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統計分析館藏與架構優化

時間:2022-03-05 11:32:44

導語:小議統計分析館藏與架構優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統計分析館藏與架構優化

本文作者:曾華明工作單位:塔里木大學圖書館

人均藏書量及人均年借書量統計分析

以2008~2011年人均藏書量以及人均年借書量進行統計分析。近四年流通借閱量分別為273954人次、262183人次、249109人次、155484人次,從中看出看我館流通借閱量逐年下降,借閱量下降意味著圖書館紙質資源在圖書館利用率降低,從另一方面更能說明傳統的閱讀習慣不斷減弱,從而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利用率不斷上升,近四年人均藏書量不斷增加,由2008年的人均藏書量78冊上升到現在的人均藏書量85冊,人均年借書量由2008年的24冊降低到2011年的20.4冊,藏書量不斷增加,相對應的供師生可借閱圖書種類也不斷增多,而人均借閱量卻不斷降低,還是說明傳統的閱讀習慣逐漸減弱,通過以上幾項統計數據分析,我館在今后的紙質圖書采購數量上,只要滿足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對圖書館的基本的硬性指標即可,不為藏書而買書,學科結構中的某類藏書比例是否合理,歸根結底,應看其是否符合當前流通的需要。各類圖書的外借率是有較大出入的。但是根據近三年來的統計數據表明,借閱率最高的8類是:I(文學)、H(英語)、B(哲學、宗教)、T(工業技術)、K(歷史、地理)、B(哲學)、發(經濟)、O(數理化)、D(政治法律),以上8類圖書的借閱量排行三年基本如此,如此來看,各類圖書的借閱不但跟學校的專業緊密聯系,還跟本校學生的借閱習慣有很大關系,三年借閱排行第一的文學類圖書,更多的讀者不但是增加文學知識,我想另一方面也是減輕學習生活的壓力。H(語言文學)類的圖書借閱量排行第三,高校學生都有英語四、六級的要求,使得學生對英語過級的圖書需求較大。借閱量排行第三的T(工業技術)大類,因為工業技術的二級類目較多,包含的學科專業也多,更是因為計算機技術與現代生活的密不可分,學生也是加強技能學習,以利于就業的強烈的愿望使得工業技術類的圖書借閱量很大。社科類圖書的借閱量大于自科類圖書,借閱比例是6:4。借閱量前三名均是社科類圖書。作為本學校的傳統專業農業類圖書的借閱排行有些意外。分析原因,由于農業方面的圖書本來出版的少,收集的也不全,這方面圖書要加強。外借量末尾6位的分別是V(航天航空)、P(天文學)、U(交通運輸)、X(環境科學)、N(自然科學總論)、A(馬列毛),根據近三年采購新書的大類統計表來看(如圖2所示),采購量基本都很小,這幾類藏書數量占總館藏的量都很小,說明這幾類圖書的采購數量是符合讀者的閱讀需求。

優化藏書結構策略

藏書復本量問題應采取因時因事因服務對象而變化著的“動態復本量”。復本量對于保證采訪工作的質量,對于圖書館服務功能的發揮是至關重要的。復本量過大,會降低圖書的利用率;復本量過小,又會降低對讀者的滿足率。這就要求圖書采選人員以對圖書藏書建設的高度敬業精神,對待每一次的選書工作,隨時了解各方面的動態信息,認真考慮影響復本量的各種動態因素。開展讀者需求的調查研究讀者需求調查是圖書館一項不可缺少的業務工作,它不僅能客觀、如實反映讀者工作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同時也為加強管理、提高讀者服務質量提供準確的依據。流通借閱統計分析,有助于圖書館及時了解讀者需求變化及館員的工作量,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改善文獻結構和開展文獻服務,提高辦館水平,向采購人員提供第一手資料,增強進書質量,利用好購書經費,有效合理地補充藏書,滿足全校師生需求。要確定重點學科文獻收藏范圍做到重點學科全面系統收藏,相關學科有選擇收藏,形成較完整的學科體系。圖書館要不斷優化館藏,提高對重點學科的文獻擁有量。加強電子資源建設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將使虛擬館藏數量達到數倍。甚至數十倍,極大地彌補本館在紙質資源的不足。通過以上統計分析,整體看來我館的藏書結構基本合理。文獻資源建設牽扯方方面面,也是圖書館在讀者需求與自身建設上的難題。圖書館的館藏建設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積累過程,要建成穩定有效的館藏,就必須對文獻進行有目的持續收集。而指導或者制約采訪活動的就是館藏發展規劃。新書采選是圖書館的藏書建設的核心環節,采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藏書建設工作,特別在目前出版量劇增,購書經費緊缺的困境下,怎樣使有限的經費采購到符合質量要求的圖書,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是圖書館工作者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