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宣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7-13 09:23:03

導語:新聞宣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宣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要]針對近些年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改革情況,在注重培養學生基礎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將學生的思想意識狀態作為教學的主要對象,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本文便建立在現代新聞宣傳的角度,結合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開分析,闡述當前新聞宣傳的具體特點和作用,并從實際的院校思政教育角度落實融合性研究。意在通過文章論述,能夠進一步增強新聞宣傳的社會影響力,為院校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有效的途徑和保障。

[關鍵詞]新聞宣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新聞宣傳的具體特點

首先,新聞宣傳具有極強的現代化特點,在當前現代科技繁榮發展的環境下,為了進一步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獲取的需求,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力度,借助現代化手段打造良好的新聞宣傳平臺,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與此同時,電子設備以及互聯網的興起,為當前高校學生的信息瀏覽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學生之間的溝通速度逐步加快,信息的分類以及獲取效率更高,使得新聞宣傳成為學生獲取社會信息以及專業信息的重要途徑。其次,新聞宣傳具有社會性特點,新聞宣傳是面向大眾的,面向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的,建立在大眾實際需求以及當前整體社會發展階段的基礎上進行的信息數據整合和推廣。它有一定的針對性,與此同時又具備大眾性,滿足社會各個群體的實際發展需求。再次,新聞宣傳工作具有一定的附屬性特點。新聞宣傳工作往往是依附在文化體系以及思想建設工作的基礎上開展的。新聞宣傳的內容以及具體形式表現了它的目的,例如產品宣傳的目的是增強經濟效益,院校內落實思想政治宣傳的目的是提升學生對思想理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控程度。由于新聞宣傳本身的特點較為復雜,在與高校的思政工作相結合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不同的需求進行調整,來提升當下新聞宣傳工作的有效性。

二、新聞宣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引導思政理念的深度融合

在黨和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會通過新聞宣傳手段來落實基礎政策以及相關路線的宣傳和指導,促使黨的理念可以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中,而在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利用新聞宣傳作為主要的開展途徑,能夠讓院校的指導方針以及教育管理者的改革理念與一線工作者相結合,與學生的思想體系相結合,可以促使頂層設計融合到實踐中,[1]確保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傳遞正能量,激勵人心

新聞宣傳的內容往往是在本階段具備正能量的信息流,不僅能夠實現受眾引導,還可以進行人心激勵,主要的形式是通過多種宣傳手段的集合,將思想理念以一種震撼人心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新聞宣傳途徑中的視頻宣傳載體,便可以通過剪輯技巧配合激昂的音樂,實現鼓舞人心的目的。因此在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高校可以通過新聞宣傳路徑的創新,來更好的與學生進行對話,傳遞先進的思政理念,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瀏覽新聞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實現輿論監督

通常來講,我們闡述的輿論往往和社會發展有關,但是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學生較為集中,學生群體在人際交往以及發展期間也會產生一部分輿論,這些輿論的中心思想往往圍繞著人際關系以及專業規劃,展現了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態,因此進行輿論引導也是高校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另外,新聞宣傳工作的開展,不僅僅是以院校作為主體進行單方面的新聞信息輸出,還有通過互聯網實現信息溝通,積極了解受眾的實際思想狀態。同時由于當前部分大學生自身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還處于發育階段,容易被社會輿論所引導,在進行校園群體生活過程中,也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不符合道德規范標準的輿論體系。針對這樣的現象,院校可以通過對校內論壇以及反饋信息的監控,了解院校學生在接觸到了新聞信息之后的感想,分析學生的狀態,及時的進行思想意識把控和引導。[2]在這個過程中新聞宣傳途徑是其中的跳板,同時也是落實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載體。

三、以新聞宣傳為依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創新,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心理和行為規律,同時也要建立在整體社會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轉型,因此利用新聞宣傳來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化具有可行性,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落實新聞宣傳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融合。

(一)構建基礎的新聞媒體認知

新聞媒體認知的構建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探討,首先從高校的角度來看,在當前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新聞媒體以及新聞宣傳,已經成為了引導社會輿論、落實思想理念傳承的重要途徑,而通過上文論述,我們也已經知道了新聞宣傳具有極強的社會影響力,那么在當前高效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轉型的過程中,也必須要認識到新聞宣傳帶來的優勢,并且能夠積極的通過新聞宣傳體系的研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宣傳模式,這樣才可以為后續的二者融合發展奠定基礎。另外便是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當前正處于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發展的階段,必須要經過針對性的引導和輔助,才能夠形成正確的意識體系,而新聞宣傳的存在,是與學生生活密不可分的載體。但是大部分學生認為新聞宣傳平臺僅僅是獲取知識以及信息的渠道,并未認識到新聞宣傳工作本身的思想引導價值,那么院校便需要引導學生重新分析新聞宣傳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從瀏覽到的信息中挖掘與學生思想意識建設有關的信息和數據。[3]經過這樣的引導,能夠讓全院校師生以及管理者認識到新聞宣傳在院校發展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重要優勢,能夠重新審視新聞宣傳的地位,并且將其作為一種自我優化的工具,促使新聞宣傳在思政工作中的融合具備可行性。

(二)增強師生主體的基礎素質

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單純以院校為主導,對學生落實思想引導,而是建立在師生互動溝通的基礎上進行思想交流,了解學生當前的思想境界和狀態,然后通過科學的道德觀念以及思想價值觀念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了解其心理壓力,并且制定優化方案,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思政工作的優化發展。因此在新聞宣傳和思政工作相融合的過程中,新聞宣傳的使用者不僅僅是院校管理者以及教師,也涉及到了學生群體,那么在進行新聞宣傳拓展期間,必須要增強相應使用主體的基礎素質。這種“使用”往往是以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下發為主的,教師可以通過新聞宣傳來下達教學任務,院校管理者可以通過新聞宣傳來下發院校的先進理念和政策體系,學生可以通過新聞宣傳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和需求。這其中涉及到大量具有技巧性的內容,比如當教師作為新聞宣傳的主導者時,必須要綜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崗位的工作內容以及院校的規章制度進行分析,確保宣傳的內容科學合理,

(三)整合校內的媒體力量

新聞宣傳的順利開展需要借助互聯網平臺,因此在院校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借助院校內本身便具備的媒體力量進行有機合作,例如院校內的校園廣播站、校刊校報工作室、校園網站、圖書館系統等。[4]校園廣播站能夠實現階段性的基礎理論宣講,也可以邀請主要的負責人進行廣播稿投稿;校刊校報工作室可以由校務管理工作者以及學生代表負責,主要針對院校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先進的思想理念進行刊登,這種方式能夠讓理論的存在時間更長,借助最傳統的文本宣傳模式,為學生提供可回溯性的學習和引導;校園網站以及校園的圖書館系統,可以實現對內的宣傳,也能夠實現對外的合作,例如實現校園和對外企業的合作,讓學生了解當前社會發展現狀以及企業的實際人才需求,并且建立在多主體需求的基礎上,構建科學的思想理念體系,讓學生認識到當前自己所處的境遇以及未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具備危機意識,這樣也能夠提升思政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四)實現學生反饋信息的調查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在以學生為核心的基礎上打造的綜合性教育體系,因此在進行新聞宣傳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學生為主,要選擇具備針對性的宣傳材料,要了解學生當前的思想需求,同時要維持報道內容的多樣性。例如不僅要具備院校當前的重大發展方針,也要具備黨和國家的先進思想理念,同時也要具備負面新聞,要曝光院校當前存在的問題,并且做好思想引導,樹立典型。[5]這樣才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避免形式化問題的出現。另外結合新聞宣傳的效果,做好信息反饋的研究和搜集,主要了解學生在接受到了新的新聞內容之后,其思想意識有哪些變化,有哪些感想和建議,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者網絡調研等方式進行反饋信息的收集。這些信息也可以直觀反映學生思想意識的變化情況和規律,能夠為院校落實新聞宣傳體系和內容的創新提供依據,同時也可以為思政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落實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過程中,將新聞宣傳作為重點途徑和工具,不僅能夠提升思政工作開展的效率,也可以提升覆蓋面,促使思政工作的高效發展,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思想意識體系的引導和梳理不僅能夠滿足最初的教育目的,也可以營造良好的校內環境,打造具有動態性的思想引導方式,促使學生以及高校能夠同步健康發展。

作者:張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