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對策

時間:2022-01-23 09:01:46

導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對策

摘要:自從經濟全球化發展后,我國就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改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本文首先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定義入手,同時闡述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對策,最后總結了全文,旨在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校;網絡思想教育,定義;管理對策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網絡與人的接愈加頻繁。大學生活是大學生的思想觀、價值觀走向成熟化的過程。處于此階段的大學生的思想容易受到網絡上一些偏激、錯誤的觀點的影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大學生為人處世,進入社會前的必要課程。本文針對目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并總結出新的教育管理對策,希望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幫助。

1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定義

1.1定義。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和個體差異,找到傳播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的宣傳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1.2內涵。高校網絡思想政治以思想、科學發展觀、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特色社會、鄧小平理論為核心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為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中心思想。通過網絡平臺等信息傳播途徑,加強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宣傳。同時進行校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積極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對策

在網絡信息的大時代背景下,高校應當參照自身的發展戰略、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探索全新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創新理念,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以此保障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結合相關資料,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對策最主要如下。2.1健全理論體系。首先,應當依據大學生自身的需求,合理開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規劃,確定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積極建設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確保更好的監督與規范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向前深入發展。其次,強化網絡理論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合理辨別繁雜的網絡信息,加強學生對網絡信息辨別能力,促使大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網絡信息。最后,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促使學生能夠自覺承擔責任,不斷約束自己,以此提升自身的自覺性。2.2優化教育隊伍。第一,優化教育隊伍人員結構,按照專業化、年輕化的要求,構建一支德才兼備的人員結構,強化各科教師的吸納,調查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掌握學生信息接收、網頁瀏覽的習慣。第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強網絡思想政治的管理力度。研究制定評估考核體系,綜合評價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構建良好的競爭意識,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第三,參照其他高校的體系與制度,在此基礎上,依據高校的未來發展戰略,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強化師資隊伍培訓,當地教育部門也可開展評比表彰,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作出表率。2.3改善教育環境。首先,需要凈化網絡環境,高校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確保學生能夠杜絕網絡環境的影響。另外,還需強化學生自控能力的培養,逐步提升學生的掌控能力。就新生而言,教師需注重新生適應能力、辨別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依據自身的需求,揚長避短,達到正面積極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其次,美化校園環境,高校應當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建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宣傳欄、校園廣播、校園網站上,強化校園文化的宣傳。以此感化教育者心靈,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加強教師對思想政治的重要性的意識,以此約束自己和學生。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保障。最后,注重法制環境的優化,構建網絡法制管理體系,切實將網絡安全化、規范化運行,高校應當正確收集學生的意見與建議,更好的開展網絡管理工作。2.4創建網絡載體。第一,強化高校BBS建設,BBS屬于一種交互性的電子信息服務系統,借助這類技術開展輿論引導工作,強化教師、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角色定位,從源頭解決信息問題。在實際應用中,高校BBS的自由度較大,在進行議程設置時,應當把握實際、以此取得較好的效果。第二,注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建設,依據學生群體特點,建設專門的教育網站,并在其中逐步滲透價值觀、人生觀,貫徹黨的方針,宣傳黨的政策,培養出遵紀守法、高素養的人才,切實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發揮出來。

3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學內容,強化師生互動的同時,也會將西方的享樂主義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得大學生動搖核心價值觀。針對這類情況,應當積極探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潘曉娜.新形勢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對策研究[J].職業技術,2016,15(02):84-86+89.

[2]康瑩,侯微.青年教師網絡政治參與對高校統戰工作的挑戰與應對[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1):85-89.

[3]陳國成,黃偉泓.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35(02):60-62.

[4]王珅.淺析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學理論,2012(22):235-236.

作者:霍達 單位:西安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