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06 09:11:00
導語: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我國部分高校開設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現狀進行抽樣調查,從招生規模、專業定位、培養方案等幾個方面對現狀進行了解,用SPSS軟件分析了調查結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改善目前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建設
一、背景
從2001年6月教育部批準全國首批13所高校試辦電子商務本科專業以來,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國開設電子商務本科高校已達275所,高職院校近700所。據專家預測,未來10年我國電子商務人才缺口達200多萬。但是,從國際電子商務師認證委員會(中國)研發中心的統計得知,我國的電子商務畢業生的就業率僅為20%,遠遠低于普通高校其他專業的84%的就業率。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在人才需要緊缺的背景下,究竟為什么我國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這么低?是否與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及培養方案有關呢?為此,我們做了一項對我國部分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情況的調研。
二、調研的對象及方法
(一)調研的對象
本次調研的樣本范圍是河南省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本專科共44所院校,調查的對象分為三類:(1)電子商務專業所在的院系的分管院長及系主任。(2)從事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部分老師。(3)電子商務專業的大二、大三、大四的在校學生。設計的調查問卷分為三類:學校問卷、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
(二)調研的方法
本次調研主要用現場問卷調查,共發學校問卷44份,教師問卷380份,學生問卷1620份,其中學校問卷、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的回收率分別是92%,96%,97%,對學校、教師、學生采用的是抽樣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涵蓋了招生規模、專業定位、培養方案、師資力量和實驗室建設5個方面。
三、調研的內容及結果
(一)電子商務專業招生規模
自1999年這44所高校開始招生以來,截止到2006年10月各高校累計招生30021人,其中本科學生累計招生5891人,平均每年招收737人;大專累計招生24130人,平均每年招生3016人。
電子商務的招生總體規模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99—2004年,期間招生規模和增長速度持續攀升;第二個階段是從2004年至今,總體規模略有下降并維持平穩。另外,高職高專的招生規模在2004年達到頂峰,此后快速下滑,而本科招生規模自1999年以來一直處于平穩上升的趨勢,波動并不大。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高職院校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培養人才,電子商務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導致高職院校減少招生規模,而本科院校招生規模比較小,不同學校定位不一樣。主要可能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所以,總體還是呈上升趨勢。
(二)電子商務專業定位
考慮到專業定位對于專業發展和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目前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高校對于專業定位不能清晰地界定,因此本次調研從培養定位和就業定位兩個方面著手分析目前的現狀。
1、培養目標定位。關于培養目標定位,這次調研,設計了四個選項,分別是通才、高級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四個方面,調研的結果(如圖1所示)。
從調研的結果可以看出,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學校占68%,教師占57%,而學生占22%,有44%的學生認為應該培養復合型人才。從調研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學校對于培養目標定位比較準確,但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理解不夠深入,許多學生并不能明確分析專業的定位。
2、就業方向定位。從調研的結果(如圖2)看,86%的學校和有68%的教師認為在傳統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就業。最明顯的不足是有48%的學校問卷和48%的教師問卷認為在網絡公司就業。不明確、自由就業的問卷比率,學校問卷占27%,教師問卷占20%。
產生這樣的結果有兩個原因:一是對電子商務專業認識不夠,同時將網絡公司與電子商務公司混淆;二是目前的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模糊,導致許多學校對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定位不準。
(三)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方案
1、課程體系的設置。工科學校偏重于計算機方面的培養,而文科院校偏重于經濟管理方面的培養,從調研的結果可以看出,73%的高校是既想培養技術型人才又想培養管理型人才。認為是管理類的占20%左右,技術類的占5%左右,其他的占2%。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由于學校對專業本身了解不夠深入,導致課程設置不一,這樣很容易培養出一種“四不像”的人才。
2、教材使用情況。我們分別從教材的選用(指國內與國外)內容,當今經濟需求相一致和社會需求等幾個方面進行調研,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有21%學生不滿意。原因有:第一,教材的內容過于陳舊;第二,不同課程的內容只是簡單的疊加;第三,注重理論,不注重實踐。
(四)電子商務專業的師資力量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專業,許多電子商務老師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和經濟管理專業,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師的敬業精神和教書育人評價很好,分別占29%和26%,而對老師的學術水平和知識結構評價很好的只占11%和10%。學生對老師的學術水平和知識結構評價比較低。主要由于教師是真正科班出身的老師很少,這就導致學術水平和知識結構低。
(五)電子商務實驗室建設
調查顯示,在44所開設電子商務的高校中,有32所高校有電子商務實驗室,占73%;沒有的占27%。而試驗項目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模擬試驗,占70%左右。沒有開展電子商務實驗室的高校可能是由于資金投入不到位,硬軟件設備較落后,培養定位模糊等原因。由于電子商務模擬實驗比較容易開展,而且離電子商務專業比較近,開展體驗式實驗,費用又少,所以電子商務模擬實驗的高校較多。
三、討論與建議
依據招生規模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校培養的學生得不到社會的接受,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新型電子商務人才迫在眉睫了。
(一)社會需求為導向來定位培養模式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定位應當從社會的需求入手,高校對電子商務各類專業人才的受訓課程按需求設計,使各類人才走出校門后能夠符合各種工作崗位的需要,并能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占有一個獨特的位置的行動。人才培養定位是人才需求差異化時代的必然結果。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工作也應分不同層次,按不同形式有選擇地進行。從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應用和需求看,主要應培養事務型,商務型,研究型和戰略型四種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人才。
1、事務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是:精通信息技術,如網絡建設,系統管理,主頁制作,程序開發等。同時具有一定的現代商務知識,理解商務需求能從技術角度對電子商務進行支持。
2、商務型電子商務人才。這是一種前瞻型的復合型人才,他們具備電子商務系統的應用開發和電子商務項目策劃分析的雙重能力。
3、研究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是:通曉電子商務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維,是某一行業或某種模式的電子商務理論與應用專家。
4、戰略型電子商務人才。是指具有創新思維的網絡經濟,網絡規劃和管理的高級管理人才,他們了解電子商務的精髓,他們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很強的業務協調與商務決策能力,能夠從戰略上分析和把握電子商務的發展特點和趨勢,控制著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命脈。
(二)注重教材與課程設置的合理,突出綜合性
1、在教材建設方面。電子商務專業的教材建設亟待加強。在教材建設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電子商務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由他們組織各高校的學科帶頭人,系統化地集中編寫電子商務主干過程的教材和學習指導書,還應引進大量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以拓寬學生的眼界。
2、在教課程設置方面。首先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建立電子技術模塊與商貿、管理應用模塊相結合的專業課程兩大模塊。電子商務技術包括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這是電子商務的專業手段;貿易,管理是電子商務專業應用電子技術與商務方式的結合,商貿、管理課程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商務技巧的應用能力,這兩大模塊應當是有機的整體。其次,強調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并重的教學模式。濃縮理論教學,減少課程數量和課時數量,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交叉和盲目延伸。強化實踐技能,是對實踐技能的培養進一步強化,課時量可以適當增多,尤其是學生的基本從業技能,必需通過課程和實驗、實踐及校外課堂,將其放到突出的教學地位。
(三)注重師資力量培養,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作用
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就是實行校際聯合、校企聯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推動電子商務國際化人才建設。“請進來”即聘請國內外行業內專家、電子商務企業專家來校講學,使老師與學生充分了解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彌補課堂理論教學的局限性。“走出去”即通過與國內外行業企業、國內外高校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一方面積極派遣專業教師參加企業經濟活動運轉的調研與學習;另一方面派遣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國內外科研和學術交流,相互借鑒,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探索具有國際背景的高素質的聯合培養模式。
(四)注重學生的實驗與實踐
從調研的數據可以看出擁有電子商務實驗室的占73%,而大部分實驗都集中在電子商務模擬實驗,各高校應從學校的事業經費中,撥出一部分資金專門用于電子商務實驗室的軟、硬件建設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也可與一些電子商務企業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讓學生有機會參與電子商務整個流程,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四、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對電子商務的建設意見不一,這就造成了用人單位不知如何選用人才。另一方面,學校對用人單位的需求了解甚少,導致供需矛盾,這就要求我國教育部門應當根據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校,再根據學校本身的特點,建立一個相對統一的培養標準。
參考文獻:
1、朱玉春.電子商務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6(6).
2、莫月連,高京廣.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調查與分析[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3、傅震宇.淺談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策略[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2).
4、六紅軍.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6).
5、楊善林,齊從謙,何建民.電子商務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6、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戶連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cn/ztl12/20011212/49279.htm.2005(7).
7、王學東.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2(3).
- 上一篇:高等教育發展策略研究論文
- 下一篇:高校學生管理法制構建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