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企業屬性對服務業統計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2-10-15 10:59:00
導語:虛擬企業屬性對服務業統計的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虛擬經營是以企業運行功能為分工與合作對象的經營模式,虛擬經營的廣泛實施,加速了許多具有服務屬性的運行功能從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中分離出來,同時以運行功能為對象的社會分工與合作也要求這些分離出來的運行功能以獨立企業的形式與實施虛擬化經營的企業進行功能互補,如以虛擬企業聯盟體的形式運作,進而促進和擴大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因此企業虛擬化經營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統計范圍及統計方法都產生了諸多影響。
關鍵詞:虛擬經營;生產性服務業;統計與影響
一、虛擬經營加快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主要組成部分,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直接或間接為生產過程提供中間服務的服務性產業,涉及信息收集、處理、交換的相互傳遞、管理等活動,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商務組織和管理機構,其范圍主要包括倉儲、物流、中介、廣告和市場研究、信息咨詢、法律、會展、稅務、審計、房地產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勞動力培訓、工程和產品維修及售后服務等。生產性服務的發展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及科技進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參與生產或者物質轉化,但又是任何工業生產環節中不可缺少的活動。
現代服務業相對于傳統服務業屬于新興產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相對于制造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企業虛擬化經營正是形成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成因。營通過對企業運行功能的社會分工與合作,企業虛擬化經改變了企業的組織形式,使企業資源的配置從實物資源的整合轉向運行功能的整合;同時促進了企業間產業鏈條不斷細化,具有相同運行功能的價值鏈實現重新組合;一方面實現了企業運行功能的專業化經營,另一方面為企業價值鏈升級提供了新模式,綜合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樣原來在第一和第二產業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為滿足企業或其他社會組織商務活動運行功能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帶有服務業屬性的企業(行業),便會逐漸從其他產業鏈條中分離出來,成為生產性服務業。
(一)企業運行功能的產業屬性
企業的運行功能是指企業在創造社會財富,維持自身正常經營運行的過程中,必須擁有的相應組織和各種資源所具備的,能夠發揮有利的作用或效能,即組織和資源的使用價值。實體企業自身具備完成其運行過程所需要的全部運行功能(如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及銷售服務、財務、人力資源管理等功能),實體企業不僅擁有這些運行功能的使用權,而且擁有這些運行功能的所有權。虛擬企業在整個業務活動的運行過程中,經營業務自身所需要的這些運行功能也必須發揮作用,但很多功能作用的發揮是借助于其他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運行功能)而產生的,企業本身僅在自身最特長的功能上投入相應資源,從而形成自己所專長的功能。這個專長功能一方面是企業在社會(市場)上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這個功能又可以被用作成為其他企業其功能的組成部分,成為不同企業之間功能協作的承載體。因此實施虛擬經營的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通過對其運行功能進行分工與合作,實現了與其他企業共享所擁有運行功能的使用權。
企業的運行功能按照其效能或使用價值的產業屬性,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制造業屬性的運行功能,如加工制造功能,這些功能具有改變產品的物理性質、化學屬性、幾何形狀、零部件的結構整合等效能(能力),這些功能最終形成產品的物質(有形的)載體,構成產品的“硬件”;另一類是具有服務業屬性的運行功能,如產品研發設計、創意、品牌培育、管理、培訓等效能,這些效能或使用價值具有無形產品(即服務產品)的性質,這些功能最終形成產品的品質內涵(無形的)載體,構成產品的“軟件”,形成產品的市場價值。一個企業如果能夠向社會提供完整的產品(指產品不僅具有形成其使用價值的物質載體,還有體現其市場價值的“軟件要素”,如品牌、營銷能力、售后服務等),在典型的實體企業經營運行模式下,應該完全具備這兩種運行功能。否則企業或者不具備完整的生產能力,或者只能生產半成品。
(二)與企業運行功能相對應的企業類型
在企業虛擬化經營的模式下,根據企業運行功能類型,可以將企業按其所擁有運行功能的產業屬性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僅擁有制造業屬性運行功能的企業,稱為制造型運行功能企業,這種企業的產出物只是僅具有產品使用價值的、有空間形狀的“物質軀殼”,并不具備完整產品所需具備的其他的“軟件要素”,因此其產品只是“半成品”,屬于“制造型功能產品”。制造型運行功能企業只有在與其他企業的功能合作,其產品才能真正體現其市場價值,如現在大量存在的只給其他企業提供代加工業務的“加工廠”。制造型運行功能的企業在市場上出售這種“物質軀殼”產品,是將產品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同時出售的。第二種是僅擁有服務業屬性運行功能的企業,稱為服務型運行功能企業,這種企業只直接或間接為其他企業的生產過程提供中間服務性的(產品),或者為制造型運行功能企業所生產的“物質軀殼”填裝“軟件要素”。服務型功能產品不僅產品的物質形態是無形的,而且企業僅能出售產品的使用權,并不能出售產品的所有權。如品牌價值的培育、財務會計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等。生產服務型功能產品的企業便是典型的生產性服務企業,服務型功能產品既可以單獨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最終產品,又可以成為服務型企業與其他企業進行功能合作時所需要的“中間產品”。第三種是同時擁有制造業運行功能和服務業屬性運行功能的企業,稱為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即功能全能型的實體企業)。企業在生產有形產品“物質軀殼”的同時,還能夠為“物質軀殼”填裝“軟件要素”,在企業內形成產品最終的使用價值和市場價值,為市場提供完整的產品。在虛擬經營情況下,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也能夠向社會提供“制造型功能產品”或者“服務型功能產品”,目前這類企業被認為是屬于制造業屬性的企業。
(三)虛擬經營促進純服務型運行功能的生產性服務業從制造業產業鏈條中的分離
企業通過虛擬化經營,對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的運行功能必然形成分工與組合態勢,其結果便會促進這類企業中的制造型運行功能和服務型功能在分工的基礎上形成聚合,再通過企業間虛擬經營的合作,當其他條件成熟時,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便會向兩個方向演化:當企業的制造型運行功能越來越多,企業基本上是依托制造型運行功能開展經營業務,其產品主要是“制造型功能產品”時,企業就演變成獨立的制造型企業;當企業的服務型運行功能越來越多,企業基本上是依托服務型運行功能開展經營業務,其產品主要是“服務型功能產品”時,服務型運行動能所體現的現代服務業便會從制造業的產業鏈條中分離出來,演變成獨立的服務型運行功能企業,即生產性服務業。毫無疑問,企業虛擬化經營的實施,不僅使制造業企業向更加專業化方向發展,提高其發展水平和市場應變能力,而且促進了純服務型運行功能的生產性服務業從制造業產業鏈條中分離出來,加快了生產性服務的發展進程。
(四)企業虛擬化經營加速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向制造型運行功能企業和服務型運行功能企業的分化,提高有些企業服務型運行功能的比重
如果說純制造型運行功能企業和純服務型運行功能企業是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發展的兩種極端狀況,在工業經濟時代實體企業的經營模式下,絕大多數企業都屬于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但企業所擁有的運行功能的產業屬性成分(即偏重于服務業產業性質還是偏重于制造業產業性質)是有所不同的。企業虛擬化經營會促進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向制造型運行功能企業和服務型運行功能企業的分化,分化的結果除了使有些企業或者成為純制造型運行功能企業,或者成為純服務型運行功能企業外,還有很多企業雖然仍然是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但經過企業虛擬化經營對運行功能的分工組合,出現運行功能向兩種產業屬性集中的傾向,或者提高了企業制造業屬性的比重,或者提高了企業服務業屬性的比重。前者使原本屬于制造業的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制造業的特征更加突出和更鮮明;后者使原本屬于制造業的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有了更突出、更鮮明的服務業特征。
二、虛擬企業產業屬性對現代服務業統計的影響
(一)虛擬企業聯盟體中盟主企業的產業屬性對現代服務業統計的影響
企業實施虛擬化經營,為了完成一個業務項目,通過合作關系形成一個虛擬企業的合作網絡性組織,在這個網絡中,企業可以有條件地進入或退出,這樣既可以達到優化資源整合配置的目的,又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這些虛擬企業組成的松散型的、臨時性的聯盟組織便為虛擬企業聯盟體。虛擬企業聯盟體有盟主企業和盟員企業之分,盟主企業是聯盟體的發起者,處于主導地位,盟主企業的業務方向便是聯盟體的業務方向,盟主企業向社會提供最終產品。盟員企業是參與者,可以有條件地進出聯盟體。虛擬企業聯盟體中盟主企業的產業屬性對現代服務業的統計也會產生影響:
當盟主企業是服務型產業屬性時(該產業屬性既是盟主企業在注冊成立時被相關部門所認定的產業屬性,又是該企業從事經營業務的產業屬性),所從事的經營業務可能會包括制造業的產出物(通常是外包制造加工業務,承接外包業務的企業便是盟員企業),這類盟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產品價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都屬于服務型運行功能的產出物,這類企業按照現行的統計渠道,應該按照服務業數據上報,這種情況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這類虛擬企業聯盟體盟主企業的產業屬性。如在調查中筆者了解到北京某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高新技術研發的企業,在為其他企業提供研發產品的同時,該企業將部分研發產品的價值鏈條延伸到制造環節,通過制造加工外包向社會提供最終的制造業產品,但該企業是按照服務業進行相關數據上報的。
當盟主企業是制造型產業屬性時,所從事的經營業務應該是制造業的產出,但在虛擬經營的情況下,當盟主企業將制造型運行功能的業務外包給其他制造型企業承擔時,這類盟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產品價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也都屬于服務型運行功能的產出物,這類企業按照現行的統計渠道,應該按照制造業的相關數據上報。這種情況雖然也反映了這類虛擬企業聯盟體盟主企業被相關部門所認定的產業屬性,但出現了與其所從事經營業務的產業屬性的不一致。這就導致了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實際上兩種類型的盟主企業所真正經營的業務其產業屬性的本質是一樣的,即兩類企業為社會提供產品價值的增值部分,都屬于服務型運行功能的產出物,但其上報的統計數據卻不一樣,導致服務業數據的少報,同時也是制造業數據的多報,降低了相關數據的可比性。如在調查中了解到北京另外一家保健品制造商,該企業主要從事產品的品牌建設,產品的銷售,產品的制造加工環節同樣外包給其他企業來做,但該企業是按照制造業進行數據上報的。
(二)虛擬企業聯盟體中盟員企業的產業屬性對現代服務業統計的影響
虛擬企業聯盟體中的盟員企業,由于盟員企業不向社會提供最終產品,僅向盟主企業提供其運行功能的產出物,這些產出物在虛擬企業聯盟體中作為盟主企業采購的中間產品,不論這些中間產品是屬于制造業產品,還是屬于服務業產品,都不會影響盟主企業最終產品的產業屬性,所以盟員企業(作為一個獨立企業而言,而不是另外一個虛擬企業聯盟體)的產業屬性對現代服務業的統計也沒有影響。
三、基于虛擬經營生產性服務業統計范圍的調整
企業虛擬化經營促進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正是由于企業實施了虛擬化經營,才使生產性服務業從加工制造業的產業鏈條中分離出來,不斷的發展壯大。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力發展企業虛擬化經營,大大提高以企業運行功能為分工及合作對象的社會分工協作水平,是大力發展和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有效途徑。這樣在企業虛擬化經營得到普遍運用的情況下,生產性服務業必然會出現有別于以實體企業經營模式為主的情況下的發展模式和表現形態,生產性服務業的統計范圍和統計方法也應隨著企業虛擬化經營程度的提高而不斷地進行調整,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產出物真正的產業屬性,得到真實的統計數據,反映生產性服務業的真實發展水平,為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依據,更好地促進企業虛擬化經營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一)將服務型運行功能為主的企業納入生產性服務業的統計范圍
從我國目前統計實踐的情況看,對制造型運行功能企業的產品自然是按照制造業或第二產業來統計,對服務型運行功能企業的產品自然是按照服務業或第三產業來統計,但對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的產品基本上是按照制造業或第二產業進行統計的。在虛擬化經營不普及的情況下,這樣的統計大致符合實際情況。隨著企業虛擬化經營的深入發展,許多混合型運行功能企業其服務型運行功能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以生產“服務型功能產品”為主的企業,但這些企業尚未從原來的制造業產業鏈條中分離出來,變成獨立的服務業企業,這些具有服務業屬性的功能所提供的產出品(產品)便隱含在制造業當中,目前我國服務業統計并沒有將其作為服務業來統計,必然形成我國制造業數據偏大,服務業數據偏小的狀況。上海浦東新區和閘北區統計局在進行經濟數據普查時,對制造業中服務型運行功能比重較大的企業,如企業“服務型功能產品”增加值超過60%,便將該企業和其產出物列入生產性服務業統計,對調整現代服務業的統計范圍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可以將這種做法向全國推行。公務員之家
(二)將制造型盟主企業的產出物納入生產性服務業的統計范圍
在虛擬企業聯盟體的經營中,當盟主企業是制造型產業屬性時(可能該企業在實體企業經營模式下屬于制造業,也可能是在相關部門注冊為制造業),若盟主企業將制造型運行功能的業務外包給其他制造型企業承擔時,這類盟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產品價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也都屬于服務型運行功能的產出物,即服務型運行功能產品,因此需將制造型盟主企業的產出物納入生產性服務業的統計范圍。
參考文獻:
[1]李朝鮮.理論與量化現代服務產業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2]王信東.企業虛擬化經營理論與實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3]劉榮明.現代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及調查方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4]周秀玲、王信東.論企業虛擬化經營與現代服務業發展[J].商業時代,2006(11);31-34.
[5]王信東,周秀玲.論虛擬經營中“企業運行功能”的服務產品屬性[J].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學報,2006(2);57-60.
- 上一篇:TBT中的貿易效益分析論文
- 下一篇:水利工程統計問題應對措施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