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對學生基礎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05-31 11:29:29
導語:多媒體對學生基礎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基礎教育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意識和優秀的個人品質,彰顯出品德教學的綜合性價值,以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完善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關鍵詞:基礎教育,多媒體,教學資源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不只要指引學生掌握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從品德塑造、學習成長等多方面增強對課程資源的開發,依托有效教學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多媒體成為廣受師生歡迎的一類教學方式,教師要能夠與時俱進,積極完善多媒體資源的開發和運用,以更好地助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和法律規則意識確立[1-3],逐步使小學生成長為具有高素質道德修養和法制觀念的社會主義新公民。
1多媒體教學的特點
網絡的迅猛發展,使得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理念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小學品德教學推進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借助多媒體指引學生開展創新性學習,并充分利用生活化知識,讓學生學習和消化品德課程所學知識。互聯網思維下多媒體學習的嘗試,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既避免了單純課內教學的枯燥性,而且能夠以生動鮮活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品德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品德課程充分體現了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尤其是中國對外交流的逐步深入,使得品德教學要與時俱進,從多個方面指導學生的學習和行為。多媒體教學的展開,可以更好地將品德與實踐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有效學習、積極創新,將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及時融入,讓學生高效思考,進一步增強品德課程的吸引力,彰顯出品德服務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面性。
2教學實踐
(1)借助多媒體課件突出教學重難點。在小學品德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有一些學習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相對比較困難,這部分內容教師除了借助語言講解和課本知識呈現之外,還要善于借助多媒體為學生營造直觀的,生動直觀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輕松快樂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以“感恩家人”這一課為例,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能夠想到感恩家人對自己的付出,但是學生們不知道如何更進一步孝敬父母,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感恩意識并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孝順父母是這節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入一些情景劇,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對比意識,一方面讓學生知道生活中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另一方面通過一些典型的事例,讓學生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父母,這樣能夠更好地推進小學品德教學,也能提升小學品德教學的層次性,推動學生教學做合一。在具備良好感恩意識的同時,學會付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落實習慣。(2)借助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小學品德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著眼于課本呈現的知識開展教學之外,還可以引入一些豐富的生活素材,電子技術第50卷第5期(總第534期)2021年5月49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品德養成的自主性,指導學生明確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進一步修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些實踐調查任務,讓學生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積極進行各方面品德的完善。如結合學生每天玩手機時間的調查,可以指引學生更好地利用課內外時間完善學習過程。結合學生一分鐘跳繩的數量,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學生是否養成了良好的運動習慣、學生的綜合體能情況等。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創新,不僅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品德應用意識,同時可以在態度、情感、價值觀等多個層面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學習創新意識、個人學習能力都能獲得突破性發,促使學生更好的發展優秀品德完善生活細節。(3)依托多媒體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絢麗的屏幕、多元化的內容、生動的畫面等,都可以很好的吸引小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多媒體僅起到展示作用,這就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學習和提升。因此,在多媒體運用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充分發揮其直觀性價值外,還有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畫面展示出來的一些圖片、文本、劇目等,不僅要讓學生靈活的觀看,還要加深學生對于其中蘊含豐富內容的理解。品德課堂上不是讓學生拿筆記一記板書,畫一畫重點,而是要真正讓學生投入學習過程中,改變學生的錯誤認知,讓學生獲得全面的提升。以“我們的公共場所”這一單元的學習為例,公共場所是比學生校內學習更加廣闊的一個空間。在校內學生可能會犯一些小的錯誤,如在教室內與同學嬉戲打鬧,不按時完成作業,在過道內扔一些垃圾等。很多學生覺得這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個環境,偶爾犯一點錯誤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是這些習慣一旦養成之后,學生逐步成長走出校園之外,進入公共場所就會發生諸多衍生問題。很多不文明行為不僅會給學生帶來一些傷害,同時還會對周圍人產生多重影響。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僅僅體現在一點小錯誤上,而是學生自身規則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的一張個性化名片。在品德課堂上,教師要指導學生正視錯誤,并從錯誤本身出發,讓學生有效地思考如何糾正和完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為品德課堂注入勃勃生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4)借助多媒體做好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隨著立德樹人理念的深入推進,在小學品德課堂上,教師還要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引進,這樣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全面成長。中華傳統文化資源,涵蓋了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教化思想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對于成長時期的青少年具有多重意義。經歷千年沉淀,中華傳統文化在新時期有著旺盛的生命力,與當前法治教育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具有內在一致性,而且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塑造人、培養人方面有良好的傳承價值,是對小學生進行滲透和熏陶的典范。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①依托傳統文化經典資源,完善對學生的學習和教育。傳統文化經典資源在促進學生學習成長方面具有其他素材無可比擬的價值,如《弟子規》《三字經》《中華成語故事》等,其中蘊含著多方面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則。從小學階段開始,讓學生學習誦讀和欣賞這些經典素材,可以啟迪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情操,是對學生落實品德教育的絕佳材料。互聯網時代,這些素材不僅有圖文版本,同時還有一個個動態的故事,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學習和觀看,可以對課內學習進行有效填充,而且能夠給人以深刻的提示。像《守株待兔》《拔苗助長》《刻舟求劍》等經典故事都蘊含著多重道理,無論是學生在作業、學習、做人、處事等多個方面都能夠收到有效的啟發。②完善對經典古詩詞的欣賞和學習。很多中國的經典古詩詞,其本身在韻律感、節奏感、遣詞造句方面都堪稱典范。古詩詞中還蘊含著豐富的人與自然、國家與社會、哲學與思想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文本感悟能力和文化審美能力,在推動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提升學生道德修養方面具有豐富價值。③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小學階段品德教學開展的一項重點。依托傳統節日,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學習,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國慶節等傳統節日期間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育宣傳片,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文化傳承意識,推動小學生心靈覺醒,發展小學生的健全人格,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3結語
依托多媒體展示,不僅能創新小學品德課堂的展示方式,還要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思考這些資源對于我們有何啟發,以更好的落實課堂品德教學的目標。多媒體教學還有深度激發學生的自我覺醒和進步意識,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從多個角度向學生全面傳遞信息,對小學生品德成長發揮良好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敏,賈蕊.新課改背景下創新案例教學法——以思想品德課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7):33-36.
[2]郭鳳英.思想品德課快樂課堂的構建[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32(12):135.
[3]曹萬瓊.讓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品德課堂中綻放[J].教育科學論壇,2019(08):79-80.
作者:李先鋒 單位:古浪縣城關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