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綠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時間:2022-12-16 09:08:31

導語:漫談綠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漫談綠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一、江西省綠色公共投資效應實證分析

(一)綠色公共投資產出效應計量分析

1.綠色公共投資產出效應分析的理論方法

根據對國內外研究現狀來看,主要是國內研究文獻來看,綠色公共投資對宏觀經濟增長的產出效率,以綠色公共投資和國民經濟GDP增長之間的關系來測算。而且,產出效率的衡量主要有以下有三種不同思路:

(1)可以用生產函數法,把綠色公共投資作為一種投入,按時間序列擬合回歸分析法直接測算;

(2)把人均GDP的增長率分解為資本一產出比率的增長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之和;

(3)用綠色公共投資生產率來測度,經濟增長率可近似分解為綠色公共投資生產率增長率與綠色公共投資增長率之和。

2.本文采用的綠色公共投資的理論方法

本研究將采用國內外學者普遍采用的生產函數法對綠色公共投資的宏觀產出效應進行度量分析。利用2004-2010年中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面板數據進行回歸,從而分析綠色公共投資對經濟增長有多大貢獻。本研究主體采用的也是此類方法,部分根據本研究所采用數據的具體情況進行變更,但不影響其主體結構。本文的生產函數回歸模型如下:GDPRit=Ai+αlnGGIit+βlnLit+γTIMEt+δWESTi+θMIDDLEi+μit其中,GDPRit代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Ai常數項,代表廣義技術水平;GGIit代表綠色公共投資額,ln表示對其取對數;Lit為就業人數,ln表示對其取對數;TIMEt為定義的時間變量,TIMEt=1,2,3,4,5,6,7;EASTt、MIDDLEi、WESTi為定義地區變量(根據中經網上地區分布來區分東、中、西部);α、β、γ、δ、θ分別代表,GGImit、Lit、TIMEt、WESTi、MIDDLEi的邊際產出系數;μit為誤差項。

3.樣本數據

(1)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GDPR)數據。采用2004—2010年《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中的28個省、市、自治區的國內生產總值(現價)以及2004—2010年《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中的28個省、市、自治區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數(2004年=100)計算各省、市、自治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2)就業人數(L)的數據。采用2004—2010年《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中28個省、市、自治區的年末從業人員數。

(3)綠色公共投資(GGI)的數據。根據前人的研究,本文采樣時主要包括環境污染治理公共投資和森林營林國家投資這兩大項。

綠色共投資額=環境污染治理公共投資額+工業污染源治理公共投資額+森林營林公共投資額,綠色公共投資額利用CPI指數(2004年=100)進行指數化處理。其中,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又分為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投資三項。

(1)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包括燃氣、集中供熱、排水、園林綠化、市容環境衛生;利用2004—201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庫》中的28個省、市、自治區的數據,其計算公式為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投資額=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中的國債資金+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中的中央財政專項資金。

(2)工業污染治理項目投資額,包括治理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噪聲、其他;2004—2010年《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中的28個省、市、自治區的數據,其計算公式為工業污染源治理公共投資額=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總額—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額中的自籌資金。

(3)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投資額,包括新建、擴建、技改中的“三同時”環保投資額。根據本文查找數據過程來看,本文認為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投資額是已經被納入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中,故不作重復計算。森林營林投資額源自2004—2010年《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中各省、市、自治區的公共投資數據。其計算公式為森林營林公共投資=森林營林投資額中的國家預算內資金=森林營林投資額中的國債資金+森林營林投資額中的中央財政專項資金。

4.計量分析

回歸結果表明,擬合優度R方和調整后的R方分別高達0.972450和0.971725,殘差平方和為較小數值15.0918,可見模型的擬合程度比較高;F統計量為1341.312遠大于臨界值F0.05=2.21,線性關系非常明顯。在T檢驗中,LNGGI、LNL的T統計量大于臨界值T0.05的值,而且,LNGGI、LNL、T、C的P值都很小,在接受的范圍之內。具體回歸模型如下(括號內為T統計量):GDPRit=2.285194+0.46191lnGGImit+1.477330lnLit(11.59164)(11.74179)(42.49865)+0.145198TIMEt-0.479694WESTi-0.186112MIDDLEi+μit(12.26056)(-9.101471)(-3.643975)R2=0.972450F=1341.312總體來看,回歸效果比較好。其中,綠色公共投資的產出彈性為0.462,對GDP經濟增長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其產出彈性小于勞動力的產出彈性1.48。可以看出,綠色公共投資的產出效率低于勞動力,綠色公共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小于勞動力投入。

(二)江西省綠色公共投資效應對比分析

至此,本研究已經證實:綠色公共投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正相關關系,并且,基于本研究數據,其產出彈性為0.462。但是,對于中國每個省份的具體情況,我們還不是很了解,下面,根據中國28個省、市、自治區(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以及西藏自治區的特殊情況,故不作考慮)的具體情況,江西省與其他27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比較。近年來,江西省的綠色公共投資的相對量與絕對量變化江西省從2004—2010年期間,綠色公共投資額和人均綠色公共投資額的變化趨于一致,都是總體呈現上漲趨勢,絕對量有所增加:綠色公共投資額在39.5-42.5億元之間波動,而人均綠色公共投資額則在92-100元之間波動,2004-2008年呈明顯上漲趨勢,但是2009年有大的下降,2010年有所增加。但是,從圖1可以看到,三大比重沒有顯現上升趨勢,反而有弱微的下降趨勢,相對量下降。根據人均GDP、人均GI、人均GGI、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進行聚類分析將28個省、市、自治區分為3類,江西省處于第2類,與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黑龍江、安徽、湖北、湖南、云南、陜西、青海省歸于一類。

二、結論與相關建議

(一)實證分析結論

1.從回歸結果可以得出,我國綠色公共投資對國內生產總值具有顯著影響,其產出彈性可觀。

2.江西省綠色公共投資額和人均綠色公共投資額絕對量呈上升趨勢,而江西省綠色公共投資額占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決算支出以及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相對量沒有增加,反而有輕微下降。

3.江西省綠色公共投資額和人均綠色公共投資額相對于其他省份而言處于低位。2010年江西省綠色公共投資額和人均綠色公共投資額在研究的28個省、市、自治區中分別以41.035億元和95.790元排名13、18位,處于中、后階段。江西省綠色公共投資額與第一名江蘇省144.255億元相差100億元,是其28.44%,不到三分之一;江西省人均綠色公共投資額與第一名北京市433.152元相差337.360元,是其22.11%。

4.江西省綠色公共投資額占地方財政決算支出以及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較其他省份也低。從表2(按綠色公共投資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降序排列)可以看出江西省排在第9位,而在綠色公共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江西省卻只高于少數幾個省份,位于倒數。

(二)可行建議

加快生態江西建設、實現綠色崛起,鑒于綠色公共投資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江西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政府就應轉變公共投資結構,增加綠色公共投資支出。江西省從綠色公共投資方面應該盡量做到:

1.不斷健全和完善環境保護體系和政府綠色投資監管評價體系,加強技術創新,引進先進生產模式,減少工業污染物排放量,創建以生態文明為特征的現代工業文明。

2.擴大造林面積,增加植樹造林投資額,不僅是絕對量上,還要在相對量上有所增加。森林植被是經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經濟、社會、自然的生態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切實保護森林植被、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是根治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森林營林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和權力,政府加大森林營林支出,為實現綠色經濟發展奠定綠色基礎。

3.引進能源科學發展技術,不斷發展清潔能源,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增加財政支出用于激勵企業減少排放、降低污染。

4.加大污染治理的強度,增加污染治理經費,特別是要大幅增加農村環境整治投資。以往的政府的綠色投資多傾向城市,農村的環保問題嚴重,資金少,環境整治工作難以開展,農村垃圾隨處堆放,造成環境嚴重破壞,加大農村環境整治投資有利于農村的綠色發展。

作者:孫蘭輝單位: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