1內涵的豐富化。通常來說,高校的基層黨組織處在各項工作的第一線,建設成效直接決定和影響著高校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更是制約基層黨組織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許廣華、溫卓,2014)。同時,高校黨的基層組織是學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推進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是推進學校改革發展、建設和諧校園的重大舉措(曹忠琪,2009)。此外,高校基層黨組織承擔著服務師生,凈化心靈與塑造健康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要任務。因此,新時代下高校服務型黨組織既能發揮政治核心的凝聚力、戰斗堡壘的支撐力,又能具備教育教學改革的保障力及師生品德素養的監督力。2.2特點的現代化。一是信息化。信息化主要表現為“互聯網+”的黨建工作構建。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多渠道、多層次的采用網絡化、遠程電視化及APP應用軟件,隨時隨地的傳達黨建精神、黨課學習心得等。此外,正確利用新媒體平臺優勢,實時掌控師生輿情,做到“精準定位,精準服務,精準落實”的目標。二是精英化。服務型黨組織成員是師生群體中的精英,不僅是技能、學歷等方面的強人,更是思想道德的表率,對基層群體的工作、生活都能發揮榜樣作用,唯有這樣,服務型黨組織的威信才能真正落入人心。三是國際化。隨著高職院校新進教師的國際化與留學生的逐年增加,基層黨組織成員的國際化與服務對象的國際化成為不可忽視的新特點。因此,探討與研究國外文化、理解習俗差異,增強心理輔導與行為干預成為服務型黨組織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2.3功能的延伸化。依照《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要求,定位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四項基本功能,即服務功能、管理功能、監督功能、教育功能(白皓,李淑云,2016)。進一步來說,筆者發現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服務型黨組織具有新的延伸功能:一是學習功能。黨組織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具有不斷學習與不斷進步的功能。正如企業管理理論研究一樣,學習型組織的構建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育是企業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寶,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也需要明確學習目標、任務與規劃,保持學習的激情,具有學習的動力,如此才會收獲學習的果實。二是創新功能。創新是當前經濟結構升級轉型與產業更新換代的主要動因,因此創新也是服務型黨組織構建的重要基礎。當然,創新不是否定前人成果,而是符合當前黨的建設思想下的先進工作方法、手段與途徑的升華,是兼容并蓄的過程,也是揚棄的結果。三是合作功能。統一戰線是我黨發展壯大,獲得諸多光輝事跡的重要基石,是聯絡其他優秀政黨的主要途徑。高職院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應繼續保持與發揚優秀傳統,主要挖掘民盟、九三學社等黨派教師及學生群體,將中國共產黨的有效影響落到實處,有力保障其他政黨的長效支撐力度。
3產教融合改革下黨組織的目標與任務
3.1目標。新時期高校開展基層黨建工作是促進高校改革,為黨組織提供優秀人才的根本保證。同時,加強黨建工作可以提升大學生的素質,擴大黨的隊伍建設,從而可以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進程(王亞丹,2015)。結合當前高職院校發展現狀,筆者認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體系的構建目標還包括:監督教科研風氣、擴大社會服務范圍及深化師生“亞健康”服務程度等。3.2任務。圍繞服務型基層黨組織“1+2+3”體系構建目標,結合產教融合改革進程,高職院校服務型黨組織任務可以表述為:一是培育服務中心。服務中心不僅是“1+2+3”的核心要素,也是黨組織增強凝聚力與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基層黨組織不僅將服務理念放在工作過程中,更應成立“服務中心”與“服務小組”,設置師生服務崗位,構建一崗雙職,從而將教科研工作與思想培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可追溯、可提升、可示范”的服務體系;二是提升支撐能力。支撐能力包括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前者主要指學習帶來領導、組織與監督的自信,后者則是學習的目的與學習積累的成果。從事物發展的本質來說,“優勝劣汰”既是自然界萬物進化的內在規律,也是組織、團隊保持長久旺盛生命力的內在命題,因此,構建基層黨組織不斷學習的制度、塑造基層黨組織不斷創新的氛圍是今后高職院校黨組織在新常態下的又一重要任務;三是創新工作方法。密切聯系群眾是我黨優秀的工作方法,此外,實事求是是工作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的原則。但隨著當前國家政治生態出現的不良影響與不利環境,高職院校的基層黨組織面臨的問題也相應發生變化,諸如短期功利性、學生入黨動機不端正等,此類問題的解決需要基層黨組織工作方法的創新,遵循緊扣熱點、深入訪談及勇于突破等思路,從而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效率與質量。3.3小結。綜上所述,產教融合教育教學改革是將校內教育教學與企業崗位實踐相結合,實現產業鏈演變與教學內容更新的無縫對接,更好的培育優秀應用人才。因此,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應突出服務中心,提升支撐能力及創新工作方法,緊緊圍繞“現代學徒制”的教育形式,為高職院校的不斷發展提供推動力、約束力與保障力。
4服務型黨組織“1+2+3”體系構建研究
4.1構建原則。高職院校服務型黨組織“1+2+3”體系的構建應緊緊圍繞上級黨組織會議精神、任務內容及建設要求等確定工作重點、工作思路與工作內容。具體包括:一是一致性。一致性主要體現在思想的一致性。認真學習研究黨中央的黨組織建設的會議精神,研讀基層黨組織建設文件與書籍,定期集中研討學習心得體會,統一思想,深刻領會新時期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作用。二是持續性。持續性是工作作風的堅韌、工作方法的穩定與工作態度的執著。它不僅是體現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體系構建的主旨,也是展現黨員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新常態下,持續性的構建原則既是指基層黨組織“1+2+3”體系構建的長期、艱巨的過程,也是“不忘初心、勇于擔當”的傳統、優秀黨組織建設思想的延續。三是兼容性。體系的建設應與其他政黨、團體兼容并蓄,扮演好引領示范的角色。一方面,基層黨組織的黨員來自于優秀、拔尖的群眾,也來源于其他黨派與團體,因此,體系的兼容性是基層黨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則之一;另一方面,黨組織的工作任務也要求體系的兼容,才能進一步的深入到群眾中去,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4.2構建內容。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主要在理念、組織設置、工作方式、組織活動內容、黨建理論以及建立和完善創新的制度保障和工作環境等方面下功夫(周春芬,2010)。總的來說,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1+2+3”體系構建可集中于強化內在動因與外在誘因兩個部分內容。一是內在動因強化途徑。其一,內在動因為個人能力成長的激素,可表述為服務群眾的內在需求性,從而滿足自身精神層次發展的欲望。基層黨組織應成為師生能力發展的平臺,成為發揮服務、奉獻與忘我崇高境界的階梯。其二,內在動因還是基層黨組織勇往直前、永不言敗的斗志,可體現在承擔任務的積極性、執行任務的堅決性與攻堅除障的犧牲性。二是外在誘因強化途徑。環境是組織生存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也是當前影響到基層黨組織保持純潔性的主要因子。“環境與黨組織”是互補互生的辯證關系,從歷史層面講,惡劣的環境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也洗禮了黨組織的純潔性。而當前,我黨同樣面臨詭計重重的國際政治環境與腐敗頻發的國內官員生態圈,從嚴治黨成為黨組織,尤其是基層黨組織構建的首要標準。另一方面,黨員自身的純潔性及黨組織的崇高理念也能夠塑造乃至改變社會環境,增強民眾對黨組織的信任,改變當前極少數“提黨不屑一顧”及“黨費是負擔”的不良現象,重塑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與團結力。4.3構建對策。通過研讀黨建學者的相關成果,結合課題研究思路,筆者認為以下對策是構建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體系的有利途徑。一是服務專業化。這里的服務是與高職院校的辦學模式、教育教學特點與發展目標密切相關。簡言之,有利于學校發展與學生培育的服務才是基層黨組織構建的內容,才需要集中精力激發和誘導的對象。因此,服務的專業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服務理念的宣導,包括視頻化的培訓、座談會的宣講及新媒體平臺的傳播;服務技能的培訓,著重在于服務對象心理的研究、行為異常的甄別及實踐技術的考核等。二是能力指標化。基層黨組織的管理能力衡量應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工具,如目標考核法、質量工程法及平衡記分卡。此外,基層黨組織干部與黨員應明確工作計劃、工作方法與工作成果,定期開展工作自查、工作糾查與整改,且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計量分值中,從而做到“黨建質量”的人人有責,追責到人的效果。三是創新常態化。創新是理論與實踐不斷積累的“量變”到體系與成果突破的“質變”,這需要基層黨組織工作效率的提高,有效參與到高職院校教學教改工作中去,尚需要基層黨組織工作質量的提升,及時服務高職院校師生素養培育中。因此,創新工作時時刻刻存在,但存在于長期工作經驗積累與扎實的理論素養升華之中。
5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先進性的構建是一項艱巨且長期的任務,也是影響到院校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課題對“1+2+3”體系的構建研究既能對黨組織體系建設提供一些學術借鑒,也能豐富相關的研究成果。
作者:田躍 錢俊 梁傳波 單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許廣華,溫卓.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的研究[J].祖國,2014(02).
[2]曹忠琪.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19):72~73.
[3]周春芬.新時期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151~152.
[4]王亞丹.新時期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資治文摘,2015(7):17.
[5]白皓,李淑云.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定位與實現路徑[J].沈陽干部學刊,2016(3):21~23.
- 上一篇:高校廉潔教育論文
- 下一篇:農村土地流轉存在問題及行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