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革新
時間:2022-09-08 11:16:00
導語:深究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院校統計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1.教材照搬本科院校統計學內容,重理論、輕應用
高職高專統計學教材大多數還在沿用本科院校的統計學教材,有些冠以“高職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專業課教材”的統計教材,但其內容幾乎都是沿用統計學知識體系的整個框架:從描述統計入手,接著介紹抽樣分布與推斷統計(區間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模型、指數與預測等),不見編寫模式改變,只是經過內容瘦身,篇幅小了,知識點未少只將教材改頭換面供高職高專院校使用而已。這樣非但沒有起到簡化教材的作用,反而進一步因刪減篇幅導致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2.教學偏重理論知識,忽略知識遷移和實際應用
由于教材的局限性,統計課程教學基本是在本科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降低了理論教學的難度。要么是改頭換面,引進一些案例,增加一些強化性練習題目,謂之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但是,這些案例普遍未能體現專業特點,缺乏時效性,也不具備實踐意義。筆者曾使用過一本統計學教材,教材中有一道關于白熾燈抽樣檢測的數據實例,要求利用廠家對白熾燈的抽樣檢查數據分析廠家的白熾燈質量情況,并對廠房提出質量改進建議的習題。當今,白熾燈作為高能耗產品正處于迅速淘汰、退出市場的階段,因此,研究這種實例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目前,各高職院校廣泛運用的教材中,絕大多數案例都是沿用舊的統計教材案例,真正能體現理論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統計方法的實用性的案例少之又少。
3.教學內容與專業結合程度差,學生難以與本專業知識結構產生聯系
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在授課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師往往忽視不同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性,忽略與學生所學專業之間的聯系,不能對不同專業、不同授課對象做到因材施教。導致這種狀態的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符合特定專業領域的統計學教材,難以做到量身定做;二是缺乏既掌握經濟管理知識,又有系統的統計學專門知識結構的教師,往往是由僅具備數理統計知識背景的教師任教統計學課程。這樣的教學往往會導致過分注重統計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忽略統計學與特定學科的聯系,導致本末倒置,難以實現運用統計工具為相關專業服務的教學初衷。
4.教材建設照搬本科模式,缺乏高職教育特色
許多高職統計教材內容體系仍屬于本科統計教材體系,教材中的統計數據與案例無法反映實際經濟現象,不能跟上時代步伐,過分強調各知識點中的理論研究與枯燥乏味的原理剖析,忽視統計理論與方法的實際應用。本人曾特地在學生中做過一次抽樣調查,其中,對“你認為統計課程對你的專業有用嗎”的問題,有99%的學生認為有用,但是只有不到5%的學生選擇“統計課程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只有不到1%的學生表示“對統計學課程感興趣”。調查結果是非常令人尷尬的,學生一方面認識到統計課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對統計學知識的厭倦。造成這種現象的內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統計教材偏重于理論與知識體系的呈現、深奧的原理講解脫離實際應用、教師枯燥的講解與學生主動參與脫節等等。統計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工具性質的課程,在現行的教學中學生卻處于被動的地位,無法主動參與進來,更無法進一步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佳勢所必然。
5.實踐教學時間安排過于集中,教學內容單一
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要求學生在工作中能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以解決實際問題。也就是說,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技能才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標準。因此,實踐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有些院校將統計學實踐教學環節單獨作為一門考查課程安排在全部理論教學內容結束之后,用約一周的時間進行。這種形式的最大弊端是學生不能及時將學到的統計方法和理論在實踐中進行理解和驗證。當全部教學內容完成后,學生們有可能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很難在一周的實踐環節中予以徹底解決。另外,到了實踐教學環節的時候往往接近期末,此時學生進入了學習的疲憊期,又面臨各門課程的期末備考,巨大的壓力使學生難以認真對待統計實踐教學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職院校統計學的教學改革思路
1.改革傳統教學方式
統計教學既不能完全脫離也不能完全依靠傳統教學方式,應以傳統教學方式為基礎和主體,以現代教學方式為輔助和補充。在講解概念等基礎知識、進行統計計算時可采用傳統板書授課。展示統計案例、演示統計軟件時則用多媒體更好。不管采用哪種教學手段,都應以啟發式教學為主線,創設情境,給學生廣闊的空間使其積極思考,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融入到統計學習中來。
2.引入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案例教學是個不錯的方法。統計案例教學分統計課程案例教學和統計案例專門教學兩種形式。統計課程案例教學是使用與統計工作相似及相近的案例對理論進行補充及驗證分析的教學過程。通過課程案例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統計案例專門教學屬于統計專業實踐活動的真實模擬,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具體內容靈活選用合適的案例,運用這類關于實際情況的真實材料來訓練學生,讓他們不離開學校就能接觸到大量各式各樣的實際問題并著手研究,可使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迅速提高。
3.改革統計實踐教學
首先,在統計實踐教學時間安排上,應以減輕學生期末的學習負擔為原則。最好將實踐教學時間提前或直接融入到理論教學環節中,如學習完一章,布置一個實踐作業;等全部內容講授完畢再集中用至少20學時的時間布置或由學生自定一個課題,進行綜合實踐。
其次,在統計實踐教學內容上應多樣化。除了布置課題進行的實踐教學外,還可包括案例分析實踐教學和Excel操作實踐教學等。
最后,統計學可以與其他相關課程結合進行實踐教學。有些課程的內容與統計學的部分內容互有交叉,這樣統計學就可以與相關的課程結合實訓,以節約資源和時間。
- 上一篇:基層學習郭明義事跡感想
- 下一篇:國債的功能及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