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學幾點嘗試

時間:2022-08-09 10:00:37

導語:計算機教學幾點嘗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教學幾點嘗試

摘要:通過運用疑問、反問、設問、時間教學和培養學生興趣等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激發;發展;利用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新時代,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講學問、傳知識,也應該使學生的思維進入積極,敏捷,高效狀態,即老師應起到“傳知激思”作用。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社會輸送新型人才。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我做了大膽嘗試。

1在教學中,充分運用疑問,反問,設問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課堂上提問形式多采用疑問,反問,設問,這樣可使學生對是或非作出判斷和選擇;同時要求學生對提問要作出正確完整的敘述性的回答,且講清觀點和理由。如在<<OBASIC程序設計>>中講PRINT語句時,當格式的功能講給學生后,然后舉一例:PRINT345;A:SOR(4)“對不對”,“為什么”,提示學生對此語句格式的注意,去動腦思考。接下來在講分格符作用時,又舉一例:PRINT“3+4+5”;3+4+5;-34,“ABC”;27同時給出結果:3+4+512-34ABC27問“為什么?”,這樣同學就會回答是分格符的作用,接下來就給大家細講“,”與“;”的作用,且解釋常量,變量及表達式的輸出格式,為進一步加深記憶及反映能力,接著提出第三個關于分隔符的問題:若要使屏幕顯示A*B=6*5=30(已知A=6,B=5),那么我們如何使用PRINT呢?這樣更進一步加深對PRINT格式的理解和掌握,促進靈活運用,從而激勵學生興趣和課堂輕松氣氛。

2在教學中從講解題,講做法的過程,發展著重講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在教學中充分的顯示教師和學生思維活動的全過程,通過思維過程的顯示來激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是產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活動,對于學生來說,創造性思維的進行也有一個從模范開始,逐步培養,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教師顯示思維全過程主要是講述.既拿來題后,一步一步講如何想,為什么要這樣。例如:在<<QBASIC程序設計>>中求前n個自然數的和,分析方法如下:當n=1時,當S1=1;當n=2時S2=S1+2;當n=3時,S3=1+2+3=S2+3,進而得S4=S3+4計算…由此推出:當n=100時,S100=S99+100…當求前n個數的和時:Sn=Sn-1+n即:要求前3個數的和,必須保留前兩個數的和;要求前4個數的和,必須保留前n-1個數的和。因此,要想保存變化的和值,則和值必須存儲在變量中,同時要發生變化的數即(2,3…100…n)則數也必須存儲于變量中,所以令和為S,數為S,數為A.則S=S+A.這樣必須通過循環產生變化的A;和不斷變化的S,也就是本次S的終值是下次循環的初值,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循環程序的特點及分析方法,以便舉一反三,同時讓學生通過大腦演繹自己所編程序,在電腦執行的過程,用實例驗證自己酸編程序的正誤,以便進一步加深對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的測試,同時鍛煉創造性思維。

3在教學中把講知識,講概念發展到對知識概念的理解過程

如在<<微機原理及應用>>中存儲器講解時,把存儲器比作稿紙,每個小格就是一個位,每一行就是一個字節;對棧的講解,我把它比作袋子,沒有數據的棧,就是一個袋子底與口重疊在一起放的口袋。隨著裝入數據,袋口逐漸上拉,口就是棧頂,底就是棧底。從而加深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時間教學作用

對于實踐教學作用主要表現兩個方面:一是通過上機實踐理解新知識,然后在課堂上學生講。如在<<QBASIC程序設計>>中,對一些標準函數的講解。首先給學生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程序,如:PRINTINT(3.5),INT(-3.5),INT(3.2),INT(-3.2):PRINTFIX(3.5),FIX(-3.5),FIX(3.2),FIX(-3.2):PRINTSGN(-10.5),SGN(10.5),SGN(0),SGN(-10.1)通過這個例子,學生上機調試后,回到課堂上有學生認真總結結果,然后由我引導總結這個三個函數的功能,這樣就便于學生記憶,掌握知識:二是在實踐中消化知識,通過多次上機調試不僅可加深同學知識的理解及記憶,同時便于同學提高發現問題,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一周所學的基礎知識經過精心設計,讓同學們編制出能夠接受的程序,然后由同學課下編寫調試后,把上機中出現問題及如何解決的記錄下來,并且課下互相交流,課上認真總結,要求每個人把自己的解決辦法同其它同學,老師的解決辦法來對比分析,對于學生提出有代表性的好問題,進行集體討論,探討最佳程序設計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程序,尋求最佳設計方案的能力,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5在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特別是有利于創造性思維

對培養興趣起第一位作用的因素是學科本身的魅力,也就是使學生在學習中的求知欲和創造欲得到充分滿足;第二位因素就是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因此我在<<QBASIC程序設計>>中針對職高學生的特點,經常給他們編制一些應用程序,如圖形程序,音樂程序,還有使用性應用程序(檔案管理).先給他們一些已編好的,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上級調試,分析,然后以組為單位,編制應用程序,這樣同學們都能積極努力思考,一旦同學合作成功后,他們很高興,覺得很好玩,這樣就煥發出學習課魅力。長此下去,就會更加喜歡這門學科,因此,當你提出一個問題時他們不管有多難,卻能積極主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提高他們的創造思維,激發學習熱情,也使學習更能適合社會。

作者:鄒璐璐 單位:綏化市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