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2 01:48: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投資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金融投資改革分析論文
一、次級債危機及影響
次級債是美國銀行針對信用記錄較差的客戶發放的住房貸款(即次級房貸),是住房抵押貸款發放機構(如商業銀行)將其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集合組成資產池,經打包定價后出售給特殊目的機構(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特殊目的機構再將其以擔保、保險等形式進行信用增強(CreditEnhancement),經過信用評級后以抵押擔保證券的形式出售給投資者。證券每月支付的本息現金流,直接來源于資產池中抵押貸款每月獲得的計劃償還和提前償還的本息金額。
作為近30年來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其核心在于通過嚴謹有效的交易結構設計,使資產的客觀信用同原始權益人的整體信用相隔離,并提供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本身信用和衍生信用兩個層次信用。目前,已在國際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與發展。美國次級債危機發端于2006年下半年,在2007年2月引發世人普遍關注,到2007年8月則升級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場的風暴。其影響并不僅僅限于次級債市場,已經蔓延至其他市場。在次級債危機的影響下,道瓊斯指數、倫敦金融時報指數、日經指數都在下降。與2003年6月29日相比,道瓊斯指數2008年1月30日的市值損失了3000億美元,去年美國金融行業裁員15.3萬人,而2006年整個行業裁員僅5.03萬人。截至今年1月底全球因次級債危機而導致資本市場縮水約8萬億美元。
受此影響,中國股市牛市步伐嘎然而止并調頭向下,從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上證指數下跌2000多點,許多股票被腰斬。我國的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這場危機的影響,同樣也對中國的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如何穩健運行以防范金融危機的
發生提出了亟待解決的課題。
二、我國金融投資的現狀分析
旅游投資研究論文
一、投資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綜合探討旅游投資問題和對策的文獻,普遍認為我國旅游投資存在以下問題:(1)招商引資觀念存在誤區,單純倚重地方政府的優惠,忽視投資環境的綜合改善;(2)投資結構不合理,20世紀中后期之前主要投資飯店業,使得我國旅游飯店業呈現惡性膨脹的趨勢,之后主要以旅游景區景點為投資重點,片面注重游覽設施和住宿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對餐飲、購物、娛樂等方面的投資相對不足;(3)投資決策問題,盲目投資現象嚴重,未進行嚴格的項目可行性論證就匆匆涉足,對旅游投資的期望值過高,重復投資,走老路造成同一種產品遍地開花;(4)資金籌措渠道少,對日益發達的資本市場重視不夠。我國尚未建立旅游專業投融資機構,在利用政府間和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援助方面基本處于空白,而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如坎昆和巴厘島都利用了世界金融機構和國家間貸款;(5)投資機制存在缺陷,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和地方政府采取靈活的政策招商引資這三種機制對于資金短缺問題、投資產品結構和地域機構不平衡的問題存有缺陷,是制約旅游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提出的對策:(1)建立健全旅游投資的引導機制,優化投資環境。加強政府的引導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務功能,構建旅游投資項目的信息平臺,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優化投資環境達到較好的招商引資的目的,成功的投資促進是增加投資數量和提高投資質量的重要條件;(2)優化投資結構,東部地區飯店業已出現飽和的狀態,中西部地區的飯店業還比較薄弱,飯店投資應向中西部轉移,加強旅游景區的投資力度和注重專項旅游產品的發展;(3)凡是旅游投資項目都要進行科學論證,逐步建立專業化的旅游投資咨詢公司和專門負責旅游業招商引資的服務機構,對旅游開發項目進行全面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并定期指導性的分析報告和信息;(4)拓寬旅游業的投融資渠道,政府主管部門鼓勵民營經濟和外商企業及股份制經濟等經濟成分大膽投資旅游業,另外放寬旅游企業上市的條件,籌建旅游發展基金,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這些問題和對策是旅游投資研究中主要內容,其他的研究文獻多是就某一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
二、投資區域和投資項目問題研究
資本逐利的天性,使得投資者會選定能給其帶來更多利潤空間的區域和項目進行投資。吳鈾生就東西部旅游市場空間拓展優勢進行了比較,認為東南沿海地區由于城市密集,地理空間有限,環境污染嚴重,資本投資與使用效率日趨低下,旅游消費將向西部發生轉移,旅游投資的轉向既能緩和東南地區過量資本和旅游收益下滑的矛盾,又能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合理空間均衡。陶振華,李晟之分析了西部旅游業的投資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改善西部旅游投資。對于投資項目的問題,大家已經意識到飯店業的過度投入造成了惡性膨脹,自從1998年萬貫集團收購碧峰霞景區的經營權獲得經營成功后,買斷景區經營權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我國進入兩千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促進旅游發展,明確要求增加對資源型景區基礎設施的財政投資,放寬對資源型景區開發項目的審核條件,另外,國家還安排了67.2億元國債資金進行景區建設,促進景區發展。雖然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景區經營權的投資屬于風險投資,景區經營權轉讓屬于新生事物,伴隨著很多的爭議,國家政策也還不健全和完善,外部環境變幻莫測,景區的定位以及市場的需求問題都使得其風險大大增加。
旅游投資研究論文
一、投資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綜合探討旅游投資問題和對策的文獻,普遍認為我國旅游投資存在以下問題:(1)招商引資觀念存在誤區,單純倚重地方政府的優惠,忽視投資環境的綜合改善;(2)投資結構不合理,20世紀中后期之前主要投資飯店業,使得我國旅游飯店業呈現惡性膨脹的趨勢,之后主要以旅游景區景點為投資重點,片面注重游覽設施和住宿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對餐飲、購物、娛樂等方面的投資相對不足;(3)投資決策問題,盲目投資現象嚴重,未進行嚴格的項目可行性論證就匆匆涉足,對旅游投資的期望值過高,重復投資,走老路造成同一種產品遍地開花;(4)資金籌措渠道少,對日益發達的資本市場重視不夠。我國尚未建立旅游專業投融資機構,在利用政府間和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援助方面基本處于空白,而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如坎昆和巴厘島都利用了世界金融機構和國家間貸款;(5)投資機制存在缺陷,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和地方政府采取靈活的政策招商引資這三種機制對于資金短缺問題、投資產品結構和地域機構不平衡的問題存有缺陷,是制約旅游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提出的對策:(1)建立健全旅游投資的引導機制,優化投資環境。加強政府的引導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務功能,構建旅游投資項目的信息平臺,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優化投資環境達到較好的招商引資的目的,成功的投資促進是增加投資數量和提高投資質量的重要條件;(2)優化投資結構,東部地區飯店業已出現飽和的狀態,中西部地區的飯店業還比較薄弱,飯店投資應向中西部轉移,加強旅游景區的投資力度和注重專項旅游產品的發展;(3)凡是旅游投資項目都要進行科學論證,逐步建立專業化的旅游投資咨詢公司和專門負責旅游業招商引資的服務機構,對旅游開發項目進行全面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并定期指導性的分析報告和信息;(4)拓寬旅游業的投融資渠道,政府主管部門鼓勵民營經濟和外商企業及股份制經濟等經濟成分大膽投資旅游業,另外放寬旅游企業上市的條件,籌建旅游發展基金,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這些問題和對策是旅游投資研究中主要內容,其他的研究文獻多是就某一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
二、投資區域和投資項目問題研究
資本逐利的天性,使得投資者會選定能給其帶來更多利潤空間的區域和項目進行投資。吳鈾生就東西部旅游市場空間拓展優勢進行了比較,認為東南沿海地區由于城市密集,地理空間有限,環境污染嚴重,資本投資與使用效率日趨低下,旅游消費將向西部發生轉移,旅游投資的轉向既能緩和東南地區過量資本和旅游收益下滑的矛盾,又能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合理空間均衡。陶振華,李晟之分析了西部旅游業的投資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改善西部旅游投資。對于投資項目的問題,大家已經意識到飯店業的過度投入造成了惡性膨脹,自從1998年萬貫集團收購碧峰霞景區的經營權獲得經營成功后,買斷景區經營權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我國進入兩千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促進旅游發展,明確要求增加對資源型景區基礎設施的財政投資,放寬對資源型景區開發項目的審核條件,另外,國家還安排了67.2億元國債資金進行景區建設,促進景區發展。雖然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景區經營權的投資屬于風險投資,景區經營權轉讓屬于新生事物,伴隨著很多的爭議,國家政策也還不健全和完善,外部環境變幻莫測,景區的定位以及市場的需求問題都使得其風險大大增加。
投資陷阱論文
首先是生存,其次是利潤
歲月無痕。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我們看到了一些企業在成功經驗的引導下,一旦直覺項目良好,就會勇敢地驚險一躍——直覺加勇敢造就了令人艷羨的財富;我們卻沒有看到,更多的企業在直覺加勇敢的一躍中,無聲無息地掉進了深不可測的投資陷阱中。
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
每隔3年,100家企業中就有近68家死亡;
每隔5年,北京中關村100家企業就有近92家消失;
每隔20年,中國80%的企業將會被淘汰。
跨國銀行投資分析論文
摘要通過分析跨國銀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各種理論,并總結得出了銀行境外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獲取超額利潤。
關鍵詞跨國銀行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分析
關于銀行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及其理論淵源的研究,西方學者大都借鑒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理論進行分析。由于跨國銀行是以提供金融服務為經營對象的特殊的金融服務性企業,所以對跨國銀行發展動因的理論分析,又不同于一般的跨國企業。
1比較利益理論———產業組織理論的延伸
對跨國銀行理論的研究是在跨國公司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的,1960年,史蒂文·海默在他的博士論文中開創性地將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應用于對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分析。產業組織理論是以同一商品市場的企業關系為研究對象,以產業內的最佳資源分配為目標,研究產業內企業規模以及企業之間競爭與壟斷關系的應用經濟理論。
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羅伯特·阿利伯教授在產業組織理論的基礎上研究跨國銀行對外發展的比較優勢。阿利伯得出的結論是:在給定的市場上,銀行的效率和銀行的數量是反向關系的,即銀行在集中率高﹙數量少﹚的國家比集中率低﹙數量多﹚的國家有更高的收益,也就是說在銀行集中率越高的國家,銀行的存貸利息差越大,其銀行體系的效率越高,未來的成長潛力越大。在銀行高度集中的國家,銀行的規模往往很大,相對較小的國內市場限制了這些銀行的發展,只有走向國際市場,才能實現其規模經濟效益。
金融學投資策略探析論文
摘要:投資學發展到現在遇到了許多有效市場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經濟學家將心理引入投資領域產生了行為金融學。行為金融學理論既側重對非理性偶然的因素進行分析,又關注對行為科學的吸納,深入探討投資者的心理舉動,這是很有意義的。通過對行為金融學的分析,以高效率實現投資活動為目的,總結現代金融環境下的投資策略,以期實現對投資學理論與實務的重要補充。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股票投資策略
1文獻綜述
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為金融學中的預期理論。
中南大學的饒育蕾和劉達鋒著的《行為金融學》是我國第一本系統闡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著作。吳世農、俞喬、王慶石和劉穎等早在中國證券市場初建時就對中國股市調查并進行取樣分析,得出中國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其主要論文有:吳世農、韋紹永的《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陳旭、劉勇的《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及隊策建議》。國內對這一理論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投資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鑒了兩位美國學者的思路進行論證。美國學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達摩達蘭著的《投資管理》總結了美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對行為金融學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發展,對投資行為進行了全面剖析,其對投資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獨到之處,這種在行為金融學下投資策略的研究對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將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羅伯特•泰戈特著《投資管理-保證有效投資的25歌法則》以其簡單而明了的筆法描繪了行為金融學下投資方法的選擇應具備的條件和原則,指導我們的實踐。BrighamEhrharot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也不乏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比如:選擇權的應用等。
金融學投資策略探析論文
摘要:投資學發展到現在遇到了許多有效市場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經濟學家將心理引入投資領域產生了行為金融學。行為金融學理論既側重對非理性偶然的因素進行分析,又關注對行為科學的吸納,深入探討投資者的心理舉動,這是很有意義的。通過對行為金融學的分析,以高效率實現投資活動為目的,總結現代金融環境下的投資策略,以期實現對投資學理論與實務的重要補充。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股票投資策略
1文獻綜述
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為金融學中的預期理論。
中南大學的饒育蕾和劉達鋒著的《行為金融學》是我國第一本系統闡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著作。吳世農、俞喬、王慶石和劉穎等早在中國證券市場初建時就對中國股市調查并進行取樣分析,得出中國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其主要論文有:吳世農、韋紹永的《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陳旭、劉勇的《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及隊策建議》。國內對這一理論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投資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鑒了兩位美國學者的思路進行論證。美國學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達摩達蘭著的《投資管理》總結了美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對行為金融學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發展,對投資行為進行了全面剖析,其對投資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獨到之處,這種在行為金融學下投資策略的研究對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將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羅伯特•泰戈特著《投資管理-保證有效投資的25歌法則》以其簡單而明了的筆法描繪了行為金融學下投資方法的選擇應具備的條件和原則,指導我們的實踐。BrighamEhrharot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也不乏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比如:選擇權的應用等。
華投資獨資化趨勢論文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趨深入,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大量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吸引了大規模的國際直接投資(FDI),若干年來,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成就有目共睹:截至2007年底,全國實有外商投資企業28.62萬戶,比上年增加1.14萬戶,增長4.14%。2008年1月~7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6891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07.24億美元,同比增長44.54%。
一、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獨資化趨勢
伴隨著紛至沓來的外商投資,一種現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那就是自1997年以來出現的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獨資化浪潮,加入WTO以后,這一浪潮更為猛烈。1997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數額452.57億美元,其中獨資項目共計161.87億美元,約占外商直接投資數額的35.7%。而近幾年的情況是這樣的:2006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數額630.30億美元,其中獨資項目共計462.81億美元,約占外商直接投資數額的73.4%。2007年第一季度,我國實際利用外資數額158.93億美元,其中獨資項目共計123.38億美元,約占外商直接投資數額的77.6%。從上面具體客觀的數據來看,外商獨資正成為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主流方式。這篇論文
商務部的一項調查表明,2005年~2007年,82%的跨國公司繼續擴大對華投資,57%的跨國公司在生產方面的投資傾向于獨資新建。可見,外商投資獨資化的情形在未來更是會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
二、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獨資化的原因分析
1.外商投資產業政策放寬,市場準入領域擴大
農業公共品投資分析論文
發達國家農業公共產品投資經驗
(一)美國的農業公共產品投資
籌措社會資金增加農業公共產品投入。聯邦政府直接拿錢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科研、科技推廣等;聯邦政府引導各州和地方政府支持農業發展,如國會有關農業科技推廣的法令,聯邦政府對接受法律條文的各州提供資金建立農業科技推廣組織;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協調運用,以少量的財政資金用于政策銀行的資本金和經營費用,使政策性銀行吸收大量的社會資金支持農業公共產品投資;財政投資吸引私人投資,如美國的灌溉設施建設、農業科技、科技推廣,既有財政投資也有私人投資;運用資金市場籌集支農資金。
明確財政支農重點。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為界,在此之前,美國農業尚不發達,財政支農的重點是生產領域,因此財政主要投資于農業水利、灌溉、交通等公共產品;此后,農產品大量過剩,政府財政支持的重點由生產領域轉向流通領域,主要投資于農業科技、農產品儲備、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等公共產品。
(二)日本的農業公共產品投資
日本農業公共產品投資的經驗主要表現在: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工農業良性互動的關系,即工業和農業協調發展,兩者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日本政府對農業的財政投資除部分直接用于興建農、林、水產等公共產品外,大部分特別是農業固定資產投資是采用補助金及長期低息貸款的方式發放給農民,同時通過補貼利息,調動“民間資本”投向農業公共產品,這就是日本頗具特色的“制度金融”;政府對農業公共產品的投資也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米價支持政策”到80年代的農業基本建設投資補貼再到進入WTO以來的以環境保護為導向的公共投資。
金融學投資策略探析論文
1文獻綜述
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為金融學中的預期理論。
中南大學的饒育蕾和劉達鋒著的《行為金融學》是我國第一本系統闡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著作。吳世農、俞喬、王慶石和劉穎等早在中國證券市場初建時就對中國股市調查并進行取樣分析,得出中國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其主要論文有:吳世農、韋紹永的《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陳旭、劉勇的《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及隊策建議》。國內對這一理論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投資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鑒了兩位美國學者的思路進行論證。美國學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達摩達蘭著的《投資管理》總結了美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對行為金融學理論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發展,對投資行為進行了全面剖析,其對投資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獨到之處,這種在行為金融學下投資策略的研究對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將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羅伯特•泰戈特著《投資管理-保證有效投資的25歌法則》以其簡單而明了的筆法描繪了行為金融學下投資方法的選擇應具備的條件和原則,指導我們的實踐。BrighamEhrharot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中也不乏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比如:選擇權的應用等。
2行為金融學概述
行為金融學是將行為學、心理學和認知學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上產生的一種新理論,是基于心理學實驗結果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心理特征假設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投資決策行為的一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