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中職計算機教學法探索
時間:2022-05-06 08:57:03
導語:探究式中職計算機教學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教育強調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針,面對社會整體就業的形式以及在中職學校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較低,普遍是被普通高中淘汰后的學生,并不具有較高的學習能力。同時,中職學校的教研,教改有些脫離實際,沒有尋找到適合本學校發展的教育方針。在目前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探究式教學對學生進行計算機的專業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更快的適應中職教學方式。本文對探究式教學進行分析,探討出中職學校計算機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計算機教學;中職
一、探究式教學法的特點
(1)教師成為指導者和引導者。傳統教學法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處于課堂教學的支配地位,而案例探究式教學法要求教師以引導和指導為主,重在釋疑解難,組織討論,分析評價,精講啟發,誘導學生主動探究,注重能力培養。(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大膽地探究。學生能充分展開能動的學習活動,甚至扮演主角,師生處于“協作”關系。學生的主要任務是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技能,而教師主要是組織和引導學生完成任務。(3)運用探究技法,引導學生的發現過程。教師通過典型的案例講解來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提供有序的、結構化知識信息,引導學生發現和形成內在的認識結構,即形成具有探究能力的、可遷移的認識結構。教師要善于運用探究技法,如漸次限定條件、縮小范圍、將復雜的關系歸納為簡單的關系、類推、類比、演繹等,引導和激勵學生一步一步地發現的探究。(4)訓練過程的自我及時反饋。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技能訓練或實踐過程,要及時準確地反饋給學生,并給予客觀的評價,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我,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評價,及時糾錯,學生感受最深,刺激強度大,印象深刻,易于矯正和提高。
二、中職學生教學現狀
中職學生,理解力差,社會經驗不足。計算機專業作為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中職學生剛接觸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迷茫,他們吸收專業知識可能會存在一些困難。教師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根據他們以往的學習經驗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快速進入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首先我們可以發現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教學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在教學內容上,項目活動都缺乏針對性,部分老師沒有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類型的差異性以及此帶來的特殊性。在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都是以理論授課為主,形式單一,內容缺乏刺激性和新意,結果就是降低了學生對計算機活動的興趣。這就是為什么大部分學生雖然喜歡進行計算機活動,但是不喜歡計算機課的原因。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適應中職學校學生計算機的發展,教師沒有意識到普通計算機教育和職業計算機教育的區別,兩者教學培養目標和側重點是不同的,所以也要求了教師要因地制宜的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
三、計算機教學方法
(1)結合教材,運用不同教學方法。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是教師主導,采用全班化灌溉,學生知道,但不知道為什么,使本來乏味的內容變得愈發枯燥,所以,在授課時,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反應,調整原本的授課形式,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用多種授課形式,如引導學生思考。給出了任務分解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群體共享教學法等。案例教學法,在實踐中,引用真實案例題材的教師,可以與學生相互討論,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對于新生來說,立足專業角度來考慮問題是很難的。在“基礎計算機”授課中,教師可以舉出一個簡明的計算機案例,先解釋相關的知識點,再結合教科書的理論知識。學生被允許運用已有的知識,從案例的角度來分析,然后讓學生展開討論。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掌握案例討論角度,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總結出最完善的觀點。分享分組教學法是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各種形式分享的活動,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走上全面發展的道路。該方法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平等性和發展性,強調可操作性,使學生對于學習和探索產生興趣。(2)模擬訓練,強化實踐性教學。計算機的專業知識可操作性較強,需要學生有相應的動手能力,掌握基礎知識,進行模擬和訓練,加強實踐教學。我們可以根據該專業特點,將教學分為兩塊,一是實驗教學,二是全面培訓。實踐應和理論同時進行,將所學的知識與課堂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要求學生將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鼓勵學生自行討論和解決,使學生對問題有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這樣不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3)計算機教學評分標準的科學改進。教學評價環節是教學過程進行到末尾的標志,但這不意味著它不重要可以忽視,相反它反映了學生對課程整體掌握情況和教師最后的教學成果。而現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考核機制比較單一,應試教育的痕跡還是非常明顯。因為學生的身體素質客觀上都存在著差異性,這一差異在計算機能力方面表現更為明顯。如果只是單一能力的考核,成績和努力程度的差距會嚴重打擊部分計算機成績較差的學生,有損他們的自信心,使得他們對計算機的興趣下降。但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所以如何優化計算機教學評價機制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評分標準不能只考慮學生的成績和出勤情況,同時應將課堂表現、學習態度、課后練習等也納入對成績考核的標準之內。科學綜合評價,不僅提高了教師最后的教學成果,還促進中職學校計算機教育的持續性發展。
四、結語
我國對探究式教學的重視逐漸增加,在中職學校中利用探究式教育模式也逐漸增多。中職院校在利用探究式教育的同時進行專創課程建設,以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綜合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同時也對專業知識有更好的掌握。探究式教育認為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學習過程取得學習成果,而這個學習成果不僅僅是單一的理論知識。這樣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習成績為最終成果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模式是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同時要求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扮演引導監督的角色,學校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以學生成功為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的能力是讓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就業中可更好的發揮的能力。探究式教育強調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思考,推理,評價,反饋和行動。
參考文獻
[1]韋月穩.工作過程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J].才智,2010:33.
[2]龔磊.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7):63.
作者:胡曉琳 單位:承德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上一篇:技能大賽與計算機教學的融合對策
- 下一篇:飛行技術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區別