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增公告投資機會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7 05:55:00
導語:預增公告投資機會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盈余預增公司的整體走勢明顯強于大盤
評價盈余預增公司(“預告其盈余將增長50%以上的公司”的簡稱,下同)是否具有投資機會,分析“預告當日及其后的走勢、并與預告之前走勢之對比”將是其中的關鍵。對此,我們針對公告的預計2001年盈余將增長50%以上的公司”、“預計2002年中期業績將增長50%以上的公司”、“2002年中期預虧公司”,分別設計了“2001年預增指數”、“2002年中期預增指數”、“2002年中期預虧指數”,分別反映此類公司的整體走勢。
在“2001年預增指數”構造中,我們以“2001年盈余預增公司”為樣本,以2000年12月29日為基點,以總股本進行加權。這種指數構建思路與“上證指數”基本類似,目的是使其與“上證指數”具有可比性。同時,為方便將“2001年預增指數”走勢與“上證指數”相對應,比較時須同一化處理,于是假定上證指數基點為2000年12月29日,其數也為1000,定義為“上證綜指”,其值為上證指數實際數與2000年12月29日實際數之比再乘1000(其余指數的計均按此原則)。
(一)2001年盈余預增公司走勢明顯強于大盤
通過事后構造的“2001年預增指數”來回溯“2001年盈余預增公司”的整體走勢(詳見圖1),并與“上證綜指”對比可以發現:
附圖
1、在2001年5月以前,“2001年預增指數”與“上證綜指”走勢也基本同步,投資該板塊的公司的超常收益率(指“高于上證指數或大盤的收益率”,下同)也極小。
2、2001年6月之后,“2001年預增指數”明顯強于“上證綜指”,且之間的差額有放大之勢,這與部分公司的業績增長信息在2001年中報中有所反映相關。
3、盈余預增公司的超常收益率隨大盤的上升而有所放大,這從“2001年預增指數”與“上證綜指”在2001年7月至2002年1月、以及2002年2月至今的兩個時間段的走勢可見一斑。
4、“盈余預計大幅增長”信息披露后,“盈余預增公司”投資仍具有超常收益,其走勢強于大盤,并有放大的趨勢。
因此,僅從“2001年盈余預增公司”的整體走勢來看,其收益明顯強于“市場整體”,特別是在“強市或上升市道”中,獲利效應更加明顯。
(二)2002年中期預增公司、預虧公司與上證指數對比
為進一步評估業績預增公司是否能帶來超常收益,我們對2002年中報期間的“2002年中期盈余預增公司”與“2002年中期預虧公司”在預告之后的整體走勢,除相互之間進行對比外,還結合同期上證指數走勢進行分析。從中可以發現:
1、“業績預增”公司的走勢強于“業績預虧”公司,并強于大盤
在2002年第1季度,“2002年中期業績預增”公司的整體走勢并未強于大盤(本文中,大盤均指上證指數),預計與其業績預增信息并未被市場認識有關。但從2季度初開始,部分公司開始披露其“2002年中期業績大增”,該板塊開始走出明顯強于大盤的獨立行情,而且隨時間的推移,其整體的超常收益率也逐漸提高。
“2002年中期預虧”公司的整體走勢則略弱于大盤,而且由于58.32%的公司在2001年末已出現虧損,因此使該板塊在2001年底至2002年第1季末的走勢大大弱于大盤。1月末,受銀廣夏等問題股的帶動,虧損公司、問題公司、ST公司等均有較大的反彈,使其與大盤走勢之間的差距明顯縮小。但是,中報披露之后,“2002年中期預虧”公司的整體走勢再次明顯弱于大盤。
2、業績變化是能否獲得超常收益的重要基礎
從“2002年中期預虧指數”、“2002年中期預增指數”與大盤走向的比較上看,在部分時間段可能出現的“預虧公司”有較大的反彈力度(如2002年1月中旬至2002年2月中旬)。但在大部分時間中,其與大盤相比的超額收益基本為負,與“盈余預增公司”相比,其收益率也要低得多。因此,可以認為“業績仍是股價的重要支持,能否增長是獲得超常收益的重要因素”。
二、盈余預增信息能帶來超常收益
(一)盈余增長預告當日的股價走勢特征
1、盈余增長預告當日股價漲多跌少
盈利增長信息公告當日的股價走勢備受關注,“見光死”似乎已被廣為接受,其中也有相當多的公司出現“高開低走”。但是,“2001年盈余預增公司”在預告當日平均漲幅達到3.50%,其中有85.37%在當日有不同程度的漲幅;“2002年中期業績預增公司”在業績預告當日也有65.52%出現上漲。但是,由于預告業績增長的時間差異、所處市場環境差異、以及盈余增長信息在非正式渠道的可能提前等因素影響,各公司在公告當日走勢的差異較大。如在“2001年盈余預增公司”中,有超過15%的公司在公告日出現“漲停”。
2、公告當日仍具有明顯的超常收益率
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當日的漲跌,可能還會受大盤(或行業、板塊)整體走勢的影響,會使其上漲動力受到抑制或推動,因此其當日的漲跌可能未真實地反映“業績預計增長將達50%以上”對股價的推動。于是,需要計算超常收益率,即“上市公司股價漲幅”減去“同期大盤的漲幅”(本文所有的超常收益率均采用此算法)。
統計結果顯示,“2001年盈余預增公司”在公告當日有90.24%走勢強于大盤,平均超常收益率達到4.06%。預告當日各公司的超常收益率差異較大。其中,2001年業績預增公司,在預告日當日超常收益率最大值達到11.75%,而最低值則為-2.94%,“四成以上”業績增長公司在預告當日的超常收益率在3-6%之間。
(二)盈余增長預告后的短期走勢特征
盈余增長預告是否會對上市公司股價“正常”走勢產生影響,需要對“預告”前后的股價走勢進行對比。
通過對比,大致表現出如下特征:
1、盈余增長預告前的股價走勢對“盈余增長”已有所反映,特別是在預告前1日,股價有明顯異動。這從股價平均漲幅與超常收益率的變化上可以看到這一點。
2、盈余增長預告后,上市公司股價在短期內仍會有小幅上漲,超常收益率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超常收益率)。
3、盈余預告會使當日股價走勢出現明顯異動,反映出有相當多的投資者示能提前獲得(或關注)有關信息。
(三)盈余增長預告后的中長期走勢特征
上市公司股價在盈余增長預告后有明顯異動,其整體超常收益率也明顯提高。
通過對預告前1個月、預告后1個月、預告后3個月的股價走勢與大盤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盈余增長預告”后的股價中長期走勢特征(詳見表2):
1、“盈余增長預告”公司在預告前后的走勢均強于大盤。
2、“盈余增長預告”后1個月的“超常收益”最高。如,對“預告2001年業績增長”的公司,在“預告”1個月后的整體超常收益達到6%,但3個月后的超常收益只有5.14%。
3、對披露“年報業績增長”的公司的認同度,高于披露“中報業績增長”的公司,預計與中報不經審計有一定關系。
4、大盤上漲期間預告“業績增長”的公司,所具有的超常收益相對較高。
三、盈余增長預告后股價高低點的時間特征把握
(一)中期投資點與風險點的分布
“盈余增長預告”的公司,在預告后1個月(中期)的股價走勢明顯強于大盤,但是何處是低點與高點,其可能的超常收益范圍大致是多少,則是根據公開信息選擇投資時機的重要依據。
對“盈余增長預告”后股價走勢中的高低點分布特征分析,可以發現:
1、大部分公司的高點出現在“預告”之后的19-20個交易日,其中有42%的公司在這兩日出現高點。但是,應注意的是此類公司中有近一半公司的預告時間在2002年1-2月,此時上證指數相對處于低位。
2、大部分公司在“預告”日后數日出現低點,其中有30.49%的公司低點出現在公告當日,21.95%的公司低點出現在公告次日。但是,公司基本面的改善,對中期股價走勢仍有較明顯的支持,因此其后的超常收益率有明顯提高。這一結論與前文的“在預告后,距預告日越近,超常收益率越低”的結論基本吻合。
(二)長期投資點與風險點的分布
我們以預告日之后的3個月作為“長期”。
對“盈余增長預告”之后的長期高低點分布分析,大致可以總結出如下特征(詳見表3):
(1)距公告日越近,出現低點的概率越大,其超常收益率越小。特別是盈余預告后2周內,出現低點的概率最大。此判斷與短期走勢中的高低點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2)“盈余增長”預告后的第3周開始,出現高點的上市公司數明顯增加,同期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也明顯提高。估計從此時開始,因“盈余增長預告”造成的股價“沖高回落”之后,開始走出低點。
四、盈余預增公司的差異分析是謀取超常收益的關鍵
從整體上看,投資于“盈余預增公司”可以取得超過大盤的收益率,但是各公司股價走勢的分化相當嚴重,既有相當多的公司漲幅明顯,也有部分公司出現下跌。其中,于2002年1月29日盈余大幅增長預告的深寶恒(000031),其后60個交易日的漲幅達到58%以上,但浪潮軟件(600756)在2002年1月22日盈余大幅增長預告后,股價很快見頂,投資該公司的超常收益率(60個交易日)為-24.12%。
附圖
分析處于“股價漲幅、超常收益率”最低與最高“兩極”的上市公司,可以發現以下幾個共同特征:
(一)基本面改善帶來的業績增長,產生更高的超常收益
“主營業務明顯改善、重大資產重組已經見效”等因素是公司基本面實質性轉好的重要表現。如果公司的業績增長能來源于此,則對取得超常收益會有直接支持,其中如粵華電、如意集團、江鈴汽車等公司。但是,部分公司(如銀基發展、金融街)的業績增長與補貼收入增長密切相關,部分公司(如輕工機械)因為出售不良資產帶來非經營性收益增加,并由此帶來業績大幅增長,但其“業績增長預告”之后股價走勢仍弱于大盤。
(二)預告前股價累計漲幅的差異影響后期的超常收益
信息不對稱、不同投資者對非正式信息(或業績增長前兆)的敏感程度或判斷差異,僅有部分投資者能優先利用業績預增信息,并造成預增信息前股價漲幅較大,但這會使“盈余增長預告后”的超常收益率明顯下降。如寧波的韻升、江蘇吳中、鹽田港等公司在業績增長預告前1個月分別上漲10.18%、-0.06%、4.16%,對應的超常收益率達到17.05%、16.42%、15.31%,這使得業績預告之后的走勢明顯弱于大盤。但西安飲食、湖南投資、麗珠集團、中國高科等公司,在業績增長預告前1個月內股價下跌24%-33%,較上證指數多跌去9%-16%,但業績增長預告后的1個月內股價上升都在30%以上,其平均超常收益率也在20%以上。
(三)行業環境變化也影響后期超常收益
行業環境發生轉變并預期能夠持續好轉,此時“業績預計增長”將對公司股價產生較強支持。其中,一汽轎車在預告業績將出現大幅增長后,其1個月與3個月的超常收益率分別達到6.35%與20.54%,其在第一季季報中披露的業績增長原因是“如果第二季度轎車市場仍能保持良好的勢頭,預計公司本年中期利潤水平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可能達到50%以上”。從股價走勢上看,投資者對一汽轎車業績增長前提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但中興通訊在2002年1月24日利潤增長將在50%以上預告(來源于第1季報),但全球通訊市場變化、通訊類上市公司股價下跌,其業績增長預告并沒有帶給投資者的超常收益(在4月份其擬赴境外上市的消息尚未明朗,暫還未對股價走勢產生明顯影響)。
(四)后續“正面信息”披露對后期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前文分析已證實“業績增長”能帶來超常收益,我們將其定義為“正面信息”,這類信息還包括資產狀況改善、相關公司或業務有明顯進展等,其對股價也有或多或少的支持。在預告“業績增長”之外,若能有其他方面的正面信息跟進,將有助于股價的進一步推高或保持穩定。其中,深寶恒就是一個例子,其在預告業績增長之后,再“在土地拍賣中取得新的經營性資源”,后又有披露“鳳凰衛視有限公司、中國新聞發展深圳公司有意受讓第一大股東寶安區投資管理公司持有的本公司部分國有股,具體事宜正在洽談中”。這些信息的持續披露,使其成為“2001年盈余預增”的中長期超常收益率最高的公司之一。
業績增長預告可以帶來超常收益,但謀得盡可能高的超常收益需要判斷公司的差異性,并選擇合適的介入時機(此時還要關注市場的整體走勢,在階段性上升市道可能獲得更高的超常收益率),以充分利用公開信息來優化投資行為。
- 上一篇:語文白楊教學管理論文
- 下一篇:語文教材聯想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