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計算機教學策略
時間:2022-01-07 09:56:44
導語:現代學徒計算機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教學而言,現代學徒制度人才培養模式無疑已經成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現代學徒制度的出現,可以和中職計算機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完美融合,從而有助于提高中職計算機的教學質量。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現代學徒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發展,提升中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筆者重點探索了現代學徒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度;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1引言
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民眾的工作、生活與計算機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因此學習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變得更加迫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應注重開展計算機方面的教學。對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講,除了要注重給學生傳授必要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外,還應注意加強學生參與實際操作,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實踐技能[1]。此外,由于中職學校的實訓條件有限,無法給予學生更多的實戰經驗,因此需加強中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利用現代學徒制度培養學生,有助于為學生創造更多鍛煉的機遇,幫助其盡快積累實際操作計算機的經驗,對提高中職計算機的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
2現代學徒制度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眾所周知,學徒制在我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在傳統學徒制度下,通常要求徒弟與師傅一同參與工作,師傅可在工作期間教授徒弟必要的工作技能,而徒弟可借此機遇觀察師傅的工作,從而幫助自身熟悉并掌握師傅的技藝。之后,徒弟可在師傅的指導下獨立工作,并且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最終掌握師傅的技能;但是,師傅的技藝往往不會簡單的傳授給公眾,而是保密或者只傳授給自己的親屬、后輩。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學徒制應運而生。現代學徒制主要以傳統學徒制為基礎發展而來,并將傳統學徒制的優勢與特點加以吸收,并融合現代社會職業教育的特點,是現代社會人才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2]。在現代學徒制度下,教師與學生等同于傳統師傅與學生的角色,但教育方式更加現代化,可根據市場需要調整教學方案,使學生的教育更貼近社會實際,有助于拓展學生日后的就業機遇。另外,鑒于計算機教學存在一定的實踐要求,為了幫助學生盡快掌握計算機的使用方法,要求中職學校運用現代學徒制度,以此提高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質量。
3中職計算機教學運用現代學徒制的優勢
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計算機的組裝和維護無疑屬于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技能與知識。對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講,可通過了解并掌握計算機的組裝、配件選購等知識,掌握計算機硬件的發展規律和價格等,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此外,對不同的學生來講,掌握的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存在一定差異。傳統教學模式中,難以準確顯示不同學生的差異程度,而隨著現代學徒制度的出現,教師作為師傅可以和學生面對面學習、交流,縮減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從而有助于教師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并以此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不僅可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而且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積極作用。中職學校可以和相關企業加強合作,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際鍛煉機會,使學生及時了解并接觸計算機方面的新技術、新產品等;同時,在師傅的諄諄教導下,學生對計算機相關應用能力的掌握將更加牢固,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培養學生興趣有積極作用。現代學徒制度的出現,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一定變化,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同時,由于計算機教學中引入了師傅,增加了學生的實際鍛煉機會,并且在師傅的指導過程中,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與技能,對其日后就業有重要意義。
4現代學徒制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通常來講,計算機軟件開發、硬件維護和計算機銷售等,是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日后就業主要從事的工作;因此,為了提升中職學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要求其詳盡了解、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而現代學徒制無疑是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關鍵。4.1編寫滿足企業需求的校本教材。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來講,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除了要掌握基礎的計算機知識外,還需要對網絡、外圍設備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注意從多方面了解并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的發展動態,積極掌握必要的硬件與軟件知識至關重要。另外,鑒于計算機課程對實踐方面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對計算機教材來講,實用性成為評價其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因此,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要注意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接軌,注意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企業一同完成校本教材的編制與開發。例如,對《計算機網絡與維護》課程而言,因為其存在一定的實踐性,并且具有較快的更新速度,所以邀請企業參與《計算機網絡與維護》課程教材的編制,可以讓教材更具前瞻性,更具適用性,可幫助學生盡快掌握計算機網絡與維護方面的知識要點。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需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市場需求針對性培養學生。另外,注意將現代化技術融入到校本教材中,方便學生了解前沿技術。4.2按照現代學徒制要求搭建實訓場所。開展計算機教學活動過程中,中職學校要注意為學生搭建實訓場所。布置實訓場所時,場景與實際工作場景需保持一致,使學生最大限度沉浸到實際工作中。搭建計算機維護與組裝實驗室,可以幫助學生鍛煉計算機的組裝和拆卸,也可在此調試軟件系統,為其實際鍛煉創造必要機遇;同時,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除了在學校搭建實訓場所外,學校可以與校外的企業加強聯系,將學生派往企業參與必要的計算機實習,將實際工作場所作為課堂,由企業的高級計算機工程師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將實踐與理論學習完美融合為一體,不僅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鍛煉機會。4.3促進教師師傅一體化建設。對計算機課程而言,除了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外,對實踐方面也有更為苛刻的要求。雖然部分教師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但是社會實踐方面的經驗略微欠缺,無法完全按照市場需求開展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活動,導致學校教學與實踐相脫節。因此,為了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要求其參與企業中的工作,提升實踐經驗,以此加快教師向師傅的轉換速度,對促進教師師傅一體化進程有重要作用。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可向相關企業派遣計算機教師,讓其參與一定的實踐工作,為提升教師實踐經驗創造機遇。此外,學校可積極組織計算機技能比賽和考試等競賽活動,并定期邀請相關專家開展講座,以此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在促進教師師傅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可邀請企業工程師與教師一同開展教學活動。對教師來講,其必須要根據市場發展不斷優化教學理念,明確企業的實際需求,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必要基礎。4.4優化學生評價模式。優化學生評價模式對提高學生素養有重要作用。隨著現代學徒制度的出現,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徹“教師是師傅,學生是學徒”的理念,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針對性制訂教學方案與評價標準,努力形成教師、學校、學生與企業彼此互評的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其理論知識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5結語
隨著現代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計算機已經成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對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講,在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的今天,現代學徒制度的出現無疑對提高其計算機實踐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對日后順利就業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廣智,楊博仁,李玉花.基于計算機專業"現代學徒制"的現狀、困惑及對策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23):189-190.
[2]盧長鵬,薛永三,張業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25):84-85.
作者:陳冰 單位: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