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6-24 10:59:06
導語: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定位于市場需求,以職業導向為原則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其價值就在于以服務學生為核心目的,系統、科學地幫助學生提前做出就業分析,以增強其日后的就業競爭力。從學生職業發展生涯的角度來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這番改革,既實現了既定的教學培養目標,又符合中職計算機專業應用性強的特點。因此,無論是為滿足市場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還是為凸顯計算機教學的職業化方向,基于職業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都有利于今后的創新與突破,對未來計算機教學的發展和進步具有指導性意義。
二、影響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
1.教學目標定位不合理
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相關企業需求的調研和評估,所以教學目標沒有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崗位需求出現嚴重脫節;另一方面,很多中職院校將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定在培養擁有軟件開發和硬件維護等方面能力、全方位管理型計算機專業人才上,目標過于寬泛,不但較難實現,而且容易造成學生特長不突出,基礎技能又無法完全掌握的尷尬狀況。
2.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多數教師因多年的教學生涯對相關理論課程的了解和研究已經十分深入和透徹,講解起來并無壓力。但恰恰因為其執教時間較長,所以缺少一定的計算機實踐項目的研究與操作經驗,再加上自身某些知識技能的限制,導致計算機教學質量難以改善。
3.計算機課程內容設置有缺陷
當前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內容設置大多偏向理論性教學,忽視了實踐應用課程內容的增加,讓原本實踐性較強的計算機學科出現了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久而久之,學生厭學畏難情緒明顯,實踐應用能力也得不到真正提高,無法與社會需求相適應。
三、基于職業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1.教學目標的重新確定
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應結合學生特點,將職業導向要求納入到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目標的確定當中,同時嚴密關注市場人才的動態變化,將企業崗位相關工作流程的規定和要求引入到教學目標中,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以講解和演練,把握教學目標中理論聯系實際的大方向,幫助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豐富課本教材內容,以實地調研、網絡統計、市場分析等形式,落實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中職計算機人才培養計劃。
2.增強中職計算機教師的教學能力
學校應倡導和鼓勵教師多參加校內外職業技術培訓和進修課程,以便豐富和補充自身的計算機實踐經驗。同時教師還應立足于市場需要,不斷拓展專業涉及范圍,將專業知識和其他方面知識充分聯系到一起,不僅能提高自身的執教能力,還能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其全面的綜合能力,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更具有市場競爭能力。
3.做好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
學校應該以市場職業需求為教學原則,利用現有教學設備與資源,結合學生特點與實際學習情況,依據教學目標的計劃,制定一套以實踐應用為主的新型中職計算機課程內容,既能滿足市場中就業崗位的要求,又能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出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教學課程設置,以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需要。總之,中職院校應抓住教育改革的機會,以職業為導向,將課堂教學深入市場,與企業需求相結合,培養學生高水平的知識技能和應用能力,同時在教學中不斷深化課程體系改革、重塑合理的教學目標、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使其在計算機課程教育事業的發展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作者:王帆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