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學授課效率提升策略

時間:2022-07-23 10:21:50

導語:投資銀行學授課效率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投資銀行學授課效率提升策略

一、問題發現

投資銀行學》的課程開設一般會安排在大三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開課。但本科學生在進入大三階段后會面臨諸多壓力,很多學生會把學習重心或關注焦點從課堂學習轉移到如:考研、出國(考雅思、TOEFL、GRE、GMAT)、考六級、考公務員、找工作、考駕照等方面來。這在課堂上就表現為:請假參加各種考前培訓、在課堂做課外考試練習題、開小差聊天或玩手機。一旦學生到課率或聽課率下降,就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教師的備課與授課效果下降,反過來又會使學生聽課率與到課率進一步下降,如此反復,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如何避免此惡性循環,提升《投資銀行學》的授課效率,正是本人將要研究解決的課題。

二、問題分析

衡量授課效果的指標有很多,但本人選擇到課率與聽課率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到課率=實到人數/應到人數(1.1)其中,應到人數是指學生花名冊人數聽課率=專心聽講學生人數/實到人數(1.2)《投資銀行學》一般安排為32節課,分8周16次上,每次兩節課。本人本次所授投資銀行學的學生為4個班,共160人,在大教室授課。在前面幾節的課程教學中,本人觀察發現無論到課率還是聽課率都偏低,因此本人將對這兩個指標進行監測分析。學生到課率。傳統授課的學生到課率與聽課率。在第1-8節課中,本人主要講授內容包括投資銀行概述、投資銀行的地位與作用、中國投資銀行的現狀與發展。在這前8節的課程中,本人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材為主,結合PPT,再輔之以重要概念的講授。本人通過課堂點名取得學生實到人數的數據,再依據(1.1)式可以計算出前8節課到課率的數據;通過觀察學生課堂表現可以取得學生專心聽課人數的數據,再依據(1.1)式可以計算出聽課率的數據。表1第1-8節課到課率與聽課率通過表1可以發現在前面8節課中,學生實到人數保持在一個較低水平,到課率維持在80.5%左右的水平,而且專心聽課人數也沒有預期的高,平均聽課率僅為58.4%。為了解到課率與聽課率不高的原因,本人通過對學生的調查,以及與輔導員、其他教師的討論分析,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考研,考公務員,考出國,找工作等客觀原因。進入大三,許多學生面臨考研、出國留學、考公務員、找工作等重要人生關口,學生普遍比較擔憂未來選擇,因此為了是前做好準備,許多學生都會請假或者逃課,再或者上課時開小差做培訓試題,這就造成了到課率與聽課率偏低的現象出現。教師上課單純灌輸式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單純灌輸式的說教已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要求,他們希望出現具有新觀念的老師,希望能有更新穎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正是基于對老師們無差別教學方式的預期,所以學生的到課率與聽課率都偏低。課程內容枯燥,教材缺乏趣味性。投資銀行學雖然是一門實務性較強的課程,但是由于都是上千萬或上億的大生意,距離普通人的生活較遠,使得學生普遍缺乏感性認識,再加上教材缺乏新意,這就更讓學生覺得這門課程不具實用性而索然寡味。睡懶覺,部分學生對所有課程都缺乏學習興趣。還有部分喜歡睡懶覺而不來上課。這也是到課率低的原因之一。還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不僅對投資銀行學沒有興趣,也會對其他課程沒有學習興趣,所以會在上課時開小差,這也會使得學生的聽課率下降。

三、解決辦法

總結學生低到課率與低聽課率的原因,主要有四點:學生面臨各種考試壓力,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不適應學生需求,課程內容枯燥無味,學生自身原因如愛睡懶覺或沒有任何學習興趣。對于第一個原因學生面臨各種考試壓力,這個由于是社會制度決定的,在本人能力之外,所以這個要靠考試制度的改進,才能提高課程到課率與聽課率。對于第二個、第三個和第四個原因,本人覺得完全可以通過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持續改進,來提高到課率與聽課率。以下是本人對各種教學手段的改進探討。增加案例教學內容。在第9-18節課的教學中,本人主要講授內容為投資銀行的運營與管理,投資銀行的經營策略,投資銀行的監管,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投資與交易業務。針對前8節課低到課率與低聽課率的現象,本人決定在以后的教學中大量引入案例教學,并且盡可能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體現在PPT中。在這段時期的課程教學中,本人重點講授了高盛集團,高盛集團成立于1869年,它在19世紀70年代抓住了反惡意收購的大商機,立即成為遭受惡意收購者的天使,這為高盛帶來了大量的業務。前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鮑爾森帥印期間,公司的并購業務做到了行業第一,龍頭老大的地位保持至今。現任總裁勞埃德•布蘭克芬特長是交易,雖然高盛的并購業務一直都是行業第一,但高盛最賺錢的業務其實是交易,并且在他領導下,成功躲過了2008年次債危機。在講課的同時,本人注意并記錄下學生到課率與聽課率的觀察數據,以考察本人在案例教學方面的成效。對比表1和表2,可以發現到課率從第1-8節課平均80.5%提升到第9-18節的平均86.4%,平均水平上升了5.9%。說明案例教學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本人也注意到,從第15、16節課開始,到課率又開始下滑,經過與學生們的交流,他們認為案例教學雖好,但并不總能調動大家的學習興趣,他們希望引入更多的教學方式與內容。聽課率從第1-8節課平均58.4%提升到第9-18節的平均83.8%,最高到了91.4%,平均水平上升了25.4%。說明案例教學在此階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也應注意到:第17、18節課的聽課率又有所下降。電影教學。針對到課率在第15、16節開始下降、聽課率在第17、18節開始下降的情況,以及對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分析,本人決定大膽引入電影教學。因為電影教學比PPT的圖文并茂更加直觀,更有娛樂性,也更能讓學生放松心情,而且有一定專業知識融入電影情節。本人為第19、20節準備的電影叫《華爾街1》,該電影是一部經典的商戰片,它講述了一個年輕證券經紀人巴德•福克斯與另一個企業掠奪者哥頓•蓋柯之間的故事,他們運用內幕消息、操作股價、拆分變賣企業等手段賺取了大量不義之財,最終出于良知,巴德•福克斯檢舉揭發了哥頓•蓋柯。該電影涉及投資銀行中的經紀、交易、收購等業務,所以是一本非常適合的課堂教學材料。在播放與點評該電影時,本人記錄了對學生到課率與聽課率的觀察數據。綜合以上分析,電影教學對提高到課率與聽課率都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運用案例教學的同時,穿插幽默笑話活躍課堂氣氛。雖然電影教學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到課率與聽課率,但由于受課程安排時間緊湊的限制,所以它不能被經常使用,又由于學生對案例教學新鮮感的下降,所以本人決定再引入新的教學手段。后期的課程內容主要有兼并與收購業務、項目融資、資產管理業務、風險投資業務、金融衍生品,本人為此引入了許多案例,如KKR的克拉維斯,黑石的皮特森與施瓦茨曼,華夏基金的王亞偉。同時還大量穿插幽默笑話,使每個課堂都充滿歡聲笑語,讓每個學生都能放松心情的快樂學習。本人并為此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平時注意收集笑話故事,并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以保證每節小課都有笑話。對比表2、表3和表4,可以發現第21-32節的到課率平均水平雖然低于第19、20節,但高于第9-18節,也就是說運用案例+幽默笑話的授課效果比電影教學的差,但好于單純運用案例教學。同時還可以發現第21-32節的聽課率平均水平雖然低于第19、20節,但高于第9-18節,即電影教學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案例+幽默笑話,再次是單純案例教學。

四、結論

綜合以上實驗,本人將投資銀行學的講授分為4個時期,分別為:傳統授課、案例教學、電影教學、案例+幽默笑話。本人對4個時期到課率與聽課率的平均指標進行考查,歸納如下:無論是從平均到課率,還是從平均到課率來看,電影教學取得了最好的授課效果,其次為案例+幽默笑話,再次為案例教學,最后為傳統授課。但由于電影教學占用時間較多而不能經常使用,所以案例+幽默笑話應該是值得推崇的教學方式,它既優于案例教學,也大大領先于傳統授課。

作者:湯旭工作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