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機關黨建問題與對策研究

時間:2022-09-30 10:42:36

導語:高校機關黨建問題與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機關黨建問題與對策研究

摘要:高校機關單位在學校改革發展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機關黨建是機關單位建設的靈魂和核心。當前高校機關黨建存在政治意識淡化、黨的領導弱化、黨建工作虛化等問題。要從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論武裝,提高學習實效性;加強組織建設,建設過硬隊伍;堅持融合發展,破解實際難題;改進工作作風,建設服務型機關等方面進行加強和改進,不斷提高高校機關黨建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機關黨建;黨的領導;服務型機關

高校機關黨的建設是高校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其他領域黨建具有風向標意義。近年來,黨中央密集做出加強機關黨建重要部署,召開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充分說明機關黨建的重要性。把黨中央加強機關黨建的決策部署落實到高等學校,加強高校機關黨的建設成為重要課題。

一、高校機關黨建的重要意義

機關黨建的重要性來自機關單位的重要性。指出,“中央和國家機關離黨中央最近,服務黨中央最直接”“中央和國家機關出問題危害很大,屬心腹之患而非皮癬之憂,小毛病不治久而久之也可能引起中風、心梗,必須采取有力舉措加以解決”。[1]P308-309由于中央和國家機關在黨和國家治理體系中處于特殊重要位置,黨中央對機關黨建給予了充分重視。高校機關是指高校為行使其職能而設立的各種機構,既有黨委職能部門,也有業務管理部門,還有各基層及直附屬單位等。廣義而言,高校中教學科研之外的所有單位都是機關單位,一線師生之外的黨務、管理、服務、支撐等人員都是機關人員。機關單位、機關人員在學校改革發展穩定中發揮著以下六方面重要作用:一是落實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2]P20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對高校的領導是以引領方向、明確道路為首要問題,以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為核心內容,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任務的領導。“要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形成落實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3]因此,確保高等學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高校黨的各級組織,把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學校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等等,都離不開機關單位、機關人員的努力。二是按照大學發展之道謀劃大學發展之路。現代大學承擔五項職能,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合作交流。結合我國高校實際,人才培養就是立德樹人;科學研究就是面向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服務社會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就是提升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影響力;國際合作交流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承擔這五項職能,需要科學確定學校在新時代的發展理念、發展目標、發展路徑等。這方面的宏觀謀劃和頂層設計離不開機關單位。三是對外聯絡與溝通。大學是引領社會文明進步的燈塔,但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發展。“進入21世紀后,大學普遍從社會的邊緣逐步走向社會的中心,已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象牙塔,它無時無刻不與社會進行著物質、能量、人才和信息的交換”。[3]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求是高校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機關單位通過自身管理優勢、政策優勢積極與主管部門、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加強聯絡,能夠為學校引進各類信息,拓展辦學資源,創造良好的辦學環境。四是對內統籌與協調。高等學校從學校發展大局出發做出總體規劃,并確立階段性發展戰略和發展重點。同時,學校內部包括多個二級教學科研單位。每個二級單位都有自己的局部立場,思考問題角度不同,利益訴求不同,各自確立的發展目標雖與學校總體發展目標方向一致,但在政策傾斜方向、資源投入分配等方面存在矛盾沖突。對各二級單位間進行“立場協調”是高校必須面對的問題。機關單位可以超越二級教學科研單位間的對立,加強他們之間的銜接、配合,從而在整體上推動學校各項戰略、任務的落地與實施。五是實施日常管理。良好的內部管理是高等學校的重要支撐。“高校的科學化管理,主要指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發展規律和運行機制,通過計劃、決策、組織、領導和控制等行為,運用現代科學化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手段,明確職責分工,優化工作流程,完善責任體系,加強協調配合,使高校所擁有的人力、財力、物力和信息發揮出最大的潛在價值,實現學校管理效益的最大化。”[4]以機關單位為主加強學校教學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等等,能夠促進高校內部管理統一性、規范性的提升,增強運轉效能,使各項工作規范、高效、安全地運行。六是提供支撐服務。隨著現代社會發展,“大學已由小規模的、選拔性的、關系松散的團體發展成為具有重大社會經濟意義的巨型系統”。[5]這一系統,既包括從事中心工作的教學科研系統,也包括為中心工作提供支撐和服務的行政系統。前者專注于知識生產和文化傳播,承擔大學的學術功能;后者專注于為師生服務、為學術發展服務,承擔教學科研系統的服務功能。機關單位為師生做好專業化支撐和高質量服務等工作,可以豐富和完善大學系統的整體功能,使師生員工可以心無旁騖地做好本職工作,完成好學術功能使命。綜上,機關單位和機關人員在高校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機關黨建,能夠保證機關單位發展方向,凝聚機關人員力量,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取得各項工作新成效。在這種意義上,加強機關黨建是加強機關單位建設、機關人員隊伍建設的靈魂和核心。

二、目前機關黨建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而言,各級機關黨建還存在不少問題,其中,“燈下黑”最為突出。“燈下黑”,是指機關單位作為首先應該加強黨的建設的單位,機關人員作為最應該加強黨的建設的人員,反而沒有加強或者沒有很好地加強黨的建設。結合高校機關實際,“燈下黑”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政治意識淡化。有的機關人員對機關單位的政治屬性認識不到位,單純認為“業務工作是機關部門設立的依據和本職工作,是機關部門的中心工作”[6],從政治角度考慮問題、處理問題不夠,表現在以下兩種傾向。一是“業務化”。有的干部思想上還沒有真通,沒有把履行業務職能與實現黨的意志聯系起來,重業務輕政治,對業務可以侃侃而談,對政治則避而不談,甚至覺得講政治就是“左”,在黨建方面投入時間、精力必然會“沖擊”業務工作。二是“口號化”。有的干部口號喊得響,高調表態多,經常把上級的政策路線、話語體系掛在嘴邊,但一到行動層面就偃旗息鼓、左顧右盼,貫徹上級部署安排不認真、不扎實。(二)黨的領導弱化。加強機關黨建工作需要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揮機關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保證黨的思想在機關單位得到落實。目前機關內黨的領導還不夠堅強有力,表現在以下兩種傾向。一是“軟弱化”。有的機關人員對危害黨的領導的錯誤言行有一定認識,能夠做到不跟風、不盲從,但缺乏頑強斗爭精神,該表態的時候不表態,該制止的時候不制止,任由錯誤思想在群眾中傳播,造成不良影響。二是“淺層化”。有的干部面對重大風險敏感不夠,不能敏銳地把握問題的深層本質,不能聯系國際國內形勢判斷問題的復雜內涵,只在•70•問題表象層面就事論事。對問題把握不到位,防控也就乏力。(三)黨建工作虛化。機關黨建工作既要務虛,也要務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兩者要緊密結合起來。目前機關黨建還不夠扎實,表現在以下四種傾向。一是“虛無化”。有的認為業務工作與業績考核密切相關,是硬任務,而黨建工作實際效果很難衡量,是軟指標,片面認為只要業務好了,黨建抓不抓無所謂,一俊能遮百丑。二是“游離化”。有的擔任支部委員的班子成員對黨建工作并不熟悉,或者脫離基層實踐抓黨建,或者不從黨建角度抓業務,黨建和業務割裂開來,成為沒有關聯的“兩張皮”。三是“平庸化”。有的機關黨支部“”沒有實質性內容,滿足于完成上級組織要求的規定動作和部署要求,主題黨日仍停留在拉條幅、照相、做展板的層面。四是“形式化”。有的以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辦法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困擾基層的要材料、要報表、要臺賬現象有增無減,有黨建形式的虛功,而無黨建效果的實效。

三、加強機關黨建的思路和對策

要按照黨中央對黨的建設總要求,直面機關黨建“燈下黑”問題,充分發揮黨建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從以下五個方面解決“燈下黑”問題,不斷提高機關黨建質量和水平。(一)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帶頭做到“兩個維護”,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7]機關單位首先是政治機關,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機關人員必須把準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決不能在根本方向上走偏。明確為何落實、怎樣落實以及落實的具體路徑,做到令行禁止,率先垂范,把“兩個維護”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勇于擔責、善于履責、全力盡責。(二)深化理論武裝,提高學習實效性。要特別重視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它作為破解高校改革發展難題的“金鑰匙”。機關人員必須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在基本理論上搞清楚、弄明白,才能在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保落實中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高校機關工作點多面廣,事務繁重,必須把集中學習與業余自學、網上學習與網下學習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克服工學矛盾,成為隨時隨地學習的模范。機關工作需要緊跟形勢發展,貫徹上級最新決策部署,必須第一時間學習領會最新會議精神和文件通知,做到理解不走偏、貫徹不落后。機關工作實踐性強,必須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學習的著眼點,把加強學習作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三)加強組織建設,建設過硬隊伍。機關黨支部是學校黨委在機關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要以《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為基本遵循,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規范支部設置,加強支委會建設,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創新活動方式,構建良好政治生態,著力解決機關黨支部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全面創建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優秀黨支部。加強機關人員隊伍建設,要結合機關工作實際,認真落實在報告中提出的“既要政治過硬,又要本領高強”要求,切實增強機關人員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治校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2]P67-68,努力成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8](四)堅持融合發展,破解“兩張皮”難題。“兩張皮”問題,一方面是指自身業務工作與自身工作黨建的“兩張皮”;另一方面是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兩張皮”。要在思想認識上破解“兩張皮”,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明確沒有脫離業務的政治,也沒有脫離政治的業務,兩者是具有內在關聯性的統一體,必須良性互動、齊頭并進。要在體制機制上破解“兩張皮”,機關單位黨員主要負責人要擔任機關黨支部書記,非黨員主要負責人要積極關心和參與本單位黨支部活動,其他班子成員全面實行“一崗雙責”,不斷強化“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瀆職”的責任意識,把黨建責任壓緊壓實。要在方法路徑上破解“兩張皮”,要找準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雙向進入、融合發展,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堅持兩者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使各項舉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實施中相互促進。[9](五)改進工作作風,建設服務型機關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永恒主題。黨的作風是指全黨在實踐中形成的反映黨的特征和品格的整體精神風貌。[10]它有以下四個特征:一是穩定性。只要黨的特征和品格沒有變化,作風建設的精神內核與價值追求就不會變。二是外在性。作風是面向客觀世界呈現出來的思想觀念、行為特征和精神面貌,是可視、可感的。三是多樣性。黨建每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都表現為作風問題;黨建每一個方面取得成就,都沉淀為優良作風。四是實踐性。從作風建設入手,可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采用具象化的方法解決深層次的抽象化問題,是全面加強機關黨建的首要之選。對機關干部來講,要強化宗旨意識,站穩人民立場,把群眾工作作為看家本領,牢記密切聯系群眾就是密切聯系師生、以人民為中心就是以師生為中心、為人民服務就是為師生服務。在實踐工作中,要結合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服務理念、服務意識、服務態度、服務能力、服務手段等方面持續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做到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統一、讓領導放心和讓師生滿意的統一、為了師生和依靠師生的統一,努力提高機關服務工作的質量和內涵,創建服務型機關,為學校事業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308-309.

[2]《黨的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黨的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3]馬德秀.在服務國家和社會中獲取一流大學發展的強大動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5):278.

[4]張文凱,楊江水等.高校科學化管理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1):76-79.

[5]劉獻君.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哲學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1(10):7-10.

[6]俞鴻,沈琴,葉燕蘋.機關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互動研究[J].沈陽干部學刊,2018(10):30-32.

[7]歐愛民,陳軍.全面從嚴治黨須從機關黨建抓起[J].紅旗文稿,2019(24):20-21.

[8]2013-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

[9]張紹軍,詹斌,王蕙.新時代機關黨建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學習關于機關黨的建設重要論述[J].機關黨建研究,2020(3):10-14.

[10]盧先福,端木婕.中國執政黨建設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79-280.

作者:隋佳桐 馮洪彩 付巖志 單位: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