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

時間:2022-05-09 11:18:33

導語: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

摘要:中職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的日常學習和未來的職業發展。但是很多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相對弱化,學生動手操作訓練和知識應用的機會相對較少,從而限制了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和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對此,本文將結合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實際,就中職計算機教學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進行探討,以促進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教學;操作技能

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主要體現在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其中計算機課程是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應當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但是由于教師在開展計算機教學時,學生能夠獲得的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所以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甚至因此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面對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需要更加需要貼近市場需求,注重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個人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

一、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動手欲望

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對中職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學習欲望,中職計算機教師就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以講授法、演示法為主的課堂教學方法,增加任務驅動法、精講多練法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并且要根據課堂教學需要進行靈活運用。首先,對于講授法、演示法等傳統教學方法,計算機教師要適當壓縮時間,因為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長時間的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過度運用會削弱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興趣和熱情,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其次,中職計算機教師要堅持“精講多練”的教學原則,注重教師“講”與學生“練”之間的結合,多給學生一些親身實踐和動手操作的機會,實現“教學做合一”。再次,要加強任務驅動法的教學應用,計算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布置一些帶有探究性、互動性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實踐欲望和探究欲望,讓學生在課上或課下通過所學知識進行動手實踐。例如,在關于“信息安全”的教學中,計算機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分別設立病毒查殺、文件備份、文件恢復等任務,把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動手操作能力。

二、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勇于探究

在中職教育體系中,計算機雖然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但是畢竟授課學時相對有限,所以計算機教師對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培養,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灌輸性教學,計算機教師要把握住課堂教學的有利契機,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對此,在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實踐中,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就必須保證各項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營造探究性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中勇于探究和實踐,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例如,在“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教學中,中職計算機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常用的操作系統的類型、特點和功能來設置探究性的教學情境,如安裝操作系統、重裝操作系統、修補系統漏洞等,讓學生自己親自操作,對于遇到的問題要進行積極探究,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和反思能力,還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知識結構上的缺陷,不斷優化教學方案,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促進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提升。

三、依托興趣小組,加強合作學習

中職學生在未來走上工作崗位后,不僅要自己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和計算機操作技能,還需要學會同他人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所以中職計算機教師在傳授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相關職業素質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對此,中職計算機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租,建立興趣小組等組織,并以此為依托,在課堂內外積極開展互動性、合作性的計算機教學活動。針對個別興趣小組內的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面的經驗可能比較缺乏的現實問題,計算機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教學引導作用,有效監控每個興趣小組在計算機學習和操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并提供及時的引導和幫助。例如,在講到“多媒體軟件應用”的知識內容時,教師要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統一,教師可以依托興趣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照相關教學要求,搜集、整理、加工和應用文本、圖片、音視頻等多媒體素材,必要時要將相關操作任務落實到每個個人,這樣學生才能相互促進、相互借鑒和共同進步。

四、積極開展計算機技能競賽活動,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的畢業生在畢業后無法快速適應工作崗位,沒有達到“學以致用”的人才培養目標,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所學技能無法轉化為工作成果,就業適應能力比較差。隨著中職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增大,中職計算機教學不僅要面向社會需求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還要在計算機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而通過計算機技能競賽活動的開展,通過“以賽代練”的形式組織教學與評價工作,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計算機競賽活動的組織,要本著競爭性、實用性、趣味性的原則,積極加強項目設置與工作一線之間的聯系,從而引導學生在學習計算機課程時,要明確學習目標,不斷提高自身操作技能,這樣可以確保中職院校盡快培養出一批適合市場發展要求、專業技能較高、綜合素質較強、就業適應能力較快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五、完善校企合作,加強實驗室及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中職計算機實踐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中職院校的實踐育人環境也必須與時俱進,積極做出有效的改變。中職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訓練,需要有一定的學時做保障,但最為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操作設備供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和訓練。雖然目前很多中職學生都有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但是多是用來娛樂和交際,真正利用計算機開展自主專業學習的情況還相對較少,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是難以實現與企業實際、社會需求的充分適應。對此,中職院校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共同致力于計算機實驗室及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為中職學生的計算機實習以及學校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機會,促進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養與提高。例如,中職學??梢愿鶕髽I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開展“訂單化”培養,制定出更有針對性的計算機實踐教學方案,并以此為依據加強計算機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建設,讓更多的學生可以走出教室、走出機房、走進企業,讓學生在企業實踐中發現自身計算機操作技能上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素質和就業實踐能力。

六、結語

總之,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是職業教育改革的現實需要,也是提高學生就業適應能力和實現職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所以中職院校要適當增加計算機實踐教學的比重,為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養創設良好的內外部環節,給學生更多崗位實踐和親身操作的機會,進而實現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同步培養。

作者:牛永良 單位:甘肅省平涼機電工程學校

參考文獻:

[1]張建坡.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河南農業,2012,(14).

[2]蔣小平.探析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與對策[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3,(08).

[3]馮莉穎.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12).

[4]沈東.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關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