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上證指數變動的原由
時間:2022-08-29 11:26:18
導語:探索上證指數變動的原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股市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及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為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股市的暴漲暴跌也給廣大的投資者帶來的巨大的虧損。相對于國外成熟市場,我國股票市場在發展過程中也表現出了種種弊端與問題。這不僅給政府有效掌握股市脈搏帶來了困難,而且讓投資者也無所適從。
二、數據選取以及描述
本文選擇以上證綜合指數作為股票價格指數的代表,上海證券交易所從1991年7月15日起編制并公布該指數,以全部上市股票為樣本,具有廣泛代表性,能夠反映整個股票市場的情況,選擇每月收盤指數分析,收盤指數通常比較準確地反映股票價格的最終走勢。模型的建立采用多元線性回歸(WLS),建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SHLZ)、M1(貨幣流通量單位:百萬)、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l一年期存款利率(%))、Er(匯率)、對Sz(上證綜指)的回歸,研究各個因素對Sz的影響程度。主要模型框架:Sz=α+β1shlz+β2m1+β3cpi+β4ll+β5+er+β6ercpi+β7erm1+β8erll+β9ershlz+ε說明:Sz:上證綜合指數;m1:貨幣供應量;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l:一年期存款利率;er:匯率;shlz: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ercpi:匯率與cpi交互項;erm1:匯率與貨幣供應量交互項;erll:匯率與一年期存款利率交互項;ershlz:匯率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交互項;
三、回歸結果以及實證分析采取10%的顯著性時,除去了erm1。考慮到可能存在異方差,故對其進行異方差檢驗,檢驗結果如下:chi2(38)=55.98Prob>chi2=0.0301從檢驗的結果來看,不能拒絕原假設
,也即原模型中存在異方差,故要對此進行消除異方差,采用的是穩健異方差。結果如下:從上面的回歸結果來看,消除異方差后,模型的擬合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擬合值從0.92到0.98)。經濟意義的檢驗與分析:
一是人民幣匯率對上證股指的影響。從回歸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上證指數與人民幣匯率之間是負相關,也即當人民幣匯率升值時,er變小,對上證股指的負面影響減小,即上證股指上升。從實際情況來看,美元兌人民幣走勢的相對穩定,說明了在金融危機有所好轉但尚未見底的情況,從政策上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有助于提高投資者的信心,避免資金的大量外流。
二是貨幣供應量對上證股指的影響。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在短期會促進經濟的發展,這就會增加人們的購買力,這樣企業就更容易實現盈利,從而造成股價的上漲;并且,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意味著人們手中又更多的貨幣可以進行投資,這樣可以增加人們在股票市場上的購買,引起股價的上漲。
三是利率變動對上證股指的影響。表中顯示,利率變動與上證股指呈現出負相關的關系,并且從回歸的系數來看(-20791),股票市場對利率的變動呈現出很高的敏感性。從實際來看,自從金融危機以來,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發展,下調利率,通過利率這條途徑來降低公司的經營成本,從而獲得更多的盈利,后來為了抑制房價,央行上調利率,引起股價短期內的下降。
四是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對上證股指的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可以反映每一時期的通貨膨脹情況,是對經濟中發生通貨膨脹的一種很好的度量。現實中,我國近年來出現的通貨膨脹,雖然根據統計局的統計來看,通貨膨脹率不是很高,但實際上普通民眾的生活已經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
五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上證股指的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國的經濟發展情況。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漲時,這預示著人們在消費上的增加,昭示著一國經濟發展狀態良好,國民收入增加,那么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價的上漲。
六是上面5種因素的交互項:erm1、erll、ershlz、ercpi。在實際當中,匯率、M1、利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CPI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經常是共同作用的,并且,匯率與M1、利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CPI有著很高的相關性,加入這些交互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模型的多重共線性。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從本文的實證可以看出,宏觀的經濟因素與上證股指有著密切的聯系。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上證指數的變動對利率的變動最為敏感,其次是CPI和匯率,再次是貨幣供應量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基于上述結論,我們可以看到,了解驅動證券綜指變動因素,就找到預測上海證券市場股價基本走勢的方法,也就可以根據經濟運行各因素變化,預測、控制市場系統風險。
- 上一篇:衛生局安全排查整治方案
- 下一篇:地方投資與經濟發展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